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垮的玉树

2010-05-30 15:23贺莉丹
新民周刊 2010年16期
关键词:古寺玉树西宁

贺莉丹

青藏高原的夜很黑很安静,但是在这800多公里蜿蜒的公路上,运送紧急物资的车辆明亮的灯光,从未间断过。这些来自四面八方的力量,共同托起我们心中一个不垮的玉树。

从四面八方汇集到玉树

4月14日,在玉树地震发生的当天,正在北京做虫草生意的俄保才仁闻讯当天就赶回了西宁,俄保才仁一直焦急地等待了两天,才等到4月16日的飞抵玉树机场的航班。这个36岁的藏族汉子看上去很疲惫,他已经几天几夜都睡不着了,“总是在想上面的事情”。

這次地震,家住玉树州结古镇西杭西路的俄保才仁,房子全部坍塌,除了跟自己的儿子联系上以外,其他家人均联系不上。俄保才仁的儿子达哇旦周在玉树县民族中学念初三,地震的时候,儿子跑了出来。

俄保才仁在飞机上翻阅记者前一天从西安转机时带来的一张报纸时,突然发现他在玉树州自来水公司上班的表姐白样的照片,白样已经被玉树当地的民兵救了出来。俄保才仁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周围的很多人。

神情凝重的还有才样与她的弟弟尼玛扎西,他们各自拎着一箱食物上机。谈起她的一双儿女,才样漂亮的大眼睛里常常蓄着泪,她的孩子还在玉树藏族自治州结古镇上,孩子告诉她,“在上面,没东西吃”。而尼玛扎西沉痛地说,这次地震,他家的亲戚一共有5人罹难。

“生命真是脆弱!”玉树县办公室的一位工作人员跟记者悠悠感叹,她的6位亲人在此次地震中去世。

玉树藏族自治州纪委常务副书记魏挺周每次跟记者谈起玉树,前面总要加一个开场白——“我们美丽的玉树”,他说,如果没有地震,玉树美丽得像一幅画。地震发生后,在西宁住院的魏挺周马上办了出院手续,希望能早点赶回玉树,“救灾是大事”,他说。

湖南华诺星空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韩明华带着他的员工谭宏强、王明,扛着一架生命探测仪上机。

上海坤玛机电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昌华,背着一箱子要捐给玉树灾区的药物上机。

62岁的上海老兵朱乐年,也在这个航班上。两年前,朱乐年曾自费赴汶川地震灾区做志愿者,救灾7天7夜。

个体不同,目标一致。当天上午9时左右,飞机降落在海拔约3950米的玉树机场。玉树机场海拔高度仅次于西藏邦达机场和拉萨机场的高原机场上。

记者看到,玉树机场,一切仿佛像是在战时,救援部队官兵席地而坐,一些从玉树各地送来的伤员与随同医护人员,正在候机。

而在4月14日地震当天,青海省三江源生态环保协会会员刘宝新就组织采购了近2吨食品,其中包括矿泉水、压缩饼干、火腿肠等物资。他还几乎买光了西宁批发市场中所有的馍馍。当天晚间10点,刘宝新开着他那辆面包车出发,花了13个小时从西宁驱车赶赴玉树,派送物资。

刘宝新抵达玉树时,看到的情况是,药品紧缺,许多伤员只能做简单处理,而当地老百姓正在开展积极的自救。

事实上,此次玉树地震涉及的范围达3万平方公里,核心区达900平方公里,包括玉树县和称多县都遭遇了地震袭击。

总理来到禅古寺

位于玉树县结古镇南西航村所在的禅古山腰上的禅古寺。这座拥有700年历史的寺庙,距离玉树县城约10公里,如今只剩下断壁残垣。禅古寺的两个主体建筑。一个全部垮塌,一个塌了一半。而左右两侧活佛的住所、僧人的住所,已经全部夷为平地。

当天上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赶赴禅古寺,看望受灾僧侣及民众。记者在现场看到,来自甘肃公安消防部队的官兵正在一个废墟上进行挖掘,而温家宝不顾工作人员的劝阻,坚持登上十多米高的废墟堆察看救援情况。

“你们是专业的救援队,凡是有生命迹象的地方,都要尽最大努力搜救,不惜一切代价,要把人救出来。尽最大的努力,决不放弃一切可能的生机”,温家宝向救援人员说。

地震发生之际,江嘎也被压在房子底下。他是沿着房檐才慢慢爬出来的。“我们急需帐篷、食物”,江嘎焦急地说。

当天中午,在禅古寺,从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达日县赶来的医疗队正在给一位手掌布满血迹的年轻僧侣清洗、包扎伤口。

达日县CDC主任耿尼告诉新民周刊记者,他们于4月14日晚间7点出发,在4月15日上午10点赶到玉树,这支医疗队由13人组成,主要为外科医生,截至4月16日,已经诊治了100多名灾民,做了20多例缝合手术。

当来自长沙的韩明华团队搬着生命探测仪,跟消防官兵一起在禅古寺的遗骸中搜寻出一处生命信号的时候。耿尼就捧着生理盐水在废墟外面等候着。

许多人在默默地等待着。但让人遗憾的是,当天下午3点半左右,从这个位置挖出来的只是一具尸体。伤心欲绝的家人,将尸体领走。

而禅古村村民土丁才仁一家大小聚集在禅古寺前的空地上,神情茫然。地震发生时,土丁才仁全家都在睡觉,因此全家人都被压在倒塌的房屋下面,土丁才仁的一个2岁的儿子与年仅7岁、12岁的两个女儿都在震中罹难,而他15岁的大女儿多杰巴毛当时在新宅希望学校读初一,因为出去跑早操而幸免遇难。土丁才仁还有一个10岁的女儿在地下埋了2个小时后,被他给亲手挖了出来,小女孩脸上的伤口刚刚结下黑痂,只悄悄地打量人,一语不发地抱着一条小藏獒。

