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颡鱼成鱼池塘养殖试验

2010-04-23 10:28张海红
山西水利科技 2010年3期
关键词:鱼种溶解氧规格

张海红

(山西省水产开发服务公司,山西 太原 030006)

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俗称嘎牙子,是常见的底栖杂食性鱼类,广泛分布于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天然水体中,因其对环境适应力强、养殖经济效益高而深受养殖者欢迎。它个体虽较小,但产量大,是我国常见的食用鱼类。2009年山西省水产开发服务公司、山西省水产育种养殖科学实验中心和大同市水产技术推广站进行了黄颡鱼成鱼池塘的养殖实验,并获得成功。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时间地点

试验于2009年5月6日至9月28日在大同市水产养殖试验基地普通养殖池塘中进行。

1.2 池塘条件及配套设施

试验池塘为长方形池塘,1~4号池,每个池面积3 334m2,最高水深1.8m。每个试验池塘均配置全自动投饵机1台和3kW叶轮式增氧机1台,水源为本基地的深井水,水质符合渔业养殖标准,进排水方便。

1.3 池塘消毒施肥

在投放鱼种前,每个池塘都进行清整消毒。清除过多淤泥,只保留10cm。每667m2用150kg生石灰进行干法清塘,彻底杀灭寄生虫、病原体及野杂鱼等。一周晾晒后蓄水达80cm深,进水口应设置80目筛绢进行过滤,以防野杂鱼及鱼卵进人。施用发酵后的有机粪肥以培肥水质,每667m2用150~200kg。待池塘水体中适量的浮游动物出现后投放鱼种。

1.4 苗种投放

黄颡鱼鱼种来源于天津蓟县,于2009年5月6日早晨由水车运到基地,1~2号池塘每667m2投放鱼种15 000尾,规格20g/尾,3~4号池塘每667m2投放鱼种20 000尾,规格10g/尾,黄颡鱼鱼种体质良好。每667m2套养白鲢60尾,规格15g/尾,用以调节水质。

1.5 驯化投饵

天然水域的黄颡鱼食物主要是小虾、小鱼及鱼卵和部分水生昆虫等,因此进行人工养殖可适当投喂鲜活的动物性饵料饲养,但饵料一定要新鲜。每天投喂2~3次,在人工养殖条件下经5~7天驯化,黄颡鱼鱼种完全上饵料台摄食。

1.6 日常管理

在养殖期间,坚持每日早晚巡池,观察鱼体的活动情况,根据水质情况进行水质调控。同时每天定期进行水温和溶解氧的测定,根据溶解氧的测定和天气、水质情况科学使用增氧机,使溶解氧保持在5mg/L以上。根据水质状况、透明度及水位变化情况定期换水。

投喂方法为每天 1~3 次,第一次投喂时间为 5:00~6:00,投喂量占 2/5,第二次投喂时间为 14:00,投喂量占 1/5,第三次投喂时间为 19:00~20:00,投喂量占 2/5,日投喂量根据黄颡鱼体重与水温的关系而定,当水温为20℃以下时,每天投喂1次,投喂量占鱼体体重的0.5%,当水温为20℃以上时,每天投喂2~3次,投喂量占鱼体体重的1%~2%。每7天停喂半天,阴雨天停喂。

病害防治要坚持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要定期水体消毒。同时定期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с、大蒜素、免疫多糖等,以增强黄颡鱼的抗病能力。要选择全价膨化饲料。疾病发生后,要及时进行治疗。

2 养殖试验结果

2.1 捕劳出塘

这次养殖试验,黄颡鱼成活率达到90%,8月中旬开始出塘销售,9月底结束,出塘平均规格超过50g/尾,达到上市要求,总计投放黄颡鱼鱼种5 000kg,生产黄颡鱼成鱼22 005kg,投喂饲料21 086kg,饵料系数1.24。详见表1。

2.2 效益分析

这次养殖试验,所购黄颡鱼鱼种35元/kg,饲料7元/kg,养殖试验总支出352402元,黄颡鱼成鱼塘口价格26元/kg,实现销售收入572130元,利润219728元,产投比达到1.62。详见表2。

