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医院平均住院日的比较及对策研究

2010-05-24 07:06邬静艳朱健倩
中国医院 2010年6期
关键词:住院日医技科室

■ 邬静艳 朱健倩 高 炎

平均住院日不仅反映医院的医疗、护理、技术力量,而且还能全面反映医院的管理水平[1]。目前,综合性大型医院住院病床紧张,患者住院难现象较普遍,对医院而言,有效控制平均住院日,能将有限的医疗资源得到有效利用,是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有效手段,同时,还可提升医院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2]。

自“缩短平均住院日,提供医疗服务效能”项目启动以来,在单病种、临床路径层面、平均住院日的影响因素、有效缩短平均住院日的管理措施与政策建议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本文通过医院平均住院日与全国47所医院的比较,研究医院平均住院日在全国处于何种水平,分析其中的原因,从而提出有效控制医院平均住院日的措施,科学合理地缩短医院的平均住院日。

图1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历年全院平均住院日情况

1 资料来源

来源1:医院病案统计室的上报报表及医院HIS系统导出的数据,数据由医院管理人员亲自采集,资料可靠、准确。

来源2:中国医院协会“缩短平均住院日”课题组收集的47所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平均住院日的相关数据。

2 方法

用Excel对医院平均住院日相关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利用“缩短平均住院日”课题组的47所综合性医院的前期研究成果与医院情况进行比较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医院总体水平

医院最近几年的平均住院日情况如图1所示,从图1可以看出,医院的平均住院日总体呈下降趋势,其中2009年比2008年下降了0.86天,环比下降6.82%,2005年医院平均住院日有一个高峰,环比上升了6.34%。

因项目组的数据为2008年的统计数据,为提高可比性,特将2008年医院平均住院日与全国47所医院的平均住院日进行比较,47所医院中最小值为8.78天,最大值为16.70天,均值为11.87天,50%的医院平均住院日小于12.07天,75%的医院平均住院日小于12.71天。医院2008年的平均住院日为12.61天,超过平均值0.74天,从百分位分布情况看也说明医院平均住院日控制情况与全国47所医院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3.2 各科室平均住院日水平

3.2.1 内科片平均住院日(见图2)。最小值、均值、最大值是指47所医院平均住院日的情况。从图2可以看出,呼吸科、消化内科、儿科3个科室的平均住院日比47所医院的平均值小,其余各科室的平均住院日均在全国平均水平之上,按照差值从大到小依次是干保科、肾内科、神经内科、内分泌科、血液内科、肿瘤内科、心内科。

3.2.2 外科片平均住院日(见图3)。从图3可以看出,骨科、心胸外科、妇科3个科室的平均住院日比47所医院的平均值小,其余各科室均在全国水平之上,按照差值从大到小依次是神经外科、泌尿外科、普外科、产科。

3.2.3 医院平均住院日在47所医院的百分位分布水平(见表1)。医院各科室的平均住院日与全国47所大型三甲医院进行比较,心胸外科、消化科、儿科处于全国47所医院的前25%,而内分泌科、肾内科、神经内科、干保科处于全国47所医院的后25%。其它科室处于50%~75%之间。

3.3 医院平均住院日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从医院总体的平均住院日水平,发现2005均住院日出现一个高峰期,原因是2005年医院的床位扩张。我院2004年的床位数是902张,2005年扩增至987张,2004年床位利用率为102.91%,2005年床位利用率为100.91%,降低了两个百分点。病床扩容后,病源相对不足,存在患者延期出院的人为因素,从而延长了患者住院天数。

图2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内科片10个科室平均住院日与全国47所医院的比较

图3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外科片7个科室平均住院日与全国47所医院的比较

表1 医院各科室平均住院日在47所医院的百分位分布水平

患者自身因素包括患者病情危重、病情复杂、病程长、年龄大、同时患多种疾病、医疗费用等。这是影响平均住院日的一个重要因素,虽然这些因素属不可控因素,但是对医疗工作仍有重要的指导作用[3]。医院内科片中,干保科、肾内科、神经内科的平均住院日较长,因内科片收治的慢性病患者、危重疑难患者较多。

