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S系统在设备点检定修管理中的应用

2010-04-14 16:42王守律
设备管理与维修 2010年9期
关键词:工单文档编码

王守律

国电电力大同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为保证发电机组正常和稳定运行,对2台600MW直接空冷燃煤发电机组应用了MIS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企业资产管理软件系统)和推行设备点检定修制,实行了主机机务和电气一次设备(强电设备)维修,公用系统设备运行和维修对外委托的生产管理模式,不仅进一步发挥了信息化管理的优势,在点检工程师配置上也更加体现出精干与高效的原则。MIS系统不仅可紧密结合生产特点使点检定修的功效发挥更大,也使设备管理发挥出了应有的作用,取得了显著效果。

一、建立完善准确的设备台账

公司在发电机组设计阶段就采用了 KKS(Kraftwerk Kennzeichnungs System)编码,为MIS系统应用提供了基础条件,但由于KKS编码在国内尚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很多不完善之处,例如,编码只能到设备级,还不能普及到元件级;许多供应商不能按照设计院要求提供设备的KKS编码等,不但给识别设备类型和所属功能带来混乱,也给此项工作开展造成困难。为此,公司提前组织相关人员学习KKS编码规则,对已有的编码进行搜集与整理,没有编码的设备及时补编,并全部录入到MIS系统中,制定了设备命名与标识管理标准和以中文名称作为设备识别的辅助手段,以及KKS编码的职能管理部门等,确保设备命名和标识管理的统一性和准确性,避免因标识和命名混乱而发生设备误操作现象。

1.按设备系统进行分类

为便于和设备前期工作衔接,编码按照基建管理模式对设备系统分类进行了规定,建立了设备间的上下级关系,不仅形成科学的设备树结构,也为设备查询提供了更为直观与简捷的方法。分类时一是按照KKS编码规则根据设备功能以及部件状况等进行分类,实现了对同类设备和部件的快速检索、查询及统计。例如,通过对全公司所有电机进行检索,即可得知两机组共有电机838台(不含电动系统执行机构电机);二是按照基建预算规程进行分类,即将全公司的生产设备分为热力、燃料供应、除灰、化学水处理、供水、电气、热工控制、附属生产和脱硫装置九大系统,虽与电厂传统的按专业划分的方法有所不同,但兼顾了基建施工中按工程划分的实际情况。例如,在大系统下设立了机组级、机组级下为系统级、系统级下设立子系统级、子系统级下为设备级、设备级下为子设备级、子设备级下为部件级,按照上述分级原则构成了公司发电设备的树型结构。

设备级、子设备级和部件级编码均应遵循KKS编码规则,设备编码必须编到子设备级,部件级是否编码可由各专业根据需要自行掌握。根据设备性质MIS系统将其分为了逻辑设备和物理设备,逻辑设备是属发电工艺环节上的设备,是按照工艺上的逻辑联系和系统分类原则确定的上下级与接口关系,是设备维修实施隔离时的判断依据。物理设备不属于发电工艺环节上的设备,主要由替换下设备、部件和备件,以及维修、试验、检验、检定仪器和工具等组成。

2.台账内容

台账内容主要有:设备编码(包括设备树编码,为系统识别设备的唯一编码,不可更改和删除)、设备名称、设备层(按照在设备树中的位置和在系统中的逻辑关系填写)、设备状态(处于激活状态的设备为在用设备,属闲置和报废的设备为“闲置”或“报废”状态)、设备分级(一般分为A、B、C三类)及制造商、供应商和设备管理人员等情况,能显示该设备所属备件的实际库存量以及其他信息等。监测点和监测项目主要包括各专业点检和技术监督标准、投运日期、设备异动、技术改造可行性研究、技术协议、设备图纸、技术方案、检修作业指导书等内容。除具有设备管理一般信息和可满足设备全寿命全方位管理及技术监督要求外,还应体现统一、开放、共享等特点。例如,监督涉及到的设备参数等均可在台账中反映出来,焊口可作为监测点被列在逻辑设备信息的“监测点”和“监测项目”选项卡中,不仅体现了数据共享的特点,采购人员也可从网上完成计划、采购、入库、出库的全过程管理工作,避免了重复搜集设备信息与录入问题。

二、通过缺陷管理确保机组安全运行

缺陷的正确登录、及时通知和快速消缺是为通过MIS系统实现缺陷管理。为了保证缺陷的正确登录,一方面建立了完备的设备树,运行人员可直接在设备树上登录缺陷,另一方面对登录缺陷的设备树范围进行了限制,规定缺陷只能登录在设备或子设备上,不能登录在机组系统上。保证缺陷的准确登录不仅可为维修人员正确判断缺陷,及时准备工具、材料和备件等创造了条件,还可为点检工程师统计和分析设备缺陷发生规律和进行设备劣化趋势管理等提供了方便。为了及时消缺,一方面实现了MIS系统网络从运行岗位到维修班组的全面覆盖,运行人员发现缺陷后可及时登录,维修人员也可实时掌握缺陷发生情况,另一方面运行人员在登录缺陷和通知维修人员时,系统能自动记录维修人员的到达时间,公司规定一类缺陷消除时间不得超过12h,否则系统会通过改变缺陷通知单颜色自动报警,并作为超期未消缺项目予以考核。如果消缺难度过大可申请延期消缺,延期申请由点检工程师提出,报公司缺陷管理员批准,对需要停机才能消缺的应由总调度长批准。