表1 养殖试验结果

表2 试验结果效益分析 单位:元

3 养殖试验体会

3.1 优质健康的鱼种和合理的放养密度是整个养殖的关键

黄颡鱼是无鳞鱼,其胸鳍和背鳍长有硬棘,在生产操作和运输中易造成鱼体皮肤擦伤、裂鳍等机械性损伤。养殖试验结果表明,为减少发病,并保证成活率,必须选择身体无擦伤,有黏液,健壮活泼,规格整齐的鱼种,并且在运输和生产过程中必须严格细心操作,保持鱼不离水。要合理放养密度,投放密度过低,不但会影响产量,还会影响投喂效果,有的鱼干脆不上台抢食,造成规格偏小;投放密度过高,规格达不到上市要求,影响效益。

3.2 水质管理是黄颡鱼养殖管理中的重点

黄颡鱼为底栖杂食性鱼类,喜欢集群,并在暗、弱光条件下摄食强烈,因而池水的调配不能太瘦,造成透明度太高,影响黄颡鱼摄食,但也不能太肥,造成水体溶解氧降低,透明度宜以25~35cm为好,必要时在投喂点上方设置一个遮阳棚。在整个养殖过程中,pH值控制在7.5~9.0之间,溶氧保持在5.0 mg/L以上。为防水体老化,在5~6月份每月注水一次,每次注入新水30cm,7~9月份每半月换水一次,每次换水20cm左右,保持水深在1.5m~1.8m。坚持定期消毒,6~9月份,每月使用15g/m3生石灰全池泼洒一次,以净化、消毒水质,减少水中过多有机悬浮物。保高温季节由于黄颡鱼摄食量大,排泄物多,水质易恶化,造成缺氧,因此每天应及时打开增氧机,以确保池水有足够的溶解氧。每月泼洒光合细菌1次,用以调节水质并以保持所处环境因素的稳定。

3.3 饲料管理和病害防治是黄颡鱼正常生长的重要环节

黄颡鱼在不同的生长时期对蛋白质的要求不同,适时调整适口饵料,保持饲料优质新鲜,营养均匀,颗粒大小适宜。同时要根据养殖水体的水质、水温情况做到不留残饵为原则。投喂量过少,影响黄颡鱼生长速度,而且造成规格不整齐;投喂量过大,造成黄颡鱼贪吃,胃胀,消化不良。加强投饲管理既可保证黄颡鱼的正常生长,又能避免饲料浪费和污染水质。

黄颡鱼在不同的生长时期要及时进行肠胃检查和鳃部镜检,根据肠胃积食情况随时调整投喂量,若发现有肠炎病,全池泼洒0.2g/m3二溴海茵,投喂磺胺胍药饵,每100kg鱼第一天用药10克,第二天减半。连续用6天为一个疗程;根据镜检,检查是否有寄生虫,黄颡鱼的寄生虫主要是大、小车轮虫,一旦发现,用0.5~0.7g/m3的浓度硫酸铜全池泼洒,第二天再用碧水安等药品解毒、改水。

4 黄颡鱼养殖推广的意义

黄颡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无肌间刺;其蛋白质含量为16.1%,脂肪为0.7%;含肉率较高,在66.47%~68.41%之间,与鳜鱼等名贵肉类接近;必需氨基酸指数达73.34%,高于除鳜鱼之外的其他鱼类;赖氨酸含量较高,超过鸡蛋标准;在医学上还有消炎、镇痛等疗效。

市场认可度较高,消费者喜爱;野生资源减少,市场需求量大,捕捞产量满足不了市场需求;养殖效益高于现有家鱼品种;山西当地资源适宜养殖黄颡鱼。

猜你喜欢
鱼种溶解氧规格
近3成苗企难以维持!规格越大越亏,2022如何让泥鳅赚钱?
闭月羞花
池塘鱼种如何正确投放
浅析水中溶解氧的测定
四种常用渔药对异育银鲫“中科5号”鱼种急性毒性研究
山钢日钢1.2mm极限薄规格带钢的生产实践
污水活性污泥处理过程的溶解氧增益调度控制
城市河道洲滩对水流溶解氧分布的影响
鱼种引进投放须把好六关
鱼种深秋管理四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