“本-硕-博”连读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2010-04-11 12:23何春雄
关键词:研究生课程教学

杨 丽, 何春雄

(1. 华南理工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广东 广州 510640; 2. 华南理工大学 理学院, 广东 广州 510640)

随着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的逐步实施, 人们逐渐意识到自主创新才是立国之本、 强国之路。创新人才的培养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之路, 也成为高校乃至全体国民共同关注的问题。著名的“钱学森之问”更是激励着从教育主管部门到中小学教师在内的广大教育工作者对这一问题作深入的探讨。近年来, 国内少数高校采取的“本-硕连读”[1-3]和部分专业高校采取的“本—硕—博”连读[4]或“直博”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作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所谓本硕博连读就是在一所学校的一个专业不间断地学完本科和研究生阶段的课程并完成学位论文, 最终获得博士学位。硕-博连读在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 几乎成为通用模式, 并得到国际上较为普遍的认同和借鉴。[5-8]或者说, 攻读硕士学位就是为了攻读博士学位, 部分研究生最终只获得硕士学位是淘汰机制下的无奈选择。而我国的学位制度中, 学士、 硕士、 博士的培养阶段基本是分离的, 不适于快速培养创新型的精英人才。[9-10]从我国人口、 经济发展和就业形势的实际状况出发, 不照搬西方发达国家的硕博连读模式, 采用本硕博连读模式, 对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在培养目的性强、 周期短、 课程设置贯通而不重复、 学术的传承性强且学生基础扎实、 发展后劲足等方面有其明显的优越性。

华南理工大学作为理工为主的重点高校, 在本科生实行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模式, 在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 积极推动因材施教, 促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通过强化创新教育理念, 改革人才培养机制, 营造创新人才成长氛围, 打造创新人才培养平台, 促进和推动创新人才培养。为了更好更多地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学校在多年教学改革研究的基础上, 对本—硕—博连读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如何有效地实施这一培养模式, 是值得认真思考和谨慎实践的问题。既要发挥这种模式的强基础、 重能力、 促创新的优势, 又不能拔苗助长、 急功近利。需要在模式构建、 贯通培养计划、 突出创新能力培养及科学管理等方面作艰苦细致的探索与实践, 逐步探索出一条真正培养出高层次的、 学术研究型的创新人才的成功之路。

一、调整人才培养格局,构建本—硕—博连读培养模式

2004年, 学校在全国率先提出高素质、 “三创型”(创新、 创造和创业)、 国际化的人才培养目标, 把培养敢创新、 能创业、 会创造的拔尖创新人才作为学校的根本使命。近年来, 通过采取本科生与研究生贯通培养, 实行“本—硕—博”连读长学制培养体制。本科阶段强化通识教育基础、 加强实践创新能力培养、 开展专业领域初步训练, 硕士阶段强化学科基础和研究开发训练, 博士阶段强化深入研究和创新发明, 本硕博培养统筹优化, 有机衔接。

(一)“本—硕—博”连读创新班的培养目标

通过实行本—硕—博连读培养, 让进创新班的学生尽早定下长远的学习目标, 集中学校的优秀教育资源, 打造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平台, 吸引优秀生源, 因材施教, 培养创新意识强、 有社会责任感, 能适应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 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 系统的专门知识及必要的社会综合知识, 具有良好合作精神和较好的交流能力, 具有较强的独立科研能力和国际交往能力的高层次精英人才。“本—硕—博”连读贯通式培养模式下, 探索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 教学过程必须从知识的传授型向创新意识的激发型转变, 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目标, 以激发学习热情、 启发创造性思维为原则, 为学生将来在事业中取得成就和不断创新, 并具有持久的竞争力打下坚实的基础。加大改革力度, 努力创造条件, 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通过对学生的思想品德、 知识结构、 素质等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 逐步探索出一个系统而科学的本—硕—博连读培养模式。

