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在县级森林防火工作中的应用

2010-04-27 07:34魏远峰崔丽娟
森林防火 2010年2期
关键词:监控点远程火灾

魏远峰,崔丽娟

(辽宁省本溪满族自治县林业局,辽宁 本溪 117100)

目前,世界上每年发生森林火灾22万次以上,烧毁森林面积640多万hm2,约占世界森林覆盖率的2.3‰以上,是20世纪70年代的2倍。我国2006年共发生森林火灾8170起,其中重大森林火灾7起,特大森林火灾5起;火场总面积56万hm2,受害森林面积40万hm2;伤亡102人。

回良玉副总理2007年2月9日在国家森林防火指挥部第二次全体会议暨2007年全国森林防火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加强对高火险区、自然保护区等的巡护瞭望和预警监控,及时发现和排除隐患。加快森林火险预警监控系统、通信指挥系统建设,建立森林火险分级响应和预警信息发布机制,全面提升森林火灾预警能力。

目前视频监控技术发展迅猛,技术成熟,性能可靠。森林防火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就是将摄像机分布安装在各林区,实现对整个林区的全面覆盖,能够尽早发现森林火灾,降低森林火灾损失。

1 本溪满族自治县森林防火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实际应用分析

1.1 近年森林火灾特点分析

(1)火灾发生时段集中。3月~5月为火灾极易发生时期,各地火情频传,险象不断。

(2)火灾发生地点广泛而敏感。森林火灾不仅集中于村屯森林火灾高发区,还陆续在县城周边和主要公路沿线发生。发生在关门山森林公园、观音阁水库周边地区的森林火灾,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

(3)火灾扑救极为困难。由于森林火灾发生地山势险峻,地形复杂,交通困难,扑救十分艰难。

1.2 建设森林防火远程视频监控系统的必要性

(1)森林防火形势严峻,威胁森林安全。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嗳,高温干早天气增多,森林中地表植被的增厚,造成野外用火管理难度加大,森林火灾隐患不断,对森林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安全构成极大威胁,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林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2)森林防火管理手段原始,制约着防灾减灾效率。①预警监控手段落后,覆盖率低。虽然建立了县、乡、村三级基层监控网络,但灾情监控仍停留在原始阶段,以人工瞭望和实地巡查为主。②信息滞后,损失严重。林火监控方式主要通过卫星监控和人工发现。由于巡查次数少,间隔时间长,发现较迟,给处置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③决策支持系统薄弱,指挥不灵。从某种意义上说,县森林防火指挥中心仅仅是一个协调中心或会议中心,不是真正意义的决策指挥中心。④信息无法保存,灾后评估困难。发生森林火灾后,主要通过现场勘察的方法进行评估,不能还原火灾的发生过程,对火灾的发生、发展、后果难以做出有效的判断,案件证据难巩固,评估手段落后,精度低。

(3)信息化水平不高,影响着林业现代化建设。本溪满族自治县作为林业大县,由于管理范围广,类型多,数据量大,靠人工处理已经无法适应林业现代化对数据和信息的要求,与林业现代化建设的总体要求不相适应。

1.3 森林防火远程视频监控系统的组成及工作过程

2006年,本溪满族自治县开始筹建森林防火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到2007年末,已建成指挥中心1处、远程监控点8个,2008年末完成各监控点与指挥中心联网工程,2009年初接入省林业专网。

1.3.1 系统组成

远程视频监控系统主要由防火指挥中心、局域网视频会议系统、无线指挥调度系统、林火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含监控点8个)组成(表1)。

表1 本溪县森林防火视频监控塔分布

1.3.1.1 防火指挥中心及局域网视频会议系统

(1)指挥中心办公环境。指挥中心房屋布局划分为指挥室、值班室、网络控制机房等。指挥中心面积 120 m2,其中指挥室 90 m2,值班室、10 m2,网络控制机房20 m2。

(2)局域网视频会议办公系统。由视频会议终端、服务器、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工作站、办公设备、防病毒软件等设备组成,可召开电视电话会议。

1.3.1.2 防火远程监控系统

包括远程图像传输、硬盘录像、图像显示、报警预警、远程控制等基本功能,可提供全面的、清晰的、可操作的、可录制、可回放的现场实时图像。经过网络专线将前端监控点火场信息传至省市防火指挥中心。

1.3.1.3 网络传输系统

通过网络专线将防火监控视频信息、办公业务信息、防火指挥视频会议信息传至省市指挥中心,为扑救森林火灾的指挥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1.3.1.4 森林防火信息管理系统

在县级防火指挥中心系统的局域网建立森林防火基础信息数据库,可以方便地查询各种林业、防火数据,自动生成各种报表。并与省数字林业系统相结合可实现:报表管理、值班管理、装备管理、信息专递以及日常办公等功能。

1.3.1.5 值班调度指挥系统

由12119接处警系统、电话调度系统组成,能够满足与省市森林防火指挥中心和政府有关部门信息的沟通。

1.3.2 系统工作过程

在林区监控点的瞭望塔上架设高倍自动变焦摄像机系统,并装配云台控制系统、电源系统,能够进行360°转动扫描,不间断地旋转拍摄,把周围的森林图像经过微波图像发送系统传至监控站;监控站通过光纤传输到指挥中心进行数据分析处理,指挥中心进行实时监视各监控点森林火灾情况,根据获得的摄像机位置及其他相关信息计算火警目标位置,向有关部门和人员发出报警信息,便于进行相应的扑救指挥工作(图1)。

1.4 森林防火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实际应用效果

森林防火远程视频监控系统,能在第一时间内发现火情,提供现场地形、森林资源状况等数据,实施扑火,同时还具有及时发现其他危害森林现象的功能,如森林病虫灾害、非法侵占林地、盗砍、滥伐等。