1.通过点检日志实现设备状况记录

日常设备点检是反映点检工程师日常工作和设备动态的信息,既能考核点检工程师的工作情况,也能统计特定设备在特定时间段内的技术状况。主要包括设备缺陷发生及处理情况、日常点检发现的问题及处理情况、设备定修情况、机组停机检修情况、技术监督工作情况等内容。为了便于查询、统计和分析,点检日志分设了日常点检、技术监督和机组停机检修等内容,以便专业点检工程师和技术监督负责人能分别记录设备运行状况、机组检修过程和对重大问题的处理结果,以及技术监督方面的工作。点检日志还可通过关联方式将有关信息集成和储存起来,例如,检查设备时拍摄的照片、有关的实验报告及设备监测数据等。通过上述方式既能形成信息全面、信息量大的点检日志,日志内容又都各自独立,不仅可以方便查询和统计分析,也避免了传统的流水账方式造成的查询难的弊端。

2.通过工单实现设备维修管理

有别于传统的车间制维修管理模式,大同发电公司实行的是维修工作对外委托的方法(主机测控和继电器保护设备除外),通过开发出的定修、停机检修、日常维护、缺陷、润滑、定期维护、技术监督和管理等8种工单,由点检工程师负责设备维修策划和工作任务的下达工作。

(1)按工作性质分为三种类型工单,第一种是设备检修维护工单,主要包括定修、停机检修、日常维护和缺陷工单。第二种是针对设备定期维护和检测检查的工单,主要包括润滑、定期工作和技术监督工单。润滑工单是要求维修人员定期对设备加注润滑脂,但不包括运行人员日常加注稀油工作。第三种为管理型工单,主要针对公司质量标准体系通过系统定期触发,起到备忘和闭环管理的作用。

(2)缺陷工单是依据设备点检情况制定并按月下达。例如,停机检修工单是针对机组停机检修计划项目(包括D级检修)下达,日常维护工单是针对日常点检发现的问题下达。定期工单涉及内容较多,主要包括定期的防寒、冻、汛、风和防高温、防火检查及设备定期测振和测温等。设备定期擦拭因不产生技术数据记录,周期又比较频繁,可不下达工单,通过现场检查来完成闭环管理。技术监督工单是根据技术监督标准要求和执行情况下达,例如,充油设备的油质定期分析等。

3.工单下达方式

下达工单时应对下列事项予以确定,主要有工作期限、所需工种及工时、执行的作业指导书和需要的材料与备件等。工作负责人在接到工单后,根据规定办理相关手续(如工作票、停役申请)到仓库领料,打印作业指导书,按照指导书要求开展工作。工作结束后,由工作负责人产生工单报告,填写缺陷处理过程和维修记录、所用工种及所耗工时。所耗材料情况由工单下达时的领料记录直接产生,如果涉及检查、测量及化验数据,则在计量界面填写相应的参数,通过查询和统计功能,可对设备进行技术状态分析与管理。在现场工作和工单报告内容得到验收后,工单被自动关闭。缺陷工单工作由运行人员验收,其他工单工作由点检工程师负责验收。

(1)日常随机下达的是日常维护工单和缺陷工单。日常维护工单,由点检工程师根据设备运行情况随时填写并下达。缺陷工单是根据缺陷通知单内容及MIS系统掌握的缺陷情况等,由点检工程师下达,应包括材料准备和备件储备情况等。

(2)根据时间和事件下达的是定修工单和停机检修工单。每月由点检工程师根据设备状态编制月度定修计划,经批准后以定修工单的形式下达。停机检修工单是针对临时停机和D级检修下达,在决定停机检修后,由点检工程师负责填写设备存在的问题及应达到的标准等。

(3)根据时间和条件触发下达的是润滑工单、定期工作工单、技术监督工单和管理工单。对于周期性的日常工作,可以作为日期触发型的PM计划将工作内容、具体要求、时间间隔等事先输入到MIS系统,定期由专人触发,一般每周触发一次,操作人员只需将周序号输入即可触发该周所有需要完成的定期工作工单,省去了大量的重复性输入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

对于在特定条件下开展的工作,例如,润滑油颗粒度超标时的滤油工作、机组计划检修中的规定项目等,可以将工作内容、具体要求、触发条件等事先输入到MIS系统中。如果条件是某一事件时,例如,某一级别的计划检修,操作人可触发该条件就可产生相应的一系列工单。如果条件是检测值,例如,润滑油颗粒度,操作人可定期向特定工作班组触发下达工单指令,当检测值达到产生工单条件时就会有工单产生。

