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模糊多属性效用满意度的项目动态管理

2010-04-14 03:28修永杰王宏志
山西建筑 2010年16期
关键词:收益分配项目管理动态

修永杰 王宏志

1 问题的提出

由于一个工程受多项因素影响,而各因素的相对重要性是不同的。作业各权重由其重要性决定,且其总加权和为1。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各个实施模式的历时不同,必然导致工程质量和消耗成本的不同。因此在处理时间成本综合均衡优化之前,有必要做以下假定:施工成本和项目历时反比例线性相关且实际质量和项目历时正比例线性相关。满意度效用分析,就是把模糊多属性函数转化成模糊多属性满意度效用函数。该效用函数表示了决策属性的满意度的效用,同时也表示了决策属性对于决策者的效用。在评价决策方案最优化时,要把工期短、成本低、质量优的方案反映在效用函数的最大化上。该方法的决策不一定是最优的决策,但它能达到决策者的满意程度。

2 动态管理的多属性效用满意度分析

项目管理工作的结构分解(MWBS)将一个项目的管理工作逐一分解,直至管理活动的各个工序。我们可以看出项目管理系统与外界以及项目管理系统内部之间的流程要素以及各管理流程之间存在复杂的关系,它们之间互相作用、互相联系、互相影响,建设项目管理流程的界面有很多种类型,可以从很多不同的角度来描述:1)项目的各类组织系统之间以及项目整个系统与外界环境系统之间存在复杂的动态管理。例如,政府主管部门、项目管理组织、承包商、材料供应商等项目参建单位之间的工作往来形成了复杂的动态管理(见图1)。2)在工程项目生命周期各阶段之间的动态管理。建设项目自可行性研究到设计、设计到施工、施工到验收,在这些界面的两侧管理环境及参与单位都有着显著的不同,从而导致管理流程的明显差异,这些差异要求采取不同的工作行为以及实施策略,从而形成了项目管理实施过程之间的动态管理。3)各管理子系统之间的动态职能管理。在建设项目的管理中,项目管理的各个职能以及各个管理部门在项目过程中形成一定的关系,互相依赖、互相影响。由于各子系统的功能不同、目标不同,按其职能可将项目管理系统分解为进度管理子系统、成本(投资)管理子系统、质量管理子系统、合同管理子系统等,从而使各个子系统之间构成复杂的动态职能管理。4)在项目建设的各个管理职能系统内部也存在动态管理,诸如进度计划管理系统中,进度计划的编制分为总体实施计划及各年度、季度、月度计划的编制,在总体计划编制的管理模块中,输入是项目管理目标及上层系统组织的意图,输出是项目的总体实施进度计划,对于年度进度计划的编制而言,其输入是总体实施计划,输出是项目的年度实施计划。所以,不同阶段的计划编制工作之间存在动态管理。5)部门间的动态管理。部门间流程是跨越两个或两个以上职能部门的流程,即流程的系列活动是由不同职能部门的人来共同完成的。部门间流程的活动是不同的,但却是相关的。通过对建设项目动态管理中多层委托代理关系的分析,研究了建设项目动态管理治理结构概念的内涵,对建设项目动态管理中存在不同委托代理关系的利益主体间的权、责、利关系进行界定。

3 模糊多属性方案定义

工程项目系统是一类规模较大、复杂性较高的系统,具有多层次、多数量和多特征的项目单元和要素,已经具备了动态管理满意度发生的构材效应和规模效应,动态管理发生应源于体现非线性作用的模糊正理想解和模糊负理想解两个方面。在评审过程中,方案的必选值(技术可行性分析等可量化的指标)可以直接给出精确值,对于更多的定性分析指标,我们就要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评价,形成一个模糊数。如果给定为指标值是精确值,则对于收益类指标,对于成本类指标;如果指标值是模糊值,对于各个方案的效用函数来说具有以下两个隶属函数。对于成本类指标

4 满意度模型的建立

根据总体方案的模糊理想解,要明确三类要素的意义及目前所处位置,优化资源配置的策略,确定资源投入的边界,解决管理者上述的问题,实现更精细地资源优化配置,让投入的资源产生最大的效益,从而得出方案 Ai相对于属性j而言的满意度λij:

如果指标值定义的是模糊值,则:

由上两式计算得到的满意度矩阵可写为:λ=[λij]。

5 动态收益分配的分析

5.1 外部满意度利益分配分析

对外的满意度的实现主要是对各参与方的动态管理,实现其预期利益,从而达到一定的满意程度。收益分配简言之就是合作所获收益在各参与者之间的分配和分割。动态的市场竞争环境与变化的顾客需求使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面临的不确定因素不断增多。风险和收益同时存在,风险是收益的代价,收益是风险的报酬,两者相辅相成。在动态联盟的运作过程中,参与合作企业由于担负任务不同,承担的风险不同。为了联盟持续健康的运转,收益分配时应遵循收益与风险相对称原则,成员承担的风险越大,所获得报酬就应该越多,这样才能增强成员合作的积极性。

5.2 内部满意度利益分配分析

对内的满意度实现主要是靠在事前收益分配模式中,项目组织是实现项目目标的基础,工程项目动态管理的组织模式是项目管理能否有效运行的关键,是能否充分调动现有人力、物力资源,充分利用管理经验,发挥各方面积极性的基础。项目首先要对动态管理的收益和内部人员对项目管理的贡献作预期分析和估计,并分析对动态管理收益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根据一定的收益分配原则给出事前分配方案动态管理运行后,项目需要对事前分配方案是否有效进行分析,分析整个动态管理的运行效率,客观评价和分析项目人员对项目的贡献,并对事前收益分配方案进行补充与调整。

6 结语

在项目环境中,冲突是不可避免的,是项目组织结构的必然产物,是项目的存在方式。作为一种冲突性目标的结果,冲突在内外部组织的任何层次都会发生。按照动态的思想,把要研究和处理的对象视为一个系统,始终从整体与部分、部分与部分、整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综合地分析和认识对象,确定项目目标,通过模糊多属性效用满意度的传输和反馈,控制和调节人、财、物、信息、时间等要素的相互作用,从而使项目的运转和效益达到最优。

[1] 付 红.建设工程动态管理的技术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11.

[2] 刘 雷.建设项目动态联盟运作模式研究[D].南京: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3.

[3] 吴绍艳.基于复杂系统理论的工程项目管理协同机制与方法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6.

[4] 贾宗元.项目管理的多维结构体系[J].管理工程学报,2005(19):76-78.

猜你喜欢
收益分配项目管理动态
国内动态
装配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
国内动态
国内动态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集合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软件技术的应用
项目管理在科研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有户口但无承包地 无权参与收益分配
动态
未来如何更高效地进行工程项目管理
浅议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背景下的收益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