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

2010-05-24 03:35杨子平
现代企业 2010年4期
关键词:产品质量日本质量

杨子平

日本是中国的邻国,自上个世纪50年代,日本以质量管理为突破口,不断提高国际竞争力,经济得以快速成长并进入发达国家行列。日本质量管理模式的成功,在20世纪80年代曾引发了世界范围内的质量管理热,对我国的质量管理也产生了重大影响。今天,我国制造业占整个世界的份额越来越大,如何进一步提高我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完成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已成为政府和企业家关切的重大课题。重温日本质量管理模式演进的历史,梳理和探讨其成功的因素,借鉴和学习其成功的经验,极具现实意义。

一、日本质量管理模式取得成功的原因

日本质量管理模式的演进过程,是一个不断学习和创新的过程。虽然后来在某些领域落后于欧美有些国家,但整个制造业的质量管理水平仍然很高,值得我国认真借鉴和学习。日本质量管理模式在20世纪获得巨大成功,绝非偶然,其原因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

1.环境因素。日本自然灾害频发、工业资源相对匮乏,生存竞争的压力巨大。相对贫乏的自然资源环境,催生了日本国民的危机意识、互助意识、共克难关的意识、节约资源的意识,这些意识逐步成为日本国民的一种优秀品质。二战以后,日本政府、企业和国民都有着强烈的复兴意识,激发了日本各界特别是企业家和劳动者的爱国情绪、凝聚力、团队意识和奉献精神,形成以科技和质量兴国的巨大动力。

进出口是日本的生命线,外向型经济结构迫使日本企业必须采取“以质取胜”的竞争战略,才能在国际分工中占据主动地位。二战以后,作为战败国的日本受到了来自美国的大量物资、技术和人才的帮助,美国最先进的质量模式率先在日本得以应用和创新,50年代爆发的朝鲜战争也拉动了日本企业的出口,使其企业实力迅速壮大。

2.操作因素。日本企业的质量改进从质量小组到企业整体的质量控制、集团性质的质量控制再到全面质量管理,质量模式的创新和发展都是企业发起的。即使日本科技联盟和日本社会经济生产率安定本部两大质量推进机构也都是独立法人机构,日本政府只是从法律和政策上向企业提供保护和保障。日本质量管理模式的成功和自下而上的、自觉自发的企业行动是分不开的。

3.企业因素。日本质量管理模式的一大特色是现场管理特别质量小组活动,这和日本企业特有的文化氛围紧密相关。日本的质量管理小组非常重视人性化管理,着力创造一个心情舒畅、管理透明的工作环境。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启发、相互沟通、共享知识;员工能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为企业改进质量建言献策。日本企业重视对小组业绩的表彰和宣传,创造条件开展多种形式的质量培训,推动质量小组和外部的交流,奠定了日本质量管理模式的现场基础。

传统的日本企业有着和欧美各国不同的公司治理结构。日本企业重视对企业内部员工的提拔和奖励,特别是对在质量改进方面有特殊贡献的技术人员和高级技术工人,安排其担任重要的管理岗位甚至进入到企业的董事会。日本企业采用终身雇佣的用工制度和年功序列的报酬体系,增强了职工的主人翁意识,职工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企业,不遗余力地为企业做贡献。

日本企业注重学习欧美优秀的质量管理模式。从最早的统计质量管理到美国的全面质量控制和全面质量管理;从学习和模仿美国设立日本经营质量奖,到后来积极引进ISO质量认证、学习欧洲的全面质量管理理念,日本企业通过不断学习和创新,调整自己的质量评审规则和基准,始终站在世界质量管理发展的前沿,保持产品质量的国际竞争力。

二、对我国质量管理模式的反思及启示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走出了一条独立的质量管理道路。早在建国初期,许多技术专家和生产工人就在企业自发地进行各种形式的质量改进活动。改革开放以来,中日关系改善,我国从日本引进了质量管理小组的管理手法,对于提高产品质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后,随着体制改革的深化,外资大量涌入,非公有制企业也得到蓬勃发展,我国的质量改进活动呈现多元化的局面。在原有国有企业为主体的群众性质量小组活动的基础上,以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品牌建设、消费者权益保护、质量万里行、用户满意工程等活动为标志,形成了全社会共同重视产品质量的环境。国家通过出台《标准法》、《产品质量法》、《质量改进纲要》、《消费权益保护法》,通过各种质量标准的修订和出台,加强了对产品质量的法律监督。目前已经基本形成了政府依法监管,各级质量协会引导和促进,认证机构公正审核和认证,企业自我约束,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质量管理体系。