医院干部保健科是内科片中较特殊的科室,因为住院患者中有较多老干部,且慢性疾病较多,病程长,住院时间也较长,干部保健科平均住院日的水平会严重影响到整个医院的平均住院日。2008年干部保健科的平均住院日控制较差,为42.40天,处于同期全国的75%~100%水平。经过医院对平均住院日的考核力度的增加,科室的努力,2009年平均住院日下降到33.36天,环比降低了21.32%。

肾内科长期血透患者较多,2008年一位长期血透的患者,住院天数达400天,大大影响了肾内科的年平均住院日。

神经内科是医院感染高发的科室[4],2008年神经内科住院患者1621例,发生医院感染15例次,感染率为0.93%;2009年神经内科住院患者1639例,发生医院感染25例次,感染率为1.53%。

影响外科片平均住院日的主要是确诊时间、术前等待时间以及手术效果。确诊时间延长的主要原因有患者入院前没有做相关检查或检查不完善,尤其是急诊入院的患者,上级医生不按时查房等。更重要是大型仪器检查需要预约等待,医技科室的有效工作是影响三日确诊率的最主要因素,如果医技科室能及时检查、及时化验、及时出报告,就可以使临床医师及时诊断、及早有效治疗和及时手术,从而大大缩短平均住院日[5]。手术患者术前等待时间是影响外科片平均住院日的重要因素。如手术台次的安排,手术接台的快慢,主刀医生上台的时间等都是值得关注,同时,术前检查的等待时间也直接影响到术前等待时间[6]。

心胸外科在外科片的平均住院日较好,这与科主任的管理息息相关,上级医师查房及时,一些危重疑难的手术上报医务科,组织全院大讨论,及时确定诊疗方案,提高手术质量,有效缩短住院天数。

4 合理控制医院平均住院日的对策

平均住院日是一个适度指标,并非越短越好,缩短平均住院日必须是在保障医疗质量、医疗安全和医疗技术的基础上的,抛开这些,单纯追求平均住院日的缩短没有意义。

结合现今综合性医院平均住院日的现状,总结一些医院在探索“缩短平均住院日,有效提高医疗质量”过程中的经验,提出以下几点有效缩短平均住院日的措施。

4.1 优化服务流程,加强环节管理

加强门急诊管理是缩短平均住院日的重要途径。首先,增强门急诊医生的责任感,坚持首诊负责制,加强门急诊师资力量,提高门诊诊断水平,强化门急诊的首诊确诊率。其次,改善医疗服务模式,适当延长门诊科室的服务时间,辅助科室在周末全部开放,在患者入院前尽可能在门诊做好必要的化验和检查,住院后无特殊情况就不需要重复检查,入院后即可进行治疗或手术。再则,完善门急诊会诊、转诊制度。对于多个专科不能明确诊断的疾病,由门诊办公室组织协调专家共同会诊。使患者能够早诊断,早治疗。避免盲目收入院后,因诊断不明而导致住院日延长。急诊与病房建立绿色通道,使转运患者流程通畅,避免急诊积压患者而延长平均住院日。医保管理部门修订个人账户支付门诊费用政策,对部分病种如糖尿病、肿瘤疾病的前期门诊的辅助检查及后续治疗等给予报销,缩短住院天数,减少不必要的住院医疗费用开支。

4.2 缩短择期手术患者术前等候时间

缩短术前等待时间,主要是提高手术室与医技科室的工作效率。加强手术室麻醉师、护士人员力量,合理安排手术接台,保证手术室高效运转[7-8]。医院开放双休日手术也可缩短部分患者的术前等待时间。提高医技科室的工作效率,主要抓好一长二短,即延长检测时间、缩短预约时间、缩短出报告时间。严格规定医技科室报告质量及时间标准,参加国家或地区已开展的室间质控、编写质量控制手册,建立、健全集体阅片,三级医师审签报告,疑难病例医技、临床科室协作会诊,医技科室双人值班等规章,有效提高医技科室的效率。

