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壁画放样方法与实践

2010-04-18 06:54田海勇
城市勘测 2010年6期
关键词:画线划线坐标系

田海勇

(洛阳规划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河南洛阳 471000)

大型壁画放样方法与实践

田海勇∗

(洛阳规划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河南洛阳 471000)

从项目特点、实施方法、作业步骤等多个方面,对大型壁画测量放样方法进行分析论述,提出了应用测量技术处理空间图形放样问题的简便方法。

复杂建筑;大型壁画;放样;空间图形点;数学模型;放样参数;划线模板

1 引 言

随着城市的发展,复杂造型的建筑物越来越多,对建筑物的观赏性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中,在大型复杂建筑物外表面绘制巨型壁画是近年来非常流行的设计。传统壁画的制作一般由美工设计后,采用比例放大的方法,先设计好方格网,按比例将方格网绘制到墙壁上,再由专业美工分块完成。这种方法有两个明显的缺陷:一是对作业人员要求高,不仅要懂美术,而且要有高空作业的技术,作业成本高,作业周期长;二是受空间局限较多,临摹的效果不十分理想。

在生产实践中,我们发现利用现代测量技术,由测绘人员代替美工进行现场放样效果比较好,不仅能够精确地进行细部放样,完美地反映和体现设计的构思,而且可以降低高空作业的成本,大大节约工期,并且受空间约束较少。测量放样的基本出发点是空间坐标定位技术的应用,采用全站仪可以方便快捷地放样各种复杂的空间图形和曲线,精度可以实时控制。

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对大型壁画的测量放样方法进行分析和论述,提出处理该类问题的基本思路和简便方法。

2 工程概述

宝龙城市广场是洛阳市新区的标志性建筑,由大型商业中心、豪华写字楼、高层商住楼、大型公寓等几部分组成,总建筑面积100多万平方米。其中,大型公寓由2栋高层建筑组成,平面呈圆弧形对称布置,是整个广场的门脸,凤凰图案的大型壁画是整个设计构思的点睛之笔,壁画放样测量是大型壁画绘制的关键技术,如图1所示。

设计有壁画的公寓高20层,东西两栋楼对称布置,每栋楼建筑尺寸为104 m×18 m,平面呈扇形。南侧、北侧墙面设计为凤凰图案,对称分布,共4幅图案。凤凰图案采用外墙涂料绘制,底色为白色,图案以蓝色为主,中间有黄色彩带,上部“羽毛”为卷曲图案。图案基本布满整个墙面,图案高度60 m,展开长度104 m。凤凰图案详图及其细部放样涉及特殊工艺,要求保证放样后图案不变形,保持原设计的观瞻效果。

图1 壁画设计效果图

3 放样原理及流程

3.1 图纸分析

设计单位提供了单体平面图、立面图和平面布置图,其中,立面图上标出了“凤凰”图案底稿。

根据图纸设计,公寓内墙面圆弧半径为392.28 m,外墙面圆弧半径为410.12 m。两栋公寓结构对称,细部尺寸完全一致。4面墙体上的“凤凰”图案大小一样,均沿弧形墙面由大门一侧向外延伸。

设计方提供的图件中,没有对“凤凰”图案提出明确具体的坐标、标高、角度和细部尺寸,所需尺寸均须从电子图件上量取。从电子平面图上可以查到外墙平面尺寸的数据,以及墙面的平面数学关系。立面图为展开图,长度尺寸为圆弧长。平面图和立面图没有直接的对应关系,细部点位不能直接对应起来,如图2所示。根据图纸,需要进行解算,将要放样的点位三维坐标确定下来。

图2 设计样图

3.2 放样方法及流程

根据设计尺寸建立数学模型,并根据图案特点设计细部放样模板。采用全站仪扫描和放样特征点,放样点位置偏差应≤±50 mm。特征点放样后,利用不同的模板实地绘制轮廓线,完成图案底稿。外墙装饰施工时根据绘制好的图案轮廓线进行涂色,完成图案(具体流程如图3~图7所示)。

图3 壁画放样基本流程

图4 数学模型建立

图5 测量控制基准建立

图6 图案特征点放样

图7 图形绘制

3.3 测量要素及主要技术精度指标

(1)建立数学模型

包括图纸分析、实地检测、三维坐标模型建立、放样参数计算、测量系统设计、划线模板设计。为保证数字化测量的严密性,数学模型精度应该严格得到控制。实际建模精度按±1 mm控制,所有计算全部在计算机上完成。

(2)建立测量控制基准

包括临时控制网设计与测量、实际建筑位置及尺寸检测、控制点三维坐标设计与转换、控制基准点参数计算、基准点设置、控制网检测、放样参数复核等。

控制点测量采用导线和三角网相结合的复合网,测量精度为:边长测量中误差≤±5 mm,水平角测量中误差≤±6″,竖直角测量中误差≤±5″。

(3)图案特征点放样

根据图案特征,将图案分A、B、C、D、Y共5层,每幅图案特征点约400个,4幅图案共需要放样约1 600个空间点位。考虑到图案在实地的不连续性,以及划线方便,相邻特征点间距均不超过2 m,放样点均以点对的形式出现。

