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之悟

2010-06-09 02:37李凯
当代矿工 2010年7期
关键词:胸襟缘分好书

□李凯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通过书本,许多崇高的思想、微妙的情境、可歌可泣的事迹才能传播,是由一个心灵出发去感动无数心灵、启发无数心灵的创造。

人和书的相遇是一种缘分。有些书,当缘分未到时,只是随手翻几页,大略读两行。而一旦缘分到了,就能从此相伴一世,终生受益。当一个人的思想和经验还没有达到可以阅读一本好书的时候,那本书往往只会留下不好的滋味。很多年轻人买书时,常常用一种半骄傲半厌烦的口气对家长抱怨:“我才不读《三国》呢,都读了四遍了!”可是,中国的古典名著真的是博大精深,年纪过小就读这些充斥着硝烟战火、蕴藏着奇韬伟略的书,难免会走马观花、浮光掠影。处在不同年龄段的人,应该读与其思想和年龄相适应的书。比如孔子在《论语》中温雅平和的味道,以及其自身成熟的智慧,非到读者自己成熟的时候是不能够欣赏的。

读书是一个互动的过程。作者把自己的思想写在纸上,读者真想有所收获,在阅读时便要把自己的见识、经验、思想全部调动起来,从而穿越时空,挖掘出那些隐藏在纸页中的智慧。比如《平凡的世界》,在第一部中描写了一群贫困农民文革时期的生活,这似乎与新时期的我们毫无关系,可是只要仔细思考,透过这些文字,我们不难体会到一种拼搏向上的精神,一种开阔的人生视野和一种坚定的信念,而这些思想,于我们的品质、气质的养成都大有裨益。

读书贵在变化气质。书可以赋予人们独特的涵养、宽广的胸襟和开阔的思路。有的人读书,总带着浮躁心与功利心,一本书读完了,便立刻换一本,追求的只是那虚荣的量。古语有云: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可见,读书并不在多,而在精、在深。古代书籍难求,士子们往往皓首穷经,花大量的时间反复研读一两部典籍,书中章句,句句铭刻于心,令其一生受用不尽。读书,原为自己受用,多读不能算荣誉,少读亦不为羞耻。多读而不求甚解,如驰骋十里洋场,虽珍奇满目,徒惹得心慌意乱、空手而归。少读若能熟读精思,也能开阔胸襟,变化气质。当然,对于一些只值得随便浏览的文章,我们也是可以泛读的。

很多人认为,他们一生中最纯粹的幸福主要来源于书籍。自然科学、文学、哲学、美学——总之,人类思想所发掘的一切,人类劳动所创造的一切,千百年来人们用血汗换来的一切,都在书里静静地等待着我们……

猜你喜欢
胸襟缘分好书
好书分享会
推荐一本好书
新的开始
好书共享
天赐的缘分
宽阔的胸襟
好书推荐
岁月缘
要有合作的胸襟
为缘分干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