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后”大学生学习状况实证分析

2010-04-19 11:19张丽虹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1期
关键词:学制财经大学自主性

张丽虹

(云南财经大学马列部,云南昆明650221)

“85后”大学生学习状况实证分析

张丽虹

(云南财经大学马列部,云南昆明650221)

通过对昆明市200名在校“85后”大学生就学习状况进行实证分析,认为“85后”大学生在学习中具有好学上进、自主性强等特点。反映出改革开放特定的时代环境和现行的教育教学体制缺陷对“85后”大学生学习特点的影响。提出强化高校社会化心理教育、实行弹性选修学制的建议,以协助“85后”大学生规划好大学生活。

“85后”;大学生;学习状况;实证分析

“85后”不是一个规范的学术术语,它源于“80后”的称谓。“80后”泛指1980年以后出生的人。媒体认为典型的“80后”“冷漠、自私、叛逆、自我”。[1]而“80后”可以以85年为界分为“85前”和“85后”。2003年到2004年底,随着“80后作家”的批量涌现,以及《时代周刊》把这群青年和美国20世纪60年代“垮掉的一代”相提并论,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在各类媒体上迅速流传。本文通过调查发现,“85后”大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出典型的“80后”的自主性强的特点,也有一些不同于媒体描述的特点。

一、调查目的、对象和方法

本文以昆明三所大学云南大学、云南师范大学、云南财经大学的大学生为调查对象,专业涉及财务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学与应用数学、历史学等。调查还充分考虑了性别、年级、年龄和生源地等因素,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90份,问卷回收率为95%。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

此次调查的对象多为“85后”(占90%,指85-89年出生的)、少数为“90后”(占10%,指90年后出生的)大学生。通过调查,笔者认为他们在学习中表现出以下几个性格特征。

好学上进调查中对“大学学习规划的主要内容”,54%的同学选择“抓紧时间学习、考证”;对“上大学的主要目的”,29%选择“学习知识、体验大学生活”;对“课余时间主要做什么”,28%选择“学习、考证”。后两者与前者虽有差距,但说明大多数85后大学生是上进的,以学为主,希望学有所获。

自主性强对缺课的原因,有32%的同学选择“忙自己觉得更重要的事”。一位大三的男生旁注:“看自己喜欢的书、考证。”对“妨碍学习的主要因素”,有30%的同学选择“课程太多,自学时间少”。笔者通过个别访谈,几位85后同学对85后的看法是“觉得对的就去做,不想做的坚决不做。”

图1 你上大学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图2 课余时间主要做什么?

适应性强如果说“85前”比起70后、60后是“叛逆的一代”,则“85后”大学生表现出回归传统、适应社会的特性。学习方面表现为积极接受大学生活和上课频率较高。“长辈常说我们这一代人读书不如他们,其实我不这么想。不过现在读本科是普及得厉害,一定是要读的。”[2](10)

1.积极接受大学生活。受到大学生就业难的影响,2009年部分省市出现高考报名人数减少的现象。但大学生就业难,难道高中生就业就容易么?调查显示,现在在读的大学生,大多数仍认为大学是必经之途。对“上大学的主要目的”的选择,55%的是“大学是一个必然的人生过程”。

图3 大学学习规划的主要内容

图4 缺课的频率

图5 缺课的原因

2.上课频率较高。传统的课堂教学法仍是大学教学的主要模式,“85后”大学生基本上不随意缺课(包括大三、大四的)。通常早上起床时间7点到8点的占66%,即保证一二节课不迟到的时间。只偶尔缺课的占72%,原因多为“有事、生病”(43%)。

学习目标不明确,从众心理对“上大学的主要目的”,有8%选择“不太明确、从众心理”;对“职业规划”有32%选择“视情况而定”;对“妨碍学习的主要因素”,有28%选择“厌学、厌书,学习目标不明确”。

图6 职业规划

图7 妨碍学习的主要因素

生活观念独特“更懂得享受生活。”“学习上能学能玩,夜生活更丰富”。[2](14)晚上就寝时间通常都比较晚,选23:30-00:00的有49%,00:00以后的有42%;推迟就寝的主要原因是聊天(44%)或网游、发短信(31%);大学学习规划的主要内容,35%的选择“该学就学,该玩就玩”;课余时间主要用于逛街、网游、看电影等娱乐活动的也占到49%。