放样时采用测设方位角和竖直角的方法控制投点位置,用实测距离和高差的方法与理论值进行比对,采集放样点三维坐标作为检查结果。

实际放样精度按点位中误差≤±20 mm进行控制,考虑到各种因素,放样后最大点位误差可以控制到±50 mm以内。

(4)图形绘制

根据放样好的特征点,采用特制的模板划线,组成图案轮廓。经初步检查连线无误后,沿蓝色区域一侧用蓝色涂料将图形轮廓线勾画出来,划线宽度为5 cm。从远处对图案形态进行确认,满足要求后再进行粉刷施工。图形绘制有误,或者需要变更时,在最终上色前进行修改。

划线模板为特制的大型曲线板,对应于每种曲线制作大小两种型号的模板。采用划线模板可以精确地画出轮廓线,只要区分清不同的曲线段,采用相应的模板即可。

4 数学模型建立

4.1 平面坐标系选择

根据图形特征建立施工坐标系。如图8所示,以图形对应的圆心为坐标原点O1,D、E区对称中心线为A轴,向右垂直方向为B轴。D、E区坐标数值相同,B坐标符号相反。放样时,只要计算出一侧的坐标参数,就可以直接推算出另一侧的坐标参数。

坐标系设计好后,需要在现场进行检测,保证设计与实地一致。由于存在施工偏差,实际尺寸及点位位置会有变化。理论上4个面应为一个统一坐标系,实际上并不能附合很好。为了简化计算,使四个面参数统一,在实际操作时,以每个面实测数据为准,分别独立建立控制模型,即建立4个坐标系:D-O1AB、DO2AB、E-O1AB、E-O2AB。其中,O1、O2理论上为同一设计点位,实际上存在施工偏差,应区别对待,例如:D-O1AB坐标系定位以D1D2面实际位置确定,D-O2AB坐标系定位以D3D4面实际位置确定。

图8 施工坐标系

4.2 控制模型建立

以选定的平面坐标和设计的施工标高为坐标系的3个轴,建立三维坐标系。坐标分别以A、B、H表示。其中,H坐标从施工标高±0.00 m起算。

在室内进行放样设计时,以理论值进行参数计算,坐标系实际位置经现场实测后根据建筑物实际位置确定。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1)先任意假定一个坐标系O-XY,统一测定D1~D4、E1~E4点的坐标,并在实地以假定坐标系建立首级控制网。如图9所示,L1~L6为首级控制点。

图9 首级控制网

(2)根据实测的D1~D4、E1~E4点坐标(X,Y)以及圆弧半径验算图形参数,检查各弧线段弦长与理论值是否一致。

(3)分别以D1、D3、E1、E3点在O-AB坐标系中的理论坐标为基点,以理论圆心和理论半径为图形参数,根据各弧线段实际弦长解算出D2、D4、E2、E4点的施工坐标(A,B)。

(4)根据D1~D4、E1~E4点的施工坐标(A,B),采用距离前方交会的方法,反算出对应弧线段位置的首级控制点的施工坐标(A,B)。如图9所示,L1-E3-E4、L2-D4-D3、L5-E2-E1、L6-D1-D2分别对应于4个施工坐标系。

(5)利用首级控制点,在各个施工坐标系中分别放样拟定位置的施工基准点。以D-O1AB坐标系为例,在L6点上设站,后视D1点,放样出弧线段D1-D2对应的施工基准点K1、K2。

(6)各个弧线段的施工基准点放样完成后,在实地做好标志。

(7)采用三角高程测量方法,以施工±0.00 m为基准,按四等高程测量的精度,连测施工基准点的高程。

图10施工基准点平面布置图

图10 为施工基准点布置图,表1为施工基准点在各自坐标系中的三维坐标。

施工基准点坐标成果 表1

4.3 图形点坐标参数计算

原设计图给定的图形点坐标为弧长S和标高H,需要转换为测量坐标。

如图11所示,已知圆心O点坐标为(0,0),基点M坐标为(A0,B0,H0),基点M到圆心距离为R0,起算方位角为OM边方位角E。主要参数计算公式如下:

图11 参数解析关系

以上参数采用Excel程序表格自动计算,计算时要注意弧度转换和方位角正负值。对于不同的弧段,计算方法相同,只需输入不同的基点坐标、圆弧半径和起算方位角即可。

4.4 放样参数计算

放样参数以测站点为起算依据,主要有放样点方位角、水平距离、竖直角(天顶距)、垂距。仪器高度预先设计好,仪器中心坐标为已知参数。根据图形点的坐标(AP,BP,HP)和仪器中心点的坐标(AK,BK,HV),可计算出各种放样参数。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仪器标高HV=HK+i(i为仪器高,HK为测站点标高)。

