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销合作社与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分析

2010-05-17 03:17文/王
中国合作经济 2010年5期
关键词:供销农产品生产

文/王 劲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农产品、食品安全是重大的民生问题,不但关系到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而且直接关系到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并影响到政府的公信力,党中央对此高度重视。胡锦涛同志强调:要从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提高对保障食品安全重大意义的认识。

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是“从田地到餐桌”的系统工程,涉及众多主体和多种复杂因素,供销合作社是为农服务的合作经济组织,在促进标准化生产、保证投入品安全以及行业自律、标准制定、市场准入、应对危机等方面都具有优势。国发40号文件指出,供销合作社要“带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信息、营销、技术、农产品加工储运等服务,推进规模化种养、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对供销合作社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

农产品质量不安全的主要因素

农产品生产经营不仅受到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的影响,而且还要面对可能由多方面主客观因素导致的产品质量安全风险。

(一)生产风险。化肥、农药等农业生产投入品的错用、滥用等不规范行为,引发的质量安全问题,是影响农产品生产安全的一个重要原因。此外,工业“三废”不合理的排放,导致农业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成为影响农业生产安全的又一重要原因。

(二)组织风险。农业生产方式落后,组织化程度低,质量安全管理困难。千家万户分散生产、独立经营,种、养的产品种类多、杂、乱,无法按照标准化、规模化、区域化组织生产,进而导致我国农产品质量一致性、稳定性较差;另一方面,流通企业规模较小,缺乏必要的设备、经营方式和质量意识。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化的不断发展,龙头企业和标准化生产基地的带动效应有所凸现,但至今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总体的组织化程度仍相对较低。

(三)加工风险。部分生产经营者为改善农产品外观质量、延长保持期或增重,超标或超量使用添加剂、滥用添加物,甚至使用非法添加物,导致在加工过程发生一系列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此外,加工场地选择不当,设施设备设计不合理,工作人员卫生不规范,都会对食品安全产生危害。

(四)贮运风险。目前我国农产品的贮运状况令人堪忧:一是农产品包装技术落后,许多农产品甚至不包装就直接上市;二是农产品物流过程中的冷冻保鲜技术落后。目前我国农产品的冷藏链物流尚未形成,仍是以常温物流或自然物流为主。这样不仅使农产品极易受到污染甚至腐烂变质,而且无效物流严重,损耗较大,档次难以提高。

(五)消费风险。由于受食品信息不对称和消费者知识水平的制约,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无法完全正确地判断食品质量是否安全。同时受传统消费习惯的影响,大多数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首先考虑的是食品的价格和外观,而对于该食品的质量安全及长期消费该种食品是否会危害到身体健康则考虑相对较少。

(六)监管风险。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还不健全,面向生产基地和市场的基层质检机构严重缺乏;有质检机构的仪器设备陈旧落后,检验人员力量不足,检测能力不能适应新的检测项目和参数的要求。目前我国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虽已引进HACCP等国际监测体系,但仍以终端产品的目的性检测为主,对于产前产中过程的监测还很缺乏。市场准入管理较弱,在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许多地方还存在农产品未经检测就直接上市的现象。

(七)诚信风险。我国的农产品经营者不仅总体规模小,而且部分经营者缺乏职业道德。目前,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不健全,给不法经营者提供可乘之机,使威胁消费者生命与健康的不安全农产品得以投放市场。

(八)信息风险。媒体对农产品安全问题发挥着重要的监督作用,但是近来媒体对某些农产品安全问题的过度渲染引起公众恐慌,带来相关行业无辜受损,社会信任下降等负面影响,也会导致产生新的风险。

猜你喜欢
供销农产品生产
湖南省供销合作社系统库存化肥51万吨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用旧的生产新的!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三夏”生产 如火如荼
代工生产或将“松绑”
S-76D在华首架机实现生产交付
加强文化建设,推动我国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
供销合作社:精准施策发力“十三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