(二)“本—硕—博”连读创新班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

培养计划的制定过程中充分体现精英教育的理念(即加强基础, 突出实践), 同时考虑本科教育环节和研究生教育环节的衔接, 本科学时控制在2300以内, 且不能弱化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环节, 通过将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 创新文化素质课程体系。在本科培养阶段, 把教育定位在构建宽厚的、 通性较强的自然科学、 人文社会科学和工程科学等基础上, 严格素质培养和基本能力训练, 增强学生对科技、 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适应性, 奠定终身学习的基础; 在研究生阶段培养阶段, 依托现代工程科技和产业领域, 培养学生的专业才能, 激励其创新潜力, 追求培养过程的整体优化, 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效益。培养方案采取宽松的框架式结构, 规定学分和课程类别的学分要求, 并把课程规范为必修课程、 限选课程和任选课程三个层次。按照学分制管理机制, 实行目标管理和弹性年限, 只要满足培养方案的要求, 即可获得相应的学位。在保证结构的完整性和合理性基础上, 扩大选择学习内容、 进程和年限的灵活度。

(三)“本—硕—博”连读创新班课程体系的建立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内容, 在专业知识链上综合专业等相关内容, 形成综合化课程体系。坚持“创新课程体系、 整合教学内容、 改革教学方法”的课程改革思路, 加强基础理论课程的学习, 突出主干学科并在一定程度上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强调以终身教育思想为指导, 从有利于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角度出发来设计课程的结构与体系, 进行课程重组与整合, 加强课程之间的有机联系, 减少不必要的重复, 不过分强调课程自身学科体系的完整性, 实现课程的模块化、 系列化。材料类本—硕—博连读创新班规定33门基础骨干课程为必修课, 要求学生必须获得学分, 选修课程分别为限选课和任选课, 限选课可根据不同学科类的要求选修, 但必须获得学科类规定的学分。任选课则是学生根据自己兴趣和未来工作的需要自由选修。

(四)“本—硕—博”连读培养机制和动态管理

华南理工大学的本—硕—博连读创新班学制为八年(3+1+4), 入学后实行本科—硕士—博士连读培养模式, 并分阶段实施筛选分流制度。第三学年, 学生可以在相关专业选择继续连读硕士学位或本科毕业; 选择本科毕业的学生在完成本科培养计划和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后授予该专业的学士学位证书, 进入本—硕—博连读的学生在第五学年可以在该学科相关专业选择继续连读博士学位或硕士毕业(选择硕士毕业的学生在完成硕士培养计划和硕士毕业论文后授予该专业的硕士学位证书); 而进入连读的学生继续攻博, 在完成全部培养计划和博士论文后获得博士学位。进入创新班的优秀学生, 独立成班, 采用学校专门制定的全新的综合培养方案。在本科学习阶段, 根据学生的学业、 表现、 健康和志愿等综合状况进行适当分流、 淘汰, 不符合要求者或不愿意继续就读于创新班者可转回相应专业的普通班学习。学校在课程修读、 实践教学、 科学研究等环节上全面实施创新型教学, 并推行灵活的个性化培养方案。在整个学习过程中, 创新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专长、 兴趣及个人情况按照学校相关规定进行转专业, 攻读双专业、 双学位等, 也可以在本科、 硕士、 博士阶段参与学校的对外交流合作项目。

二、强化创新理念, 贯通本科和研究生教学计划

“本—硕—博”连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目前众多高校为缩短培养周期、 把两个学位阶段的人才培养连续进行和统筹安排的多渠道尝试及多样化探索。按照分段教学、 贯通培养的原则, 把本科生培养和研究生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 统筹考虑, 形成有机的整体, 制定出本科—研究生贯通培养方案。

(一)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学校高度重视学风建设和学生学习及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 把创新班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培养计划充分体现了精英教育的理念, 实行个性化管理, 鼓励学生个性化发展。把创新学分纳入创新班的教学计划中, 指导学生参加各种学术活动、 科技竞赛活动、 国内外学术会议和科研课题活动, 根据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和成绩给予相应的学分。另外, 充分发挥时间上的优势, 将贯通式培养模式所赢得的时间, 真正用于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对基础教育阶段学生获得“创新学分”的第二课堂的训练要有时间上的保证, 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必须“相辅相成”, 共同为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服务。创新学分使学生能够有效利用第二课堂的时间, 提高自学能力, 培育团队协作精神, 提高综合素质。

