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档优质香稻“玉针香”的选育

2010-06-08 13:05赵正洪张世辉吕艳梅程小英刘春防
湖南农业科学 2010年16期
关键词:优质稻晚稻稻米

周 斌,赵正洪,张世辉,吕艳梅,程小英,刘春防

(湖南省水稻研究所,湖南 长沙 410125)

我国从80代初开始重视稻米品质育种研究,经过20多年来的不懈努力已取得了显著成效,育成和推广了一大批米质优、丰产性好、适应性广的优质稻新品种(组合)。如湖南省育成的湘早籼15号、湘早籼31号、湘早143、丰优早16号、天龙香103、香两优68、培两优288、培两优210、金优207、新香优80和湘晚籼系列2号、3号、5号、6号、9—13号等;浙江省育成的中优早3号、5号、中优早81、舟优903、嘉早935、中香1号、中国香稻等;江西育成的赣早籼37号、赣晚籼19号、赣晚籼31号等;广东育成的粤香占、丰华占、茉莉新占、奇妙香等;天津育成的金珠1号等;早、中、晚、籼、粳、杂等各种类型的优质稻品种已比较齐全。但与Katy、Jasmin85、KDML105、Sp60、Basimati、IR64等国际上著名的品种相比,品质和抗性等方面仍有不小差距。虽然,目前我国的稻米品质改良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特别是南方稻米品质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并实现了早、中、晚稻相搭配、常规与杂交相搭配、高档与中档相搭配,但水稻品种的米质、产量和抗性等仍存在着矛盾,特别是高档优质稻与普通稻的产量差距较大,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优质稻的发展,因此进一步协调优质、高产与多抗的矛盾,是当今水稻品质改良工作的主要目标。围绕这一目标,湖南省水稻研究所在不断深入水稻品质改良工作。在各级领导的重视和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下,先后育成了“湘晚籼11号”、“湘晚籼13号”、“ 天龙香103”等系列中高档优质晚稻新品种,并大面积应用于生产,使我省的稻米品质改良取得了显著成效。为了更进一步提高湖南省优质米的档次和水平,增强“湘米”的国际市场竞争力,湖南省水稻研究所育成了湖南省一等优质稻新品种“玉针香”。该品种于2007、2008年参加湖南省优质晚稻中熟组区试, 是湖南省继“湘晚籼13号”、“ 天龙香103”之后,育成的米质更优、综合性状更全面的优质晚稻品种。其米质已被多家米业公司看好,将有广阔的市场开发前景。

1 选育经过

2002年3月,在海南三亚南繁加代晚稻 ,以湖南省水稻研究所选育的优质香稻“天龙香103”作母本,以江西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培育的优质稻“R4015”作父本杂交,经多年的南繁北育、定向选择,2004年秋在株系圃中出现了定型株系,2005年参加新品种比较试验,经测产、室内米质检测,不仅丰产性好,而且米质优,并定名为“玉针香”。2006年推荐参加湖南省第六届优质稻新品种评选,被评为一等优质稻品种。2007、2008年参加湖南省优质晚稻中熟组区试,同步进行了生产试验,均表现出了较强的适应性和丰产性。

2 主要特征特性

2.1 产 量

该品种2007年初试,平均产量426.38 kg/667m2(表1),比对照减产1.34%,不显著,比常规稻参比对照减产3.68%,不显著。2008年续试,平均461.56 kg/667m2,比对照减产7.15%,极显著。比常规稻参比对照减产3.74%,不显著。该品种株型略松散,较高大,穗粒结构均衡,丰产性一般。经2年试验,平均443.97 kg/667m2,比对照减产4.25%,比常规稻参比对照减产3.71%。生育期114.3 d,比对照长3.4 d。日产3.89 kg,比对照低0.31 kg。稳产性低于对照。

2.2 米 质

米质特优,达新国标一等优质稻品种标准。精米细长,白度好,米饭油亮,纵向伸长度好,蓬松柔软而不粘结,食味可口,具有浓郁香味,冷饭不回生,口感好。经农业部食品质量检测中心检测,出糙率80.0%、精米率65.7%、整精米率55.8%、垩白度0.4%、直链淀粉16.00%、胶稠度86 mm、粒长8.8 mm、长宽比4.9、透明度级1、碱消值级6、水分10.6%。

表1 玉针香区试各试点产量(2008年)

