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茶行业协会与台湾茶行会的比较分析

2010-06-04 07:22
改革与开放 2010年6期
关键词:行会茶商组织化

赵 茜

摘要:近年来安溪茶产业迅速发展,但安溪县茶行业协会却并没有随之得到应有的发展。本文将把运作比较成熟的台湾茶商会与安溪茶行业协会作对比分析,运用组织化行为理论,结合实地调研的情况,构设出一种尽可能符合安溪实际情况的未来茶行业协会的构建模式。

Abstract:Anxi tea industry developed rapidly in recent years, but the Tea Industry Association Anxi County, but did not subsequently been properly developed. This article will compare the operation of mature tea in Taiwan Chamber of Commerce and Anxi tea industry associations for comparative analysis, using organized behavior theory, combined with field research situation, set up a structure as much as possible in line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in the future of Anxi tea industry associations to build model .

關键词:行业协会台湾比较

Key word: Profession associationTaiwanCompared with

一、 安溪茶行业协会与台湾茶行会

安溪县茶叶协会前身为1995年成立的茶叶同业公会,属民办行业社团组织。安溪县茶行业协会在外省设有分会,同时在每个乡镇、部分村也设有分会及相关的农业合作社,合作社以集体的形式加入行业协会。协会独立或半独立举办的活动如职业岗位培训、倡议诚信经营、帮助茶产业良性科学发展等得到政府的支持。但是,由于行会还处于发展初期,还有很多方面亟待完善。

安溪与台湾一水之隔,同为乌龙茶的主要产地。明代,安溪饮茶、植茶已广泛传播至全县各地。明末清初,安溪乌龙茶传至台湾。目前,台湾茶行业有两个重要协会,一为制茶工业同业公会,二是茶商会同业公会,乡镇一级还设有合作社,这些组织有效地保障了茶产业相关主体的利益。

两地的地理环境和乌龙茶的发展历史决定了比较二者的茶行业协会的现实性和可能性。其中,二者体制的差异和历史演进是两地行会发展程度不同的决定性因素。

二、体制的差异

安溪县茶叶协会与台湾茶行会所属的体制存在差异。台湾近代以来先后经历了日本和国民党的统治,不同的政治体制和价值观念的碰撞使得台湾人民更加追求民主和共富。台湾的广阔的民主土壤孕育了当地茶农的民主开放的发展意识。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陆的农产品行业协会的发展经历了由改革初期的政府意志充分体现、会员被迫接受,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政府经济管理体制改革,再到进入21世纪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出现顺应广大农产品生产经营者的意愿,发展真正意义上的现代行业协会雏形的过程。

可见,中国农产品行业协会的产生是市场主体制度创新与外部制度环境变迁共同作用的结果,它与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市场化进程相呼应。最早出现的第一批中国农产品行业协会并非来自协会会员市场主体自愿、自主的选择,而是中央政府意志的集中体现。政府自上而下的制度安排是安溪茶叶协会产生的直接原因。

三、安溪茶叶协会的结构性缺陷——从组织化行为理论说起

3、1组织化行为理论的描述

根据组织化行为的理论,组织化行为是一种基于制度的行为。制度决定组织,特定的组织有特定的组成结构,这种组成结构是灵活的。此类活动系统的组织意味着对某种基本价值和法则的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革命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实现了农民的组织化,到现在基层政府还具有较强的动员和组织能力。

3、2台湾的茶行会组织

在台湾,茶行业有两个重要协会,一为制茶工业同业公会,二是茶商会同业公会。前者由生产茶叶的农户组成,后者以经销茶叶的商人为主,以县级为单位,许多台湾农民都同时加入两个公会,因此茶行业的这两个协会可以保障所有相关主体的利益。

乡镇一级的农业合作社是台湾农民自发组成的农业合作组织。20年前,台湾农业转型,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的农户遇到的最大问题是技术无法提升。比如制茶,先进的制茶机械和工艺是品质的保证,但单个农户根本没有能力购置。于是,少则以8个农户为单位、多则以20-30个农户为单位的合作组织纷纷成立,他们共同出资购入先进设备,以成本价使用。通常的做法,我们称之为“统一并堆”,即统一采收茶田、统一加工茶叶,扣除成本后,成品按每户实际种植面积的比例分配到户。这种做法的好处是,可以低成本使用先进设备、大幅度提升产品质量,从而增加产品的竞争力。农户分得成品后,可以自己销售,也可以共同注册一个品牌后统一或各自销售。

台湾的体制和特殊历史为台湾茶农、茶商自下而上地结成完善的组织、维护自身利益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这虽然结构较为松散,但保障自身利益这一一致的目标又为协会注入了整体性因素;而在安溪情况则完全不同。

