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资本试水当代艺术

2010-05-30 02:57
新民周刊 2010年16期
关键词:大展当代艺术美术馆

鸣 镝

中国的美术馆体系在当下已严重地不适应市场经济和文化发展的现状,急需变革。那么谁会是推动这项变革的第一个吃螃蟹者?

4月18日,题为“中国当代艺术三十年历程”的艺术回顾大展在上海淮海西路570号民生现代美术馆正式开幕,这也是民生美术馆的开馆展。本次大展集中了80余位艺术家的近百件作品,第一次实现了当代艺术的原作历史性呈现。据馆长何炬星透露,美术馆和大展的筹备花了整整3年。

在展厅里,我们看到了陈丹青、丁乙、李山、岳敏君、曾梵志、刘小东、方力钧、王广义、周铁海、周春芽、耿建翌等人的代表作。30年来,由于种种原因,它们如樹叶一般飘零各地,使得我们只能通过画册、复制品、孤立作品或零散主题等来接触一下,或者建立起不那么可靠的当代图像观。本次大展经过国内多位权威美术史论家学术梳理和策划执行小组的努力,使观众第一次直面如此大规模、跨越30年的绘画原作,得以面对面地直观感受中国当代艺术的概貌。

全部展览作品均来自国内,得到中央美院美术馆、广东美术馆、画廊、收藏家以及艺术家本人的大力支持。这个展览力图使民众相信:过去一些媒体报道中国当代艺术主要收藏都在国外的结论并不成立,国外部分其实主要是少数几个收藏家基于西方认识和欧美标准之上而建立的收藏。但是我不知道这个结论是否来自统计学的基础。

上海当代艺术家周铁海是民生美术馆的执行馆长,策展人是郭晓彦,她曾经在尤伦斯艺术中心工作过多年。所以大展的线索相当清晰,一条是现实主义,我们比较熟悉,另一条是现代主义。何炬星认为:很多人认为现代主义是先锋的,先进的,现实主义是落后的,这种看法无疑太过武断。一种艺术先进与否,主要在于是否表达了对自己所处时代和地域的文化,是否展开了批判,是否在语言上有所贡献。无论哪种方式,只是手段和过程,远非结果和标准。

在谈及民生银行组建美术馆的初衷时,何炬星说:中国的美术馆数量繁多,而且拥有全世界最有特色的美术馆体系,依照行政系统自上而下组织而成,从国家级到省级、市级,甚至是县级。但这个体系在当下已严重地不适应市场经济和文化发展的现状,急需变革。现在国家鼓动民间来尝试,民间资本通于进入,这也许是一条出路。虽然,除了一声“鼓励”之外,在政策上几乎没有任何动作,但毕竟打开了一扇窗户,将来民间的美术馆可能在探寻发展模式上会有大的贡献。民生银行将从每年利润中抽取1%左右来做这件事。

在开馆当日,民生现代美术馆宣布成立民生当代艺术奖,并设立该奖基金:成立民生当代艺术研究中心。周铁海透露,未来3年,民生美术馆还将举办雕塑、装置、影像及环境艺术方面的大展。

猜你喜欢
大展当代艺术美术馆
当代艺术看得懂
钢·美术馆展览现场
钢·美术馆二层展厅 钢·美术馆一层展厅
战“疫”白河畔 人大展担当
“首届全国平面设计大展” 入会作品选登
第九届CIT大展已圆满落幕 热切期待明年第十届CIT大展
去美术馆游荡
从苏绣能否成为当代艺术谈起
美术馆
BIG HOUSE当代艺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