2.3 抗 性

稻瘟病抗性(叶瘟9级、穗瘟9级、综合评级9.0级),劣于对照。白叶枯抗性7级,同于对照。

2.4 生育期

据湖南省优质晚稻中熟组区试结果:2007年全生育期为115.8 d,2008年全生育期为112.7 d。平均生育期114.3 d,比对照长3.4 d。

2.5 农艺性状

植株偏高,植株119.4 cm左右,株型好。分蘖力强,每穗粒数115.8粒,每穗实粒数93.9粒,结实率一般在81.1%以上,千粒重28.0 g,籽粒细长,充实度好,谷壳较薄,便于加工。

3 生产试验结果

2007年湖南省水稻研究所“玉针香” 示范试验田面积1 507.42 m2,实收干谷1 005 kg,折合444.8 kg/667m2。2008年湖南省水稻研究所“玉针香”示范试验田面积1 574.12 m2,实收干谷1 068 kg,折合452.6 kg/667m2。

4 栽培技术要点

4.1 适时播种,培育壮秧

该品种生育期适中,一般宜于6月16~18日播种,大田用种量2.5 kg/667m2左右;采用水育秧,稀播匀播,培育带蘖壮秧为佳。

4.2 适时移栽,合理密植

该品种秧龄弹性较好,但只有早播早插,才能高产稳产,一般宜于7月22日前移栽完毕,插秧规格为16.6 cm×20 cm为宜,每穴插4~5苗,基本苗约万7.5~9万苗/667 m2。

4.3 科学施肥,合理管水

该品种需肥中等偏高,宜主施基肥,早施追肥,中后期稳施壮苞肥和壮籽肥,一般施纯氮7.5 kg/667m2,氯化钾10 kg/667m2,五氧化二磷10 kg/667m2;遵循浅水返青,浅露促蘖,够苗轻晒壮杆,有水抽穗,干湿壮籽,燥田成熟的原则,后期切忌断水过早。

4.4 突出重点,加强病虫防治

搞好田间调查,掌握病虫发生动态,按照无公害生产要求,在健身栽培的基础上,坚持“以防为主,压前控后”的防治方法,对病虫、杂草进行综合防治,重点是加强对稻瘟病、白叶枯等病的预防。具体在秧苗移栽前1~2 d,喷施杀虫剂1次,做到带药下田,插后5~7 d,结合追肥进行化学除草,前期重点防治二化螟,孕穗期普治纹枯病,抽穗后主治穗颈稻瘟、稻纵卷叶螟,注意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确保生产无公害优质稻米。

4.5 适时收获

在80%以上的谷粒黄熟时,选择晴天收割,单打单晒,严防机械混杂,保证纯度。

[1] 李小湘,赵正洪,黎用朝,等.食用优质稻品种主要品质性状稳定性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04,(6):70-73.

[2] 赵正洪,罗济民,王建龙,等.优质香稻天龙香103的选育及应用研究[J].中国稻米,2006,(1):25,29

[3] 赵正洪,周斌,张世辉.湖南水稻品质改良的主要成就及展望[J].中国稻米,2004,(3):12-13.

[4] 胡培松,翟虎渠,万建民.中国水稻生产新特点与稻米品质改良[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2,4(4):33-39.

[5] 张玉烛,黎用朝.优质食用稻生产与加工技术[M].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2001.

[6] 赵正洪,张世辉,周 斌,等.优质香稻湘晚籼13号的选育及特征特性研究[J].中国稻米,2001,(4):19.

[7] 赵正洪,夏胜平,周 斌.湖南省稻米品质改良的成就与思考[J].湖南农业科学,2001,(5):12-14.

[8] 赵正洪,余应弘,熊朝曙,等.湖南优质稻(米)品种及标准体系的评价和分析[J].湖南农业科学,1998,(2):6-9.

猜你喜欢
优质稻晚稻稻米
隐藏于稻米花果中的酒香
稻米香喷喷
发挥内外因作用 促进稻米业发展
推广优质稻 种出“好粮油”
早熟莲藕-晚稻栽培技术
优质稻“丰优香占”高产保优施肥技术探讨
阿维菌素在稻米中的残留检测
洞庭湖区莲藕套种晚稻高效栽培技术
粮农丰则品种兴:优质稻“黄华占”在湘推广纪实
安徽安福县:发放晚稻测土配方施肥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