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探究式教学对化学教师的要求

2010-06-01 08:22冯相功
新课程学习·中 2009年7期
关键词:课题化学探究

冯相功

伴随着中学化学教学的改革,探究式教学逐渐成为中学化学教学改革的热点。探究式教学方式在学生获得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体验科学过程、培养科学态度和思维习惯方面具有其他教学方式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教学过程的组织和实施中,应该时时不忘探究,但首先要把教材规定的探究活动做好,要做到这些,关键在于教师。教师要适应探究式教学,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观,确立适应探究式教学的新理念

传统的教学观,以学生掌握已有经验为主,只注重学习结果,不重视科学探究方法的培养,不重视构建知识的过程,实验设计多为验证性实验,缺少研究性实验,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技能。探究式教学理念,注重以人为本,科学探究,实践创新,持续发展;注重对科学探究方法的培养,注重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与传统观念比较,更注重方法与过程,更突出实践与创新。例如我在教授《质量守恒定律》这节内容时,没有按照教材设计演示实验,而是先让同学们猜测: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的关系。同学们说法各异。我又接着问,那你怎么证明自己的猜测呢?于是四人小组在一起互相讨论得出各不相同的实验方案,我又引导学生比较分析,选择最佳的实验方案,并让学生自己设计方案。同学们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发现问题,很多学生从各个角度分析出实验成功失败的原因,思维各不相同,激发起学生极大的潜能和浓厚的探究兴趣,获得意想不到的成果。

二、改变传统的“教师中心”观,确立新型“学生中心”观

传统的化学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是课堂教学中心,学生以教师传授的知识为主,被动构建与教师相同的知识网络。探究式教学,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创新精神,让学生有多种机会在不同的情境下去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根据自身行动反馈的信息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案。教师通过对问题的设计、指导和协助学生探究问题,把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运用到化学学习中来。例如我上化合价概念课时,先通过投影仪展示有错也有对的几种化合物的化学式,让学生辨认谁对谁错,然后发问,为什么这种对,为什么那种错。这时学生被难住了,激发起解惑的探究心态。于是立即导出了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化合价的主题,提出了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

三、加强学习、研究,扩大综合信息的收集与处理的能力

化学信息不断丰富与更新,化学理论也不断创新与发展,现代科学技术,把知识的发展与更新推向高速公路。“一支笔一本书过日子”的教师已不再适应现代教学的发展,不会运用现代技术手段收集与分析处理有关信息,将永远赶不上时代的潮流,也很难胜任化学教师职业。教师只有充分利用各种手段,努力充实和完善自我,扩大交流与合作,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重视教学科研,才能适应探究式教学的需要。我在处理保护空气这一课题内容的时候,就是将它分成了若干个小课题让学生自己去探究与学习,例如温室效应、臭氧空洞、光化学烟雾、沙尘暴现象、电磁污染等多个课题,然后由学生分小组选题上网去查找、去探究,小组成员共同完成该课题,并将成果加以汇报。在给课题的同时,为了促进他们的探究活动达到一定的探究质量,我对探究内容进行了设计,要求各小组汇报的成果中,必须包括造成的危害、形成的原因、涉及的反应的原理、防治的方法、最新的科技成果几个方面的介绍。最后,我将各类课题的探究活动成果在校园网的共享区域进行展示,并且利用综合活动课的时间进行讨论,各小组派代表讲解所得结论。

四、强化知识的拓展与探究性习题的设计

拓展迁移它实际上是探究式教学的延续、发展和升华。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本节的学习内容,揭示知识的内在联系和规律,而且更要提出思考性、灵活性、综合性难一些的应用问题,拓宽学生的思路,力求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多年的试验实践使我越来越认识到,要更好地达到“拓展迁移”的目的,应当注意:1.教学要点的归纳小结和巩固,绝不是教学内容的摘要与重复,而必须站在化学知识结构体系的高度,引导学生将探索获取的知识和方法整理归纳,从而揭示化学规律,理顺知识脉络,形成知识框架。2.知识的拓展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展开,切忌离开教学主体内容乃至不着边际或钻“牛角尖”的拓宽。3.拓展问题的设计要面向学生的多数,力求把握在中等偏下水准的同学经过启发诱导能理解、掌握的程度,不可片面追求灵活或过难,挫伤了多数学生参与的积极性。4.拓展迁移应与教学目标的检测结合起来,注意学生的反馈,并重视补偿。

选择好的探究性的习题,对于培养学生探究性思维能力可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例如:某混合气体可能含有H2、CO、CO2、H2O(气)四种物质,设计实验:(1)只验证混合气体中确有氢气;(2)要同时验证混合气体中既有H2又有CO。这道题中要考虑的问题较多,H2、CO的验证一般都是需要用到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通过检验产物中的水和二氧化碳来证明氢气与一氧化碳的存在,但是会受到原气体中的水和二氧化碳的干扰,所以就必须先将它们除去再进行还原氧化铜的实验。需要注意的是不管是除去原混合气体中的水和二氧化碳,还是检验产物中的水和二氧化碳,都存在先与后的问题,一个是需先除去二氧化碳再除去水,一个是需先检验水再检验二氧化碳,同时还存在尾气处理的问题,它需要学生有较强的探究思维能力才能找到准确的路线与方案。通过这类习题的训练,无疑将深刻的影响到他们的实际探究中去,能给他们创造出更多思维训练的机会,从而提高他们的思维品质。

五、在探究教学之后要增加“教后反思”

新课程改革实践中,教师在教案的格式中增加“教后反思”这个内容,就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的教学行为方式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主要记录自己在教学中的新发现、新规律、新见解、新突破、新问题,然后进行分析、反思、自我矫正、自我完善,使自己的教学艺术不断地得到发展和提高。

作者单位:甘肃省白银平川区共和中学

猜你喜欢
课题化学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第一次写课题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