总的来看,我国企业接触和接受现代企业质量管理的理念和模式并不晚,但后来的发展和创新不够,与发达国家产生了较大差距。就中日两国企业而言,造成这种差距的主客观原因可以归纳为下面几个方面。

1.中日两国企业所处的体制、文化、资源、环境不同。日本是海洋国家,资源相对贫乏,进出口是维系其社会经济发展的命脉。这使日本企业始终站在国际竞争的最前沿,产品要么做到最好要么就没有市场,始终以背水一战的姿态看待产品质量问题。经过明治维新后的日本,国民教育水平和人口素质较高,工人训练有素,为日本企业提高质量奠定了人力资源基础。建国后,我国的工业化及质量管理基本上是从零起步的,20世纪80年以后才逐步加大对外开放,但总体上说各种资源相对丰富,劳动力成本低,加之国内市场巨大,企业质量竞争的压力远远小于日本,这是中日两国企业在质量管理水平上产生差异的基本原因。

2.我国微观经济的基本特征是国有经济长期占据主导地位,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过程中,企业的市场主体意识还不强,缺乏进行自我质量改进的压力和动力。我国早期的质量改进活动,主要是靠行政手段由政府发动、自上而下展开的,具有很强的行政色彩。80年代以后,非公有企业大量涌现,市场竞争加剧。但以质量求生存的危机意识不强,质量改进“自下而上”的驱动力仍然不足。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提出要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以行政手段推进企业质量改进的体制逐步让位于以法律监督和“第三方”评价为主的质量管理体制。在此过程中,政府直接调控的力度逐渐弱化,质量管理的推进、评价和控制的难度增加。质量认证机构的水平参差不齐,质量协会等机构需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重新定位,才能切实发挥引导、协调、监督的作用。目前,我国企业的质量管理正在经历一个由强到弱,再由弱到强的过程。在此转轨过程中容易出现质量管理的真空,导致大量假冒伪劣产品的出现。

3.我国企业对质量管理模式的创新不够。很多企业的质量理念仍停留在产品质量本身,忽视企业内部顾客和外部相关者利益及社会责任;质量管理还停留在通过设备和工艺来控制质量,通过事后检验控制质量,对过程质量重视不够;现场职工和技术人员对质量问题的精力投入还不够,一些常用的质量管理工具和手法还不普及;质量体系认证重形式不重内容,重宣传不重落实,没有形成持续改进的机制。以质量管理小组活动为例,虽然过去对提高国有大中型企业的产品质量发挥了重大作用,但由于国有企业长期亏损,甚至一大批国有中小型企业倒闭、转型,企业现场的科技创新氛围和质量改进积极性有所下降,质量管理的群众性基础有所弱化。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引进了现代企业股份公司制度,采用了绩效主义的薪酬体系,生产现场往往使用较多的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农民工,质量改进缺乏人力资源的保障。

4.我国企业的质量改进缺乏科技创新的支撑。由于体制问题和人才问题、资金问题,我国企业研发投入不足,与质量改进相配套的产品创新能力非常薄弱。一些企业长期生产一种或几种产品,忽视了产品寿命周期和顾客需求的变化。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薄弱,从根本上制约了我国企业产品质量的提高,也是我国企业产品质量与日美等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的主要原因。

5.集体主义企业文化的淡化。企业产品质量涵盖设计质量、制造质量和售后服务质量等多个方面,这些方面的质量提高需要现场的科技人员和生产工人投入极大的工作热情和创造性,需要知识的不断更新,日本企业现场管理的优势就来自其独特的团队合作文化。过去我国国有企业倡导的集体主义、主人翁意识、民主集中制、群众路线与日本的团队合作文化相比毫不逊色。我国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鞍钢宪法也倡导“两参一改三结合”,强调领导、技术人员、职工共同参与质量管理,也产生了很好的效果。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需要继承过去优良的国有企业文化,大胆提拔来自一线的技术能手和劳动模范进入相应的管理岗位,在企业内部形成一种尊重技术革新、尊重现场工人、倡导质量改进的氛围。

从日本质量管理模式的成功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国家的产品质量水平既是一个国家国民素质的反映,也是一个国家企业文化的反映。日本企业的高质量来源于其较高的国民教育水平及高素质的劳动力。因此,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一大批训练有素的产业技术工人,是提升我国企业质量水平的必然要求。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猜你喜欢
产品质量日本质量
日本元旦是新年
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的本质与拓展
做梦导致睡眠质量差吗
《黄金时代》日本版
“望闻问切”在产品质量鉴定工作中的应用
质量投诉超六成
去日本怎么玩?它告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