(二)连续分段式人才培养模式

连续分段式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 本科与研究生教育的衔接。依据知识面宽与窄、 深与浅, 循序地、 逐层次地向前推进, 可逐步地把本科、 硕士、 博士三个阶段连为一体。本—硕—博连读培养模式学习年限按照8年制定, 实行学分制管理和弹性学习年限, 对本科、 硕士和博士三个阶段的课程学习、 实践训练和论文工作等进行统筹安排, 重新规划出三个阶段, 制定相应的阶段培养要求和培养年限。第一阶段为基础学习阶段, 计划年限为3年, 主要完成公共基础课学习, 包括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基础课程、 学科和专业基础课程、 基础实验和实践训练等环节。第二阶段为硕士课程和本科毕业论文阶段, 计划年限为1~2年, 学生要在导师指导下完成硕士课程学分、 硕士课题研究和本科毕业论文工作。第三阶段为博士课程和博士课题研究阶段, 计划年限为3~4年, 学生在完成全部培养计划和博士学位论文后获得博士学位。

(三)实行筛选分流机制

合理的分流机制可使学生有更充足的学习动力,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课程学习成绩、 科学研究潜质和综合素质。在整个基础教育阶段时间, 为了鼓励学生, 保证质量, 严格执行分流制度。分流工作是在研究生推荐机制的基础上进行的, 实行计划指导下的个人申请与择优推荐相结合的分流原则。在本科阶段学习中, 每学期一门必修课不及格者退回普通班学习, 第七学期前未通过大学英语四、 六级考试者也将取消本—硕—博连读资格, 退回普通班(英语四级成绩未达到500分或英语六级成绩未达到426分)。在第三学年阶段, 创新班学生先提交申请, 在院系对申请人进行资格审查的基础上, 通过学习成绩排队与综合素质测评, 再按学科方向组织专家小组对申请者面试, 根据综合评价结果, 上报学校确认初选资格。审查合格者在第七学期以推免形式获得攻读研究生学位的资格, 完成本科生向研究生的学籍转换, 开始进入研究生阶段的学习。

