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抚触的效果分析

2010-04-24 10:53傅建玲
实用医药杂志 2010年5期
关键词:胆红素血症婴儿

傅建玲

据报道新生儿抚触可以显著地促进新生儿的生理性体重下降的恢复,而且使胎便排泄次数增加,有助于减少肝肠循环,减轻胆红素的重吸收,对降低新生儿黄疸有着重要的作用。笔者所在医院自2006-02起开展了此项新技术,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06-02~10在笔者所在医院产科分娩的足月新生儿365例。包括阴道自然分娩和剖宫产的婴儿,体重在2 500~4 500 g,出生时APGAR评分≥8分,孕妇孕期无慢性病及其它并发症。365例新生儿经产妇及家属同意,随机分为二组:对照组190例常规护理,观察组175例抚触。

1.2 操作方法 将对照组新生儿给予常规护理,如沐浴、脐护、母乳喂养等,而观察组新生儿除了以上护理外给予扶触2次/d。抚触采用国际标准抚触法,抚触顺序:头面部→胸部→腹部→四肢→手足→背部,抚触头部及背部时应用指揉法抚触,四肢应用捏揉法,抚触时双手涂润肤油,轻轻在婴儿肌肤上滑动,手不要离开婴儿皮肤,力度适宜。抚触腹部时要避开婴儿的脐部和乳腺,当婴儿疲劳、饥渴或烦躁哭闹厉害时,要停止抚触。抚触过程中要与婴儿进行感情交流,面带微笑,语言柔和。同时每日病房定时播放新生儿抚触录像让新妈妈跟着学习和产妇家属积极参与。并教会抚触手法,婴儿出院后继续由母亲或家属抚触,定期随访。

1.3 评价指标 对照组和观察组在出生时及出院后称新生儿体重、胎便初排至转黄时间、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

2 结 果

抚触组新生儿生理性体重减轻恢复时间明显缩短,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表1)。胎便排泄次数明显增加,转黄时间缩短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1,表2)。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明显降低,观察组35例占17.6%,对照组56例占32%,但两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

3 讨 论

3.1 新生儿扶触的好处 抚触是新生儿的需要。人是高级动物,具有社会性,心理对情感有一定的依赖性,因此渴望彼此交流、安抚。生命的最初阶段,胎儿生活在温暖的羊水中,时时受到水的抚触,分娩过程中紧紧的产道使胎儿全身各部位的外周神经感受器均受到刺激,婴儿在这种过程中得到安慰与安全感。此后母亲哺乳时的拥抱、亲吻,洗澡时的皮肤接触与水温的刺激均是抚触。但这些都是短暂的,对于初到人间的孩子来说远远不能满足需要,非常渴求身心的抚慰,渴望得到关怀与爱,抚触正是满足婴儿需要的服务。

表1 两组新生儿一般情况(±s)

表1 两组新生儿一般情况(±s)

?

表2 两组新生儿胎便初排至转黄时间

3.2 新生儿抚触促进体重增长 接受抚触的新生儿胃肠蠕动增加 可改善消化系统功能,可促进吸收和排泄,使食量增加,体重增长加快,体重增长明显高于未进行抚触的婴儿。促进消化吸收同时还有诱发排便,促进排泄等效果,这样既可增进新生儿食量,又不会引起腹胀及消化不良,使得宝宝发育更好。

3.3 降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接受抚触的新生儿胃肠蠕动增加有利于胎便排出,减少肠肝循环,减轻胆红素的重吸收,对降低新生儿黄疸有着重要的作用。

3.4 抚触增进了护患关系 抚触进一步密切了护患关系。由一名经过专业培训的婴儿抚触师主管抚触工作,随时向宝宝的父母宣传婴儿抚触的好处及抚触手法,做抚触时护士亲手抚摩宝宝柔嫩的肌肤,同时也是一重情感的交流,体会为人父母的爱与幸福。宝宝抚触时家属在抚触室窗外亲眼看见护士对宝宝的精心呵护和无限关爱,产生由衷的敬意拉近了护士与产妇家属的距离,关系变得亲近,护患双方的心情都很快乐满意度明显提高,病房定时播放新生儿抚触录象让新妈妈跟着学习和产妇家属积极参与,大大减轻了产妇由于妊娠及分娩的刺激所诱发的焦虑、抑郁。深受产妇及家属的喜爱。

猜你喜欢
胆红素血症婴儿
遗传性非结合性高胆红素血症研究进展
高尿酸血症的治疗
论“血不利则为水”在眼底血症中的应用探讨
纵向发展 应对“婴儿潮”
婴儿房
新生儿胆红素和总胆汁酸测定的临床意义
婴儿为何会发笑?
婴儿的救赎
瓜氨酸血症II型1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4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