三、建立设备管理文档

MIS系统提供了功能强大的文档模块,不仅可以将设备管理的全部文档输入到MIS系统,也实现了文档与相应设备的关联,极大方便了文档查询和设备信息利用等。

(1)文档分类。文档分类功能既涵盖了设备管理的全部内容和便于查询与管理,又能避免传统管理中随意设置记录类型或变更记录格式的弊端。按照“凡事有据可查”的基本要求和规定,各种记录均应依据体系文件的规定产生,在MIS系统构建的文档类别应按部门分别设立,既要确保文档记录的统一性和规范性,又能满足日常管理工作需求。

(2)实现文档信息共享。从文件起草到下发全部实现了网络化管理,除有特殊要求外,不再产生纸质记录,文档起草和审核人员可直接在网上操作。文档审核过程被系统记录后,不仅可以备查,有效性也得到了保证。凡需检查、验证、考核、关闭和进入下一循环工作时,均能通过文档的预设功能加以实现,避免了人为遗漏和缺失情况的发生。

(3)实现动态化管理。文档管理系统可以实现文档与各种对象的动态关联、各种信息得到有机的整合和建立起各种逻辑联系,实现了历史数据的完整性与关联性,为设备点检管理查询和分析设备状态、事件、某项工作来源、背景和结果等提供了很好的帮助。如果一处信息被更新,与其关联的其他信息将会自动更新,以确保关联信息的准确和一致。例如,设备检修作业指导书、运行规程、图纸、异动报告、设备图片、针对设备故障的预防措施、安全事故分析、技术改造可行性研究报告、设备状态分析报告等,均实现了与相关设备的关联。

(4)为点检定修提供技术支持。火电厂的技术监督工作是实施设备精密点检的主要内容,技术监督数据也是进行设备状态分析的重要依据。为使点检及各级管理、维修和运行人员都能共享技术监督数据,在MIS系统开发了一个技术监督报表模块,通过该模块不仅实现了最大范围的数据共享,还能及时快捷地将数据反馈给相关人员,便于指导运行和检修人员进行操作、调整及维护,也为点检工程师进行设备状态分析提供了依据。报表打印及汽水技术指标、汽水合格率、排污率的自动计算和统计功能,不仅实现了油质监测数据与具体设备的关联,也使设备档案的内容更加全面与完善。

(5)涵盖面广。MIS系统报表管理模块涵盖了化学、环保、节能、绝缘监督的分析及化验报表,例如,化学监督包括了水汽试验、油试验等内容,水汽试验记录涵盖了2台机组的所有汽水分析项目。油试验记录包括了汽轮机润滑油、抗燃油、辅机润滑油和液压油试验记录,以及油质合格率及油耗情况报表。环保监督包括烟气脱硫及废水监测,节能监督包括入炉煤及飞灰测试,绝缘监督包括入厂燃油、绝缘油、油质气相色谱和发电机氢气分析等。

(6)实现闭环管理。在MIS系统中开发了会议管理和工作联系单模块,会议管理模块是开放的,可用于公司的各种会议,具有会议纪要记录、参会人员签到等功能。会议布置的工作既可落实到责任部门和责任人,还包括了工作要求、完成时间和验收人员等。工作完成后,相关责任人必须向验收人员汇报工作的完成情况,待确认已按要求完成后可自动关闭。如果未完成,系统会将该项工作的显示颜色进行改变,以起到提示和进行考核的作用。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也彻底解决了工作布置重而落实轻的问题。

工作联系单模块是为管理和技术部门之间的工作联系而设置的,既能起到备忘,又能通过对联系单的回复实现闭环管理等作用。MIS系统启动时工作联系单会自动显示,不仅有利于提示联系单接受人及时对相关事项进行处理或答复,而且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例如,点检工程师每天要首先关注设备缺陷通知、运行日志和工作联系单等内容,在了解设备状况和相关部门及领导的指示要求后,立即安排缺陷处理(包括领料)和定修的相关事宜,及时检查设备状态及验收工单的执行情况,通过MIS系统关闭完工工单、根据点检情况下达日常维修工单和填写点检日志等,形成一个完整的点检工作流程。实践证明,MIS系统在2台600MW直接空冷燃煤发电机组的开发与应用,不仅优化了公司设备管理工作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也保证了发电生产的正常运行。

猜你喜欢
工单文档编码
浅谈Matlab与Word文档的应用接口
基于量化考核的基层班组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基于transformer的工单智能判责方法研究
有人一声不吭向你扔了个文档
基于SAR-SIFT和快速稀疏编码的合成孔径雷达图像配准
《全元诗》未编码疑难字考辨十五则
子带编码在图像压缩编码中的应用
Genome and healthcare
基于HANA的工单备件采购联合报表的研究与实现
基于RI码计算的Word复制文档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