(四)本科阶段实施学科导师制

通过实施本科生导师制, 可以提高本科生的培养定位、 培养重心, 将本科生培养方式向研究生培养方式靠拢, 探索本硕博连读、 阶段分流的贯通式人才培养模式。本科导师制搭建了师生交流的良好平台, 通过导师的言传身教和积极引导, 使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 明确肩负的责任, 帮助学生全面成长。在第一学年的学习中, 不分专业, 不分类别, 实行通才教育, 统一培养。从第二学年开始, 创新班学生初步选定学科导师, 实行导师指导下的个性化培养, 在选课、 学科方向、 学习内容及方法、 思想品德等方面进行全程指导。在导师直接指导下, 制定并完成相应学科专业学习计划和科研训练计划, 学生自选研究课题或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 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和创新研究能力。在第四学年毕业设计(论文)环节时, 指导学生围绕毕业论文主题开展教学和科研工作, 较好地寓工程教育于实践之中。同时, 负责安排学生的课程设计、 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事宜, 提高学生科学研究以及解决生产实际中的问题的能力, 为研究型大学产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和培养出高层次精英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打造创新平台, 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在完成课堂教学的同时, 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实践能力、 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开拓能力。“本—硕—博”连读创新班在教学中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把实践能力培养作为创新班高素质人才培养的着力点, 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加强实验室建设, 为学生的研究型学习创造条件。华南理工大学投入巨大资金和人力, 搭建了坚实的学科研究平台, 形成以国家重点实验室、 省部级重点实验室、 工程研究中心、 科研实验室为代表的众多研究中心和培养基地, 面向全体学生开放。学校整合学科、 科研资源和教学资源, 打通教学和科研平台, 为学生提供优越的育人环境、 浓厚的创新氛围。一流的师资队伍、 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先进的教学方法, 借助开放的手段, 在强化工程实践能力的基础上, 培养学生创新学习的素质与素养。在实践教学中不断更新实验教学内容和手段, 大幅度减少传统的验证性实验, 开设综合性、 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 尽量使实验教学与科研课题相结合, 积极推进学科研究平台的开放, 创造条件使学生较早地参与科学探索、 研究和创新活动, 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科导师制, 使学生尽早接触和参与科研课题。从第二学年初步选定学科导师后, 鼓励创新班学生积极参与导师正在进行的科研课题。这对于立志从事科学研究的学生来讲, 使他们尽早接触科学研究, 了解和体验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 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促使学生潜心打好扎实的学科基础, 而且学会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选择学习本学科的主流知识。特别对于工科专业, 教师的课题背景往往来自现实亟待解决的问题、 或者就是一个实际的攻关问题, 学生参与其中, 可以学习如何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学生通过查阅相关专业的文献和书籍, 结合所学知识, 从课题论证、 研究方案制订、 技术路线选择及其可行性论证、 到最后的方案实施等, 对研究过程有较为全面的了解和体验, 这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方面, 远比传统的课堂教学加实验报告的培养效果要好得多。另外, 学生随导师编入相应的教研室, 和其他硕士、 博士研究生一起, 协助导师做些教学和科研的辅助工作, 增加了实践机会, 有助于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同时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 吃苦耐劳的精神, 并树立客观、 严谨的科学态度。

搭建创新舞台, 支持学生参与科研创新活动。学校通过开展“学生研究计划”(SRP)、 “学生百步梯攀登计划”、 “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 “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 鼓励学生自主申报研究项目, 早期进入科学和实验研究, 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本科生通过参加“百步梯攀登计划”、 “SRP学生研究计划”、 “挑战杯”、 “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和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科研活动, 使100%的创新班学生能参与科研和创新活动。人才培养方案设置了奖励性质的4个创新学分, 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对大学生在国家级、 省级、 校级各类竞赛中获奖, 或取得发明、 专利、 发表论文、 设计以及取得其他突出成果者, 可以授予相应的创新学分, 同时免修相应课程。另外, 为了鼓励学生根据兴趣自主选题, 开展初步的探索性研究工作, 帮助学生获得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和研究技能, 更加明确学习目的和兴趣, 增强教师和学生间的交流合作, 2010年学校专门针对创新班的学生, 开展了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本科生自主选题项目(本科学生科技创新项目), 学院创新班的全部学生都积极踊跃地参与了项目申报。

毕业设计(论文)同科研和工程实际相结合。毕业论文是有效检验和系统培养学生科研能力最有效的途径。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基本上都与导师的科研课题或工程项目相结合, 使选题具有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特别强调的是, 结合学院科研和科技创新的优势, 积极组织和认真策划, 通过课外科研活动和毕业论文研究方式, 让本科生参加教师主持的前沿性课题的研究工作, 如“973”、 “863”计划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 重大项目和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等。同时, 导师还积极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自选创新性研究课题, 帮助其制定研究方案, 并在研究经费上给予积极支持。通过毕业设计(论文)环节的训练后, 学生的文献查阅与分析、 实验方案设计与操作、 创新思维与综合应用理论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四、改革教学方法, 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基础, 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 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使学生具有较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从事专业工作的能力。在教学方法的改革方面采取启发式、 讨论式教学, 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加强全面素质教育。

(一)建立学校、 学院二级本科教学督导队伍

为了更进一步地完善教学质量和教学过程管理监控体系, 更好地了解与掌握教学第一线的实际情况, 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 加强教风、 学风、 校风建设, 提高教学质量, 学校构建了由教学检查员、 教学信息员、 同行教师和学生组成的课堂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建立了党政领导干部听课制及教师职称晋升实行教学质量考核一票否决制。教学督导制度建立了教学过程全程督导机制, 通过教学准备阶段的指导、 教学过程的监控、 教学结果的评价和反馈, 全程监测课堂教学、 实验指导、 毕业设计(论文)的开题与答辩等主要教学环节的运行情况、 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指导, 使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有了更坚实的保障。