4.3 严格控制医院感染

医院感染是造成延长平均住院日的原因之一,医院要建立完善的三级医院感染监控管理网络,对手术室、供应室、新生儿室、血透室、产房等重点科室进行定期检查,加强重点环节的监管,严格执行手卫生,针对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大监管力度。严格控制医院感染率,通过降低感染发生率,加速床位的周转[9]。

4.4 进一步完善科室临床路径与单病种控制建设

按卫生部要求逐步在科室开展实施临床路径与单病种质控,使各科室对疾病的诊疗更科学,更规范,及时诊断、及时治疗,剔除不必要的检查、治疗项目,减少等待时间,减少无效住院日,使得患者住院时间更合理,从而缩短平均住院日[10]。

4.5 鼓励开展新技术新项目

新技术的引进与开展,能够有效缩短平均住院日,医院从设备引进、人才引进与培养等方面入手,鼓励并重视新技术的开展。医院通过技术创新,既可满足患者的需求,也可提高自身学术地位,提升医院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鼓励普外科、泌尿外科、骨科、妇产科等开展微创手术是缩短平均住院日的有效措施。微创手术、介入治疗等新技术与传统手术相比,接受微创手术的患者往往恢复迅速,能够大大缩短术后的住院时间。

4.6 实现社区与医院之间的双向转诊

为解决一些因患者年龄大、疾病多、病程长、住院周期较长的问题,医院可与所在辖区的社区医疗机构签订“大手牵小手”的合作协议,一方面由医院给社区提供技术指导,另一方面患者在综合性医院经过有效治疗且病情稳定后,转入到下级医院,患者后期的护理、疗养工作由下级医院来完成。

通过双向转诊,发挥大医院和社区医疗机构各自的优势,既可以加快医院病床的周转次数、床位得到更有效的利用,也使社区分担更多慢性患者的康复工作,起到平衡医疗资源的配给,达到资源有效利用的目的,真正做到“小病在社区,康复回社区”。

[1]林玲玲,蔡雪玉,林蕴新.平均住院日分析与对策[J].中国医院统计,2006,13(4):371.

[2]刘玉琦,蔡雯雯,蔡金华,等.医院医疗危机评估相关研究[J].中国医院管理,2007,27(10):58-60.

[3]褚德发,栗桂萍,孟凡琦.影响出院者平均住院日多因素分析[J].中国卫生统计,2002,19(4):208.

[4]梁学柱.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病例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4,14(10):1116-1117.

[5]张璋,罗明.影响平均住院日因素的调查分析及对策[J].广西医学,1999,2l(3):593.

[6]李思睿,项耀钧,杨扬,等.医院合理缩短术前平均住院日的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医院,2008,12(10):69-70.

[7]李洪玲.手术室缩短平均住院日具体做法[J].实用护理杂志,1997,13(3):157.

[8]罗涛,吴宇彤,张建.加强环节管理缩短平均住院日[J].中国医院管理,2008,28(12):47.

[9]王美英,林建华,林雯,等.患者平均住院日指标的评价与控制措施的探讨[J].中国医院,2009,13(12):37.

[10]金玲.刍议缩短平均住院日的有效措施[J].中国医院管理,2008,28(10):47.

猜你喜欢
住院日医技科室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多举措缩短平均住院日效果分析
某三甲医院超长住院日患者回顾性分析
汕头市某专科医院青年医技人员工作满意度的研究
爱紧张的猫大夫
医技预约系统的实现与应用
视歧——一位住错科室的患者
某院1740例超长住院日患者影响因素分析
“合作科室”为何被坏了名声
上海某三甲专科医院心内科代表性病种入院及住院日无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