3、3安溪的茶行业协会的组织缺陷

根据组织化行为的理论,制度决定组织、特定的组织有特定的组成结构,这种组成结构是灵活的。我国社会主义体制的演进决定了安溪县茶叶协会是在政府的直接推动下建立的,大企业为主要参加者。

至于乡镇一级的农业合作社,主要有以下两种建立方式:一是在茶叶协会主导下成立的,以长坑珍田茶叶合作社为代表;二是在大型茶业企业发起下成立的,在茶企“基地+农户”的茶叶供应环节中起到“基地”的作用,以虎邱美庄合作社为代表。

就合作社的运作模式来看,以美庄合作社为例,它借鉴了台湾合作社的经验。该合作社是茶农因感于农残严重,茶叶外销困难而自发组成的,以技术交流、相互帮助、技术引进等方式提高茶叶初制水平,适应市场准入的需要。社员每5户为一组形成联保小组,捆绑式生产,在组长的指导下,实行社员的互相监督。合作社通过这种途径把千家万户分散经营通过市场杠杆结合起来,统一有效地提供生产方面的指导,统一喷洒农药,解决农残问题,提高茶叶产量和质量。

尽管此类合作社在推广品牌、保障会员茶农收益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包括合作社在内的行业协会的覆盖面和执行力十分有限。笔者所属的调研队从“中国茶都”茶叶批发市场的茶农、到安溪县城其他地方的茶叶经销商、再到最后一些知名企业总部一路探访,受访茶农中仅有不足5%表示知道茶叶协会一个较成功的基层合作组织“珍田合作社”;受访茶商中除八马茶业有限公司、普瑞历山茶业有限公司作为茶叶协会的副会长单位对茶叶协会职能有所知晓,其余生产经销商均表示不甚清楚,或把茶叶协会混同于茶叶总公司。

那么,为什么台湾的茶叶行会及合作社能够覆盖几乎所有利益相关者并充分保护协会会员的利益,而安溪茶行业协会的运作却步履维艰呢?笔者认为,与台湾不同,自上而下推动的组织在执行力方面有其不可替代的优越性,但不可否认的是,由于下层力量较弱小,组织的执行方式稍加不慎便可能造成下层利益的受损或是组织整体的运作缺乏活力。因此即使茶农和企业认识到茶叶协会的作用和重要性,也不一定懂得并且有能力利用行业协会保护自己的利益。

如何弥补该缺陷呢?笔者认为,在已有的政治体制的基础上,上级机构如掌握行政权力的政府可以采取必要措施来激发基层成员的活力。一方面深化政府职能转型,完善行业协会的职能建设,另一方面使更多茶农和茶商认识到行业协会的重要性、懂得如何利用行业协会保障自身利益,以基层的力量反作用于上层的职能履行,激励行会更加自觉地改革。

四、完善安溪茶行业协会的相关建议

结合台湾农业合作社和行会、安溪农业合作社和行会的具体情况,笔者构建了一种安溪茶行业协会的模式:

今后安溪茶行业协会的两大组成部分为合作社和大企业。在最基层,大量农户在政府的鼓励、支持下,自发组成松散型的合作社保护自身利益、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代表农户以集体的形式加入行业协会。行业协会中的大中型企业拥有自己基地以供应基本的茶叶的生产加工,鉴于企业的基地的生产能力有限、且难以保证高档茶的供应,他们也将重视向多家不同的合作社收购不同档次的茶叶(尤其是高端茶叶),与合作社构成平等的买方与卖方的既合作又竞争的关系。

这样,合作社与大企业成为茶行业协会的两大支柱,在政府的支持下保障茶农和茶商的利益,把茶产业做大做强,使整个茶产业健康有序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海峡财经网.访台湾制茶工业同业公会监事陈诚. [EB/OL].http://www.hixa.cn/htm/FEChannel/FEChannel_Content_167_060904c4f75414-d5.htm. 2005-08-02

[2]台北市茶商業同業公會[EB]. http://www.taipeitea.org.tw/kmportal/front/bin/ptlist.phtml?Category=100004

[3] 安溪县志.卷六.茶叶[DB].http://www.fjsq.gov.cn/query_b.asp?bookno=3004&classIP;=1&c1;=14&

猜你喜欢
行会茶商组织化
茶山
亚临界芝麻蛋白粉挤压组织化工艺研究
二十世纪晚期西藏茶商的个人生命史研究
添加剂对高水分挤压组织化复合蛋白理化性质的影响
挤压工艺参数对高水分组织化小麦蛋白产品特性的影响
图说
中世纪英国行会述略
论唐代茶税、茶商对茶文化的影响
复合蛋白原料组成对挤压组织化产品特性的影响
宋代行会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