自制力差对“妨碍学习的主要因素”,有15%选择“自制力差”。

三、“85后”大学生学习特性的成因

代际特征每一代人由于其时代特征不同,因而在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方面存在着差异。时代在发展,一代比一代强,大部分“80后”青少年仍然是好学上进的。“85后”大学生出生成长在改革开放后的社会里,生活条件好;又大部分是独生子女,难免被溺爱,因此性格比较以自我为中心,自主性强。但同时积极适应社会,“80后的人更易于适应社会,善于与人沟通,更有个性。”[2](12)

教育教学缺陷“教育”一词在拉丁语中含有“引出”之意。教育不是将知识强塞进学生头脑中,而是要“将个体优势引发出来。”[3](86)也就是说要让学生结合人生目标,自己愿意学习知识而获得进步。我国相当长时期内排斥个性教育,似乎发展了个性,就纵容了个人主义。如果说“以学生为中心”在中小学还会受到抨击的话,大学应该能体现这一假设的合理性。事实上我国高教实践中仍存在着忽视学生主体作用的现象。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呼声与日俱增,而大学生实际主控时间却日趋下降。就教学方面看,传统的“刚性学制”和计划课时没有实质性改变。随着专业课程的不变和新兴课程的增加,学生上课时间增加,而自主求学时间减少,使大学生自我安排、自我调节无法实现,使能力教育、创造性教育成为纸上谈兵。

四、建议

在提倡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今天,笔者认为高校要加强两方面的教改,协助“85后”大学生更好地规划大学生活。

1.强化高校社会化心理教育。学生在考上大学后的两个心理导向误区,一是10多年中小学应试教育带来的“厌学、厌书,学习目标不明确”(占“妨碍学习的主要因素”的28%),二是“职业规划”教育进行得太晚(一般到大三、大四)。这就使大学生出现一个“人生目标心理断层”——不知大学为何而学,又不得不学。这样就违背了85后青少年的一个重要心理特征——自主性强(喜欢的一定要做,不喜欢的坚决不做),成为妨碍学习的心理因素。所以要从大一起强化高校社会化心理教育,引导大学生认识自我、尽早树立人生目标。从而更好地规划大学生活,减少“茫茫然”时间的浪费。

2.实行弹性学制、加大专业课的选修力度。调查中对缺课原因的选择,有32%选择“忙自己觉得更重要的事”;对“妨碍学习的主要因素”,有30%选择“课程太多,自学时间少”;26%选择“课程太统一,事实上无法提前毕业”。说明现行学制太刻板,必修课太多、时间太统一,压制了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发挥。应实行弹性学制,让学生真正能提前毕业;减少统一时间的必修课,提供必修课的可选范围和时间段,让学生能更自主灵活地制定大学学习规划。改革学制的出发点应是“以生为本”。大学生是独立个体,每个人的个性和思想不同。高等教育的目的不是把张三教育成李四,而是引导张三超越自己,变成更好的张三。现在我们还没有条件实行个别教学,但我们可以实行灵活的弹性选修学制,使学生自觉自愿地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更快地成长为社会人。

[1]王庆环.用新视角理性看待“80后”[N].光明日报,2009-02-05.

[2]佘双好.“80后”眼中的“80后”——对“80后”青少年的一种质性分析[J].当代青年研究,2009(4).

[3]董云川.找回大学精神[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

(责任编辑:闻礼)

Empirical Analysis on Studying Condition of University Students who were born after 1985

ZHANG Li-hong
(Department of Marxism's and Leninism's Education,Yunna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Kunming,Yunnan 650221,China)

We have taken an empirical analysis on studying condition of two hundred university students who were born after 1985 (85ers)and are studying in Kunming.The analysis finds that most of those university students have the wish to study hard and improve themselves and they have independent ideas;however,the analysis also reveals that the social environment and current school system,which are formed after the policy of reform and opening was implemented,heavily influence studying activities of those 85ers.We propose that socialization psychological education and flexible selective system can help those 85ers plan their lives in universities.

the man who was born after 1985;university student;studying condition;empirical analysis

G640

A

1008—7974(2010)01—0070—03

2009—09—20

张丽虹(1974-),女,云南昆明人,云南财经大学讲师,法学硕士。

猜你喜欢
学制财经大学自主性
教育部辟谣小学学制变5年
国家自主性与文在寅政府的对朝政策
寻找最美校园 吉林财经大学
五行真经
英语学习的自主性及其教学应用
实用英语教材与艺术生自主性培养
中国近代的学制流变
发挥主体作用,加强高中数学复习的自主性
长学制医学生全程专业英语教学模式的构建探讨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15年全年总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