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大面积烧伤切痂递进式应用同种异体皮1例

2010-04-13 00:18张检验巩守超黄国宝
实用医药杂志 2010年5期
关键词:躯干植皮异体

张检验,巩守超,周 玲,张 磊,黄国宝

患者女,53岁。因精神刺激坠入乙炔池内烧伤躯干、双臀及四肢1 d余入院。诊断:碱烧伤总面积70%TBSA,其中Ⅲ度65%TBSA。经补液、抗休克、抗感染、保护内脏功能、加强支持疗法等治疗,休克期相对平稳渡过。

手术:①伤后3 d行第一次手术,切痂范围右上肢及左下肢,约2%TBSA,手术所见皮下脂肪呈蜂状坏死,用同种异体皮覆盖植皮;②伤后5 d,第二次手术,见上次异体皮转色良好,无急性排斥反应,行左上肢及右下肢切痂25%,用第一次的同种异体皮覆盖过渡;暴露的右上肢及左下肢创面,再用新的同种异体皮及自体头皮微粒覆盖创面;③伤后8 d行第三次手术,切痂躯干及双臀部15%TBSA创面,见上次过渡同种异体皮转色良好,表皮少许剥脱,无明显排斥反应,取之再次用于躯干及双臀部过渡用,暴露的左上肢及右下肢创面,用新的同种异体皮及自体头皮微粒覆盖创面;④伤后1个月左右又行二次自体点状刃厚皮对躯干及双臀、其余残余创面移植术,封闭创面。

术后抗感染,支持疗法,患者全身状况良好。术后同种异体皮无皮下积血、积脓,术后1 d血运良好,1月余呈干屑样排斥,自体微粒皮扩展良好,成活率达95%。患者伤后2个月余创面基本封闭,3个月后治愈出院。1年后随访创面瘢痕增生,酌情行功能部位整复术。

深度大面积烧伤早期分期分批切削痂递进式应用同种异体皮,是针对皮源匮乏,探索减少同种异体皮应用,降低医疗成本的方法。

同种异体皮,除患者家属和志愿者提供外,主要来源为尸体皮肤,须在无菌条件下采集。同种异体皮具有完全的皮肤屏障功能,阻止水、电解质、蛋白质和热量经创面丢失和细菌侵入,并能减少创面上定植的细菌数量,有良好的镇痛和止血功能,粘附性与自体皮片相同,有促进上皮化作用。

深度大面积烧伤患者由于皮源有限,不能即时封闭创面。虽然目前异体皮移植不能长期存活,但利用异体皮移植后暂时生长于创面的特点,以封闭创面之用,则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临床上可采取自、异体皮混植封闭创面;对暂不适用于自体皮移植时,可先用异体皮做为生物敷料覆盖,以减少渗出,清除坏死组织,控制感染与改善全身情况,不仅可为自体植皮创造条件或作为过渡到自体植皮的桥梁,而且对挽救深度大面积烧伤的生命,起到重要作用。值得临床上使用,此技术尚有许多免疫等方面的问题进一步探讨。

猜你喜欢
躯干植皮异体
树与人
释甲骨文“朕”字的一种异体写法
中药透皮技术对植皮术后坏死的临床应用
异体备查
异体备查
异体备查
重度烧伤患者植皮术后应用烧伤专用翻身床与悬浮床对比效果分析
角度法评价躯干冠状面失平衡
正常成人躯干皮肤温度觉阈值测定
早期切削痂植皮应用于手部深度烧伤中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