37岁的土丁才仁原来种了15亩青稞,但青稞通常是每年四五月种下,八九月份收割,这次地震来临时,他家的青稞还没来得及种下,因此,全家人目前连口粮都没有,家人身上穿的衣服,都是从废墟中捡出来的。

难以应付的高原反应

“你今天吸氧了吗?”这是在玉树当地采访的记者们常用的打招呼的方式。除了按时服用抗高原反应的药物红景天以外,吸氧也成为部分记者与救援人员每天必需的“功课”。

位于青藏高原腹地的玉树藏族自治州,东南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毗连,南及西南同西藏自治区的昌都地区和那曲地区交界,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最高点为6621米,气候高寒。

“快吸氧吧,你的脸色看上去不对劲了!”本刊记者在玉树当地采访时搭乘了一辆中巴,开车的当地老乡抱出一个天蓝色的氧气袋,给记者接上。

4月16日晚间8时以后,因高原反应,新民周刊记者在二炮医疗帐篷中三次吸氧时都陆续遇到几位青岛消防的官兵,他们看上去普遍都是嘴唇发紫。在结束一天的救援工作以后,他们也轮流过来吸氧。

一位青岛消防官兵告诉记者,他们一共64名救援人员于4月15日凌晨抵达西宁,并于当天晚间8点抵达玉树,但是在这一次,他们几乎所有的消防队员都有高原反应,而他们带来的5条搜救犬中有两条也有高原反应,后来只能将这两条有高原反应的搜救犬送到二炮医疗帐篷中救治。

不仅如此,一位二炮的医生也告诉记者,当他们押送医疗器械行驶在海拔为4824米的巴颜喀拉山口时,很多医护人员也有了高原反应。当晚,一位连橡胶手套都还没来得及脱下的二炮的外科医生,也脸

色苍白地抱住一台制氧机,参与了记者与消防官兵的吸氧队列。

而一位于4月17日中午抵达玉树的北京志愿者,在呆了4个小时以后,就因严重的高原反应不得不折返西宁,他不停地捂住头,痛苦万状,“头就像快要裂开了一样”。

国家地震灾害救援队救援人员魏建民称,高寒缺氧、设备难运、缺吃少住、语言不通,“令玉树救援困难重重”。

记者在结古镇救援现场看到,不少救援队员与部队官兵由于体能消耗很大,在救援间隙,他们神色疲惫地互相倚靠着休息,许多队员都是靠干粮、方便面充饥,此外,他们还需要面临玉树当地极其严峻的高寒缺氧天气。

在没有降雪的时候,玉树夜晚的温度就达到零下10摄氏度,晚间,在格萨尔王广场前,记者看到,一些玉树当地的武警穿着单薄的衣服烧木材烤火,而棉被、帐篷、矿泉水等物资在当地依然奇缺。而从4月17日下午,结古镇上就飘起了一阵小雪,近日来当地气温仍有继续下降的趋势。

地震带给整个结古镇无数可怕的伤口,这个小镇上民房损毁严重。中午的时候,一些武警炊事班就近取来垮塌房屋中的木材给灾民生火做饭,“到处都是木头,都不用去捡牛粪了”,一个满脸稚气的武警战士说。

214国道生命线

截至4月20日上午10时,青海玉树地震已造成2046人遇难,193人失踪,12135人受伤。

而青海省省会西宁,俨然成为消化玉树震区伤员以及物资储备的紧急后方。

记者了解到,来自玉树震区的伤员,被送到西宁,目前主要分流至青海省人民医院和青海大学附属医院。在青海省人民医院,记者也看到,住院部的楼道中都住满了地震伤员,医护人员几乎是连轴转。

青海省人民医院党办宣传处主任王少春告诉新民周刊记者,地震发生的当天中午1点半,他们就组织了一只由13名医护人员组成的医疗队,于当天下午3点多抵达玉树,开展医疗救治工作,而截至4月18日晚間,青海省人民医院一共接诊了238名地震伤员,目前在院的地震病人有190人,“他们有些是飞机转运的,有些是自己搭长途汽车过来的,病人主要集中在胸外科、脑外科,另外,骨科医生的压力也很大,我们全力以赴,尽最大可能救助他们”。

目前,214国道上西宁至玉树的820公里公路,成为各地向玉树震区输送物资的生命线。从玉树到西宁,记者亲历了这条生命线上的18个小时,在这条颠簸的公路上,来自全国各地的大批救援物资正源源不断地向玉树输送。

青藏高原的夜很黑很安静,但是在这800多公里蜿蜒的公路上,运送紧急物资的车辆明亮的灯光,从未间断过。

这些来自四面八方的力量,共同托起我们心中一个不垮的玉树。

猜你喜欢
古寺玉树西宁
深山藏古寺
——写作中的含蓄
Dynamical signatures of the one-dimensional deconfined quantum critical point
玉树留芳
轻轻松松聊汉语——“中国夏都”西宁
青海西宁兰州格尔木往来更畅通
傅宇博??《秋山古寺》
白衣如风拂玉树,冷浸溶月小龙女
深山藏古寺
玉树依然美丽
玉树,我为你祈福,我为你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