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实施江苏沿海开发战略提供坚实的水利基础保障——访江苏省水利厅厅长吕振霖

2010-04-25 01:35张智吾潘杰邓淑珍邵自平
中国水利 2010年16期
关键词:沿海地区水利江苏

□本刊记者 张智吾 潘杰 邓淑珍 邵自平

江苏是经济大省,也是水利大省。在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的过程中,江苏的实践丰富了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的内涵和外延。特别是江苏实施沿海开发战略,水利作为沿海开发最为重要的基础设施,又充分发挥了先行保障作用。在江苏沿海通榆河北延送水工程建成通水之际,本刊记者采访了江苏省水利厅厅长吕振霖。

中国水利:2009年6月1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在新一轮沿海开发中,水利部门将有哪些作为?

吕振霖:江苏省沿海地区地处我国沿海、沿长江和沿陇海—兰新线三大生产力布局主轴线的交汇区域,是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区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区位优势独特,自然资源丰富,战略地位重要,发展潜力巨大。但是,由于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等原因,江苏沿海地区经济发展一度较为缓慢,成为全省的经济“洼地”,为了促进这一地区的迅速崛起,自“九五”以来,省委、省政府相继提出了建设“海上苏东”,开发“沿海产业带”等发展战略,特别从2008年起,省委、省政府抓住完善长三角经济发展布局的重大机遇,在深入调研、系统规划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更加全面开放的江苏沿海开放战略。2009年6月1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这标志着江苏沿海开发已经正式上升到国家层面,成为连接南北、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的国家战略。

水利是沿海开发最为重要的基础设施。实施沿海开发,必须要有可靠的水资源保障,必须要有安全的防灾减灾保证,必须要有良好的水生态环境支撑。尽管这几年江苏已经加大了沿海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实施了一大批骨干水利工程建设,基本形成沿海防灾减灾和水资源供给工程体系。但从总体来看,江苏省沿海地区水利基础设施仍然比较薄弱,水资源供给能力不足,水安全保障标准不高,水生态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与实施沿海大开发的要求不相适应。可以说,实施沿海开发战略既对水利的基础保障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也提供了加快沿海水利发展的难得机遇。水利部门将围绕这一重大战略,抓紧推动沿海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各项工作,为新一轮沿海开发提供可靠的水利保障。

中国水利:发展沿海水利的难点在哪里?江苏沿海水利规划建设有什么特点?

吕振霖:江苏沿海地区水利的发展主要有两个方面的难点:一是水利基础保障的任务重。沿海地区地势低洼,是淮河流域洪水入海的主要通道,沿海地区还面临台风和海潮的威胁,又有海水与淡水交汇带来的许多生态环境问题,江苏沿海水利同时面临防洪排涝挡潮抗台风的复杂任务,这给水利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二是新一轮滩涂开发技术难度大。这一轮沿海滩涂开发有三个显著特点,即从过去岸边的潮上带开发转为海上潮间带开发,从过去小规模分散开发转为大规模连片开发,从过去的农业垦区开发转变为港口、港城和经济产业园区结合的综合开发。这三个转变突出表明新一轮滩涂开发技术难度更大、安全风险更高、挑战问题更多。因此,我们在沿海水利建设中坚持把握三个原则:一是坚持流域与区域的统筹兼顾,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的系统功能效益;二是坚持多功能有机结合,综合治理,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的综合功能效益;三是坚持以科技创新破解沿海水利发展的难题,充分发挥现代水利在沿海开发中的保障能力。

中国水利:服务新一轮沿海开发战略,水利部门的主要任务是什么?现在进展如何?将如何进一步加强?