图1 县级森林防火远程视频监控系统结构

2008年4月4日,位于小市镇的3号森林防火视频监控塔监测到一处火点,指挥中心根据这一情况,调动周边地区两支扑火队扑救,从发现火点到火势被全部扑灭,总共不到一个小时,过火面积5亩,避免了一场大的森林火灾。

2008年2月4日,小市镇发生一起盗伐林木案件,森林公安机关很快锁定了犯罪嫌疑人,并在其家中找到可疑木材,但该嫌疑人在作笔录时拒绝交代木材来源,案件侦查一度陷入僵局,由于案发地点处于3号森林防火监控塔监测范围内,侦查人员对当日摄像资料进行了查询,查到犯罪嫌疑人作案的画面,为该案告破提供了确凿的证据。

2 目前县级森林防火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2.1 存在问题

(1)监控设施硬件建设需要加强。受资金不足影响,森林防火视频监控系统硬件水平不高,如:森林防火视频监控摄像机档次不高,夜摄效果不佳;受工程造价约束,森林防火视频监控塔前端设计电力不足。

(2)监控范围小。目前,森林防火视频监控系统还不能覆盖全县范围,前端监控塔摄像头数量少,摄像范围偏小,只有5 km。

(3)通信成本高。传输通信系统租用电信部门的光纤,通信成本约占运行总成本的65%,而且随着系统升级、扩建和推广,运行成本将继续增长。

(4)专业技术人员匮乏。目前,监控系统为防火办、林业站人员兼职管理,这些人员缺乏必要的业务知识,系统维护、保养、管理跟不上,出现故障不会排除解决,设备运行不稳定。

2.2 解决措施

(1)选择大变焦范围的镜头,能够使单个摄像机监控的范围尽量大,尽量减少监控塔的建设数量,一方面可以降低监控塔建设投资,另一方面减少系统野外作业维护工作量。

(2)选择质量可靠、功能完备的摄像机,以便保证全天候对林区进行监控,实现大范围的清晰扫描,图像质量达到建设标准,应采用具有红外夜摄功能的摄像机。

(3)采用双电源供电,保证电力供应稳定。无电力供应的地区,可按需要采用太阳能、风能方式进行供电,发电功率要达到标准,蓄电池容量要足够大,确保电力供应稳定。增加太阳能电池板功率,风力发电支架高度达到10 m以上。

(4)监控塔和指挥中心之间的通信采用有线或无线通信方式,也可以二者结合起来使用,一要保证信息畅通,二要尽量降低建设成本和运行成本。

(5)由于监控塔设备安装在野外,设备的安装、施工要考虑野外工作的要求,并且应该尽量减少系统的维护工作量。

(6)安装必要的防雷措施。首先是在安装杆的高处需要安装避雷针,以防直击雷的破坏,各个关键设备要安装避雷器以浪涌对设备的损坏,另外接地良好是保证设备安全的关键。除此之外,指挥中心也需安装避雷针和避雷器等。

(7)加强安全防盗措施。在设备安装时一方面将设备安装在较高的监控塔上,通过专用梯进行维护,另一方面要安装防盗报警装置,摄像机要具有下视摄像的功能,可对擅自攀爬、袭击监控塔的现象进行自动拍摄、报警。

3 结论

2006年,本溪满族自治县森林防火远程视频监控系统,一期工程建设指挥中心1处、远程监控点8个。每个监控点平均27万元,指挥中心60万元。从投资上看,县级森林防火部门完全能够承受,比较切实可行。

以往的森林防火监控工作以人工瞭望和实地巡查为主。监控方式比较原始,时效性差。一般森林火灾通常3~20小时才能够被发现。2007年末,本溪满族自治县开始启用森林防火远程视频监控系统以来,发生的两起森林火灾有一处火点处在监控范围内,从起火到被监控系统发现仅用了不到5分钟,为及时扑救争取了宝贵时间,避免了重大火灾的发生。

因此,要加强基层林业信息化建设,提高森林防火监控指挥决策能力,逐步实现与森林资源管理、数字化办公等系统无缝对接,这才是现代林业建设的必要途径,森林才会真正地发挥出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做出应有的贡献。

[1]文定元,森林火灾发生和蔓延的条件[J].湖南林业,1987,(9):3-4.

[2]文定元,舒立福.林火理论知识[M].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1999.

[3]郑焕能.森林防火[M].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1994.

[4]王文元,杜永胜.推进森林防火信息化[J].森林防火,1996,(3):10-11.

[5]柴风琴.森林防火的信息化管理[J].河南林业,2002,(6):40.

[6]王月娥.关于建设森林防火信息系统的探索[J].山西林业,2004,(1):8-9.

[7]王明玉.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森林火灾扑救辅助决策系统建设[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02.

[8]罗康.基于GIS技术的北京市森林防火资源布局的分析[D].株洲:中南林学院,2003.

[9]吴占杰.网络信息技术在森林防火管理中的应用[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04.

[10]丁胜.县级森林资源信息管理系统的研制与应用[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06.

[11]回良玉.在国家森林防火指挥部第二次全体会议暨2007年全国森林防火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J].森林防火,2007,(1):3-5.

猜你喜欢
监控点远程火灾
让人胆寒的“远程杀手”:弹道导弹
石化工业区环境空气污染监控点选取分析
远程工作狂综合征
高速公路室外监控点一体化智能箱设计浅析
远程诈骗
掌握火灾逃生知识
嘉兴拟三年打造无缝隙监控天网
高职教学质量监控点的选择与应用
离奇的火灾
一次神奇的远程渗透破袭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