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哚普利与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2010-04-23 03:58吴超勇陈传科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0年3期
关键词:培哚氨氯地平指南

钱 江,吴超勇,陈传科

原发性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是导致人类死亡的常见疾病 (如冠心病、脑卒中、心力衰竭等)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高血压并发症多而严重,易导致重要器官病变。目前高血压的治疗,一个非常重要的措施是联合用药[1]。我院采用联合用药的方法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比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09年3—12月我院门诊就诊的原发性高血压 (Ⅰ ~Ⅱ级)患者 80例,均符合 2004年《中国高血压病防治指南》中原发性高血压的诊断标准[2]。其中男 43例,女 37例,年龄 35~83岁,平均 63.5岁。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心肾功能不全、严重心律失常、脑血管意外。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年龄、性别等一般情况具有均衡性。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培哚普利 4mg(雅施达施维雅天津制药有限公司,批号国药准字 H20034053),1次/d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片 5 mg(云南昆明金殿药业公司,国药准字H20060777),1次/d口服。观察组:培哚普利组给予 4 mg,1次/d口服。两组患者均用药 3周。用药前测量不同日血压 3次,取平均值作为治疗前的血压,用药后每周测血压 1次,持续 3周,以第3周的血压作为治疗后的血压。

1.3 疗效判断标准 显效:收缩压下降 40mmHg(1mmHg=0.133kPa)以上并降至正常,或舒张压下降 20 mmHg并降至正常;有效:未达到上述标准但血压下降或者收缩压下降 30~40 mmHg,或舒张压下降 10~20 mmHg;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显效与有效计为总有效。

1.4 统计学方法 两组率的比较采用 χ2检验,以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

2.2 不良反应 治疗组咳嗽 1例、轻微胸闷 1例、头痛 1例;观察组咳嗽 1例、头痛 1例、头晕 3例。两组不良反应均较轻,不影响继续服药。

表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n(%)〕

3 讨论

原发性高血压病因尚未明确,大量研究证实,原发性高血压是家族遗传史及环境因素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精神紧张、高龄、吸烟、肥胖均是导致血压增高的原因,长期血压的持续增高可以导致全身小动脉管壁增厚、管腔狭窄、从而使血压持续增高、动脉粥样硬化加重,可导致全身各个系统的病变[3]。因此,高血压降压治疗的目的就是要尽量将血压降至正常范围,减少高血压所引起的靶器官损害的危险性,减少心脑血管的危险性,同时最大限度的避免降压药物所带来的不良反应。高血压机制复杂,单一用药有效率对轻中度高血压仅为 50%~60%,加大剂量可以提高降压疗效,但也可导致不良反应加重。因此,大多数患者应采用小剂量联合用药来提高疗效,使之既具有良好的降压效果又能有效地减少不良反应。而且一种降压药物不可能同时作用于所有相关危险因素,两种不用降压机制的降压药小剂量联合应用,既可以增加降压疗效,又可以减少药物的用量,还可以防治高血压相关的并发症。相关资料表明,培哚普利可使外周血管阻力降低,血压降低,而心输出量和心率不变,不增加心脏负荷。可以增强血管中扩血管物质缓激肽和前列腺素的水平,降低交感神经的缩血管作用,减少醛固酮生成,减少钠水潴留而达到降压作用[4]。其对中、重度高血压和充血性心力衰竭有良好疗效,其不良反应主要为咳嗽。氨氯地平为长效钙拮抗剂,有较强的血管平滑肌选择性作用,可增加心输出量和冠状动脉流量,增加心肌供氧,减低耗氧,改善运动耐力;还可减少脂肪在动脉壁累积以及抑制胶原合成,具有抗动脉硬化作用。培哚普利与苯磺酸氨氯地平都是新高血压防治指南推荐的一线降压药物。两药降压机制不同,培哚普利主要作用机制为抑制血管紧张素的缩血管作用,具有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抑制心肌重构、显著降低高血压及正常血压患者卒中和心肌梗死危险。临床研究表明,氨氯地平和培哚普利联合应用降压效果显著,长期应用有利于提高血压控制率和达标率,并使心血管状态得到明显改善,而且可使主要心血管事件和新发糖尿病发生率显著降低,1次/d用药可使血压在24h内平稳下降,服用方便,较单用培哚普利疗效要好、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1 郭娇,欧爱华.我国社区原发性高血压的防治现状 [J].中国全科医学,2009,12(7):1354.

2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2004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4,32(12):1060-1064.

3 詹海涛,刘旭云,魏光群.心血管疾病药物治疗指南 [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230-231.

4 桂翔.培哚普利与卡托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比较[J].中国医药指南 (学术版),2009,18:73-74.

猜你喜欢
培哚氨氯地平指南
缬沙坦氨氯地平与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应用效果分析
培哚普利和螺内酯对大鼠糖尿病肾病水通道蛋白表达的影响
培哚普利及氨氯地平联合治疗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自主神经功能及胰岛素抵抗和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表达的影响
指南数读
论碰撞的混搭指南
冠心病患者外周血SIRT1 mRNA的表达及氨氯地平对其影响
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并发心力衰竭的效果观察
探讨氨氯地平应用于高血压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培哚普利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系统评价Δ
糖肾宁胶囊联合培哚普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