(二)以制度来保障本—硕—博连读培养模式的有序实施

高学历人才培养模式是多途径的, 而制度化的培养模式是主体形式。自该创新班模式推行以来, 学院先后制(修)订《创新班学生培养与教学管理暂行规定》、 《创新班学生工作管理暂行办法》、 《创新班班主任工作职责》等相关规章制度, 逐步完善本—硕—博连读创新班管理体系, 为创新班学生的个性化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可靠的制度保证。

(三)灵活科学的教学方法

一般单独编班实行小班上课, 主讲教师实行竞争上岗, 选择最优秀的教师进行授课。倡导讨论式、 启发式、 研究式等灵活、 生动和科学的教学方法, 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 发掘学生的智能潜力,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讲授和学生自学相给合, 基础理论、 原理及重要的内容由教师精讲, 实务性、 较简单的内容则由学生课后自学。创新班课程根据课程性质、 类别采用大作业形式, 给学生更多自学和实践的机会。组织学习小组, 采取交互式学习方法, 加强学生自学、 课堂讨论、 实践实习、 科学研究等培养环节, 突出培养学生的完善人格、 复合知识结构和创新能力。

(四)开展名师讲座和学术交流

鼓励高资历科研人员(院士、 博导、 教授等)对本科生课程进行基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校本开发, 并负责讲授。通过定期开展院士沙龙, 校友论坛、 专家和名师讲座, 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学科的发展前沿和最新进展。同时聘请相关行业优秀工程师开设专业第二课堂教学, 充分利用优秀的校友资源为本科生教学服务, 促进科研与教学紧密结合。开展多样化的学术交流, 促进学生之间的学术思想碰撞, 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和创新思维。学术交流不仅帮助学生了解其他人的研究工作, 获得了新的信息和灵感, 更激发了自己从事创新性研究的斗志和意志、 信心和决心。

(五)积极推进双语教学

为了使创新班的学生具备熟练使用一门外语进行专业交流的能力, 双语教学是一条重要的途径。通过双语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原著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通过课堂英文讨论提高了学生的英语听力和表达能力。积极倡导和鼓励双语教学或英语教学, 完善和提高双语教学授课课程。加大聘请外籍教师和实施双语教学力度, 提高双语教学的质量, 建立完善的双语教学考核体系。

参考文献:

[1] 颜进, 张兵, 张蕾. 研究型大学贯通式本硕连读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J].高等农业教育, 2006(4): 68-70.

[2] 李蔚, 张文雪. 本硕统筹, 培养高层次工科人才 [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1(4): 21-24.

[3] 柳进, 刘明珠. 贯通式本硕连读培养模式 [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2(9): 35-38.

[4] 王永生, 庞之洋. “本-硕-博”连续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9(6): 21-24.

[5] 王希. 美国名牌大学的博士生培养制度——以历史学研究生的培养为例 [EB/OL]. (2004-08-05)[2010-02-05]http://publishblog. blogchina.com/blog/tb.b? diaryID=34937.

[6] 雷彦兴, 王德林. 美国当代学位制度的特征 [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2(09): 38-41.

[7] 朱宏清, 陈鸣曦. 美国高校的研究生培养模式 [J]. 江苏高教, 2009(03): 143-146.

[8] Snejana Ivanova Slantcheva.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bachelor-master-doctor degree system in Bulgarian universities: A case study [D]. Amherst: Electronic Doctoral Dissertations for UMass, 2000.

[9] 骆四铭. 中国学位制度——问题与对策 [M]. 武汉: 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7.

[10] 胡玲琳. 我国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 [D].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教科院, 2004.

猜你喜欢
研究生课程教学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清退超时研究生是必要之举
研究生“逃课”需标本兼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