采用Excel程序表格将各测站对应的所有图形点放样参数全部计算出来,现场只需按设计高度架设好全站仪,即可按数据表逐一放样点位。

放样点间距以能够实地画线为准,以不超过2 m为宜。设计点位时,不仅要考虑间距,还要考虑窗口、阳台、飘窗、檐板等影响画线的因素。

根据图形设计,每幅图案放样点分5个层次布设,分别为A、B、C、D、Y。表2为部分点位的放样数据。

图形点放样参数 表2

4.5 划线模板设计

图案由各种大小的圆弧组成,为了减少放样工作量,准确方便地划线,采用五合板制作成各种大小的弓形模板,对应于弧线编号,对模板也进行编号,以方便实地辨别和使用。

使用划线模板时,只需将弧线上2点对齐模板曲线一侧,沿着模板画出曲线即可,如图12所示。

图12 划线模板使用

5 图形特征点实地放样

放样时,按层次分别进行,一层一层逐点放样。主要作业步骤如下:

(1)按设计位置设置仪器,并保证仪器设在固定高度。

(2)设置测站参数,进行已知特征点符合(坐标、标高、边长、方位、竖直角),检查参数符合要求再开始放样其他点。

(3)报点号,设置方位、天顶距,固定仪器。

(4)指挥投点、作标记、写编号。

(5)每隔一定间隔(5点~10点)采用棱镜测距检查,记录平距、垂距,并与设计值比较。

(6)每隔一定间隔(10点~20点)回起始方位检查,记录符合方向,超过60″该回合返工重测。符合差小于30″,可以不调仪器继续放样;符合差大于30″,调整仪器后再测。

(7)用彩色油性笔投点标记,先作点状标记,然后画“+”字及圈“○”标记,并将测站所报编号写在旁边,如“A30”等。

(8)移动到下一个点位。

(9)随时观察,核对图形和位置,及时纠正错误。

6 放样检查

放样精度主要受角度影响,距离影响不明显。因此检查应以角度符合为主,距离符合为辅。

北面放样距离约100 m,南面放样距离约150 m,点位按±50 mm精度,相应的角度允许偏差分别为: m1=0°01′43″,m2=0°01′09″。放样时角度控制精度为30″,角度最大允许偏差为60″。

放样检查工作包括以下4部分:

(1)检测:放样前检测已知点,记录、比较,确认仪器设置正确。

(2)回报:放样后瞄准点位,读取实际方位角、天顶距,记在数据表右侧空位置。

(3)抽查:间隔抽查部分点位垂距、平距,记录并与原值比较。

(4)归零:间隔方向归零,记录、比较归零差。

7 图形画线

(1)画线模板制作

根据设计图形制作画线模板,用于现场快速画线。划线模板包括直线板共10块,其中:直线板1块;B模板2块;羽外模板2块;羽内模板2块;羽尾模板2块;羽内第一个内圆模板1块。

画线模板采用5合板制作,模板上书写类型和编号。

(2)模板画线

实地画线时,按线型一条一条画。对应于A、C、D层,曲率较小,采用直线板直接画线;B层采用B模板画线;Y(羽毛)层分羽外、羽内、羽尾、羽内第一个内圆4种型号7块模板。

曲线画线时,选用对应型号的模板,将边沿对上2个图形点,固定后沿曲线边沿画线即可。

画线后,核对图形,保证曲线流畅,符合要求。如有连接错误,查找是模板、连线、投点哪一种原因造成的,并予以更正。

图形全部划线完成后,在上涂料前,先用50 mm宽蓝线沿设计的蓝线涂层一侧勾画出图形轮廓,进行外观检查。符合要求后再进行外墙涂刷。

8 结 语

采用全站仪放样空间复杂图形是一种简便的方法,适用于各种大型壁画的绘制。采用特制的划线模板可以精确绘制各种复杂的曲线,减少全站仪放样投点的工作量,从而有效提高作业效率。

全站仪放样空间点需要预先建立数学模型,进行放样设计时应考虑实测方便,精度可靠,整个程序要能够控制,检核条件应充分。

根据实际需要,全站仪可以和笔记本电脑组成实时测量系统,方便现场采集数据并及时进行修正。本项目施工中建立了实时测量系统,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数据完整,不需要进行现场实时计算,采用数据表的形式更加便捷。

全站仪空间放样的精度主要由测站控制,对投点、划线的操作要求不高,技术人员可以在地面指挥,减轻了高空作业的难度。

[1] GB50026-2007.工程测量规范[S].

[2] 邓学才.复杂建筑施工放线[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1~10

The Layout Method and Practice of Large-scale Mural

Tian HaiYong
(Luo Yang Planning&Architectural Design Co.,Ltd.Luoyang 471000,China)

First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method and practice of large-scale mural,and elaborated the project feature,the method of enforcement and the course of works,then a simple and convenient method of space figure layout according to surveying technology is raised.

Complex Building;Large-scale mural;Surveying;Point of Space figure;Mathematical model;Surveying parameter;Drawing board

1672-8262(2010)06-129-05

P258

B

2010—01—19

田海勇(1966—),男,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城市测量、工程测量、变形测量等技术应用与研究工作。

猜你喜欢
画线划线坐标系
Parents and Kids
Ambition
画线也能算乘法?
解密坐标系中的平移变换
坐标系背后的故事
基于重心坐标系的平面几何证明的探讨
配花朵
极坐标系下移动机器人的点镇定
如何对“画线部分”提问?
新目标七年级下期末句型转换专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