吕振霖:根据江苏沿海开发的总体规划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加强沿海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总体要求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服务沿海大开发战略为目标,围绕建设高标准的防洪减灾能力、安全可靠的水资源保障能力、切实有效的水生态环境保护能力三大重点任务,着力构建现代化水利保障工程体系,为沿海开发战略服务提供安全可靠的水利基础保障。围绕这一总体要求,我们正在积极推进以下几项重点工作。第一,超前完成了沿海水利规划编制工作。在国家和省委、省政府组织沿海开发规划调研阶段,我们就同步开展沿海水利规划编制工作,作为江苏沿海开发规划的重要部分。在此基础上,我们又根据沿海地区开发的具体部署,编制了沿海水利近期实施方案,为沿海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

第二,加快推进沿海水利重点工程建设。我们根据沿海地区水利建设近期实施方案,已经完成了重点海堤达标、通榆河北延送水工程等一批重大水利基础工程建设,一批平原水库工程、中小河流治理工程、泵站改造工程等正在抓紧推进,泰州引江河二期工程,滷汀河、泰东河拓浚工程与川东港工程等一批水源工程和防洪工程正在加快推进。新辟一条临海引江通道工程的前期工作也正在抓紧规划论证。

第三,抓紧开展辐射沙洲围垦开发重大水利课题的攻关。对近海潮间带甚至是潮下带的辐射沙洲进行围垦开发,有许多技术性难题,特别是环海围垦大堤的建设标准问题,深海堤防施工技术质量控制问题,大范围垦区内部供水、排涝与除盐降渍工程布局问题等,既没有可以直接套用的工程规范,也没有积累多少实践经验。必须借鉴国内外的成功范例,并结合江苏省沿海的实际情况,加强课题攻关,抓紧技术储备,尽快完成大规模辐射沙洲围海堤防建设标准和关键性技术的设计论证工作,确保科学围垦,安全开发。

第四,加强海洋水文等基础资料的搜集储备工作。实施沿海水利基础工程规划建设,现有的陆地水文资料已经不能适应需要,必须建立海洋水文的相关资料。例如,我们要进行潮间带甚至潮下带辐射沙洲的围垦堤防工程建设,就必须系统掌握海洋潮汐的变化规律、不同风力条件下海浪爬高和海水侵蚀能力的基础资料;要研究海堤建设质量控制性关键技术,就必须掌握海底河床地基结构;要规划设计垦区内防洪排涝工程,必须分析海洋的流场规律和泓滩变化趋势等等。实施沿海开发,是江苏省的一项长期战略,加强沿海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也是一项长期任务。我们一方面加强海洋水文等基础资料的搜集整理工作,另一方面着手规划布局海洋水文监测网点建设,并采用信息化和智能化技术,建设和管理沿海水利现代化工程体系。

中国水利:作为沿海水利基础设施的一个重大项目,通榆河北延送水工程对于整个沿海水利发展有着什么样的意义?有哪些成功经验值得下一步工作借鉴?

吕振霖:江苏省沿海地区地处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区,降雨量时空分布不均匀,年际、年内分配差异很大。区域内地势低平,加之缺少调蓄湖泊和水库,雨水资源利用率低,涝旱问题一直比较突出。

实施沿海开发战略,水利基础设施必须先行。在科学规划论证的基础上,经省委、省政府决策,2007年12月,通榆河北延送水工程正式开工,经过两年半时间的努力,工程建成实现全线通水。通榆河北延送水工程连接20世纪90年代建成的通榆河中段工程和泰州引江河工程,整个工程从长江口到苏鲁交界的连云港绣针河口,全长超过400km,工程集调水、灌溉、防洪、航运于一体,不仅是江苏省江水东引的主要通道,而且是沿海内河航运的主要动脉,是一条名副其实的“沿海运河”,对加快推进沿海开发具有重大而又深远的战略意义。

随着沿海港口、港城、临港工业区以及现代农业的发展,江苏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模将会迅速扩大,对水资源总量及需求将会进一步增长,而仅靠已经建成的通榆河难以保证。为此,我们正在根据江苏沿海开发的总体规划,抓紧规划论证一条新的临海引江供水线,并计划“十二五”期间开工建设。我们在通榆河北延送水工程建设中积累的规划设计和建设管理的成功经验,必将为这条新的沿海“黄金水道”的规划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

猜你喜欢
沿海地区水利江苏
论民国沿海地区渔业发展困境及其应对路径
数读江苏
海陆风对广东沿海地区秋冬季污染物的影响研究
数独江苏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Ⅱ)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Ⅰ)
水利工会
水利监督
数读江苏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