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文化强省建设靠科技

2010-06-15 08:46山东省副省长李兆前
中国农村科技 2010年1期
关键词:兴县科技进步山东省

山东省副省长 李兆前

县(市)是实施科技兴县(市)战略的主体,如何激发和调动县(市)因地制宜,立足实际,走具有地方特色的科技创新道路,是实施科技兴县(市)战略的关键所在,山东省各县(市)坚持把创新作为发展的灵魂,在实践中探索出了一系列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

近年来,山东省委省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科技方针政策,紧紧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不断加大科技兴县(市)工作力度,大力推动自主创新和科技进步,取得了明显成效。在历届全国市县区科技进步考核工作中,山东考核通过率均达到98%,受表彰的先进市、县(市、区)数量和创建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县(市)数量连续三届居全国首位。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强力推进科技兴县(市)战略

山东省为推进科技兴县(市)战略采取了多项措施:

一是把开展科技兴县(市)工作与实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相结合,形成县(市)发展的新优势。为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山东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加快推进山东经济文化强省建设,山东省委省政府提出了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大力实施“五个重点”带动的发展战略。近日,国务院又批复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规划》,将这一发展战略上升到国家层次。为配合和支持这些重大战略的实施,山东省适时建立了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和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组织编制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科技发展专项规划》,实施了科技优先行动计划,大力推动蓝色产业发展,为黄河三角洲的开发和山东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了坚实的科技支撑。

二是把开展科技兴县(市)工作与实施科技计划结合起来,形成资源整合的有效合力。为加快推进县(市)科技工作的深入发展,山东省及时启动了科技特派员示范工程、科技富民强县工程和科技人员服务企业专项行动。实施这些工作以来,全省共选派科技特派员6944名,结成经济利益共同体1362个,形成龙头企业329家,推广新产品、新技术共计4414项,试点地区农民人均收入增幅15%以上;已有17个县市区成为国家科技富民强县试点县,获得国家2300多万元财政资金的支持,形成了一批具有县域特色的支柱产业。

三是把开展科技兴县(市)工作与开发新兴产业结合起来,更好地促进县域经济上水平。自2007年开始,山东省根据新兴战略产业发展的需要,安排专项资金启动实施了“山东省自主创新成果转化重大专项”,累计投入资金4亿元,启动实施了145项重大专项,这些项目在推动山东省当地科技进步、培育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壮大地方支柱产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实施过程中,山东省注意选择一批基础好、起点高、创新能力较强的县(市)参与承担项目,努力培养和提升其产业创新能力,为新兴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升级奠定基础。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山东省由县(市)直接承担的省级以上重大科技项目比重已达到了80%。

四是把开展科技兴县(市)工作与重大科技支撑平台建设相结合,夯实县域科技经济发展基础。近年来,山东省不断加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创业服务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等各类创新平台建设力度,并注重向县市延伸,大大提高了县(市)自主创新能力。特别是新建的四大战略创新平台中,有两个(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和鲁南煤化工研究院)直接由县市承担组建。

突出区域特色,不断创新发展模式

县(市)是实施科技兴县(市)战略的主体,如何激发和调动县(市)因地制宜,立足实际,走具有地方特色的科技创新道路,是实施科技兴县(市)战略的关键所在,山东省各县(市)坚持把创新作为发展的灵魂,注重发挥和挖掘资源区位优势,主动对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在实践中探索出了一系列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

一是高新技术提升模式。高新技术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山东始终把发展高新技术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根本途径,大力实施高端、高质、高效产业。2008年,全省市、县两级应用技术研究开发资金投入达到了33.28亿元,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9万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0.55%。

二是产学研合作模式。产学研合作是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缩短研发周期,提高企业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目前,山东省县(市)产学研合作工作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合作范围不断扩大,合作模式日益丰富,合作层次逐步深入。龙口市丛林集团通过产学研合作,研制开发出万吨铝材挤压机,带动当地现代制造业快速发展,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成为依靠产学研合作创新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生动事例。

三是大项目和产业集群带动模式。重大专项的实施和产业的聚集,将产生大量的科技成果,带动新产品的开发、产业技术升级,对于培育和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战略性产业和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山东在推进科技兴县(市)工作中,注重发挥大项目拉动和产业集聚辐射作用,取得了良好成效。如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承担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研究专项“超级玉米新品种选育与产业化开发”,通过该项目的开发与实施,使玉米的平均亩产量比现有主栽品种至少高出150公斤,按每年种植推广4000万亩“超级玉米”估算,我国每年的玉米产量就能增加60亿公斤,相当于新增1500万亩耕地。

四是特色农业培育模式。近年来,山东省配合科技兴县(市)工作的开展,把科技兴县(市)与突出县域特色相结合,培育了金乡大蒜、沾化冬枣、郯城银杏等一批农业特色科技示范县,形成了“一县一业一特色”农业经济发展新格局。

健全完善机制,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山东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科技兴县(市)工作,把其摆在了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位置,认真加以推进。工作中注意根据形势和任务的变化,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整合优化科技资源,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切实增强了科技进步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一是建立健全领导体制。省、市、县三级成立了由主要或分管领导任组长,各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的科技兴县(市)目标责任制考核领导小组,制定了工作方案和实施细则,统筹规划和推动全省科技兴县(市)考核工作。通过加强领导体系建设,全省科技兴县(市)工作形成了“层层有领导,事事有人抓”的良好局面。

二是健全完善协调机制。工作中,注重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和沟通,把科技进步考核与组织人事部门的人才考核有机结合起来,把科技进步目标考核与地方党政领导任期目标责任制挂钩,充分调动县(市)党政一把手重视和实施科教兴县(市)工作的主观能动性,增强他们对科技工作的责任感。

三是优化完善政策环境。先后制定出台了《山东省党政目标责任制考核实施意见》、《山东省科技进步工作绩效考核实施意见》、《山东省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推进科技进步考核的规范性文件。对科技兴县(市)的目标、任务、措施等内容做出了明确规定,推动科技兴县(市)工作进入了制度化、规范化发展轨道。

上述一系列措施的实施,极大地提升了科技兴县(市)的战略地位,增强了党政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的自觉性,进一步强化了全社会科技意识,为依靠科技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工作氛围。

猜你喜欢
兴县科技进步山东省
兴县蔡家崖 红色村庄别样红
山东省交通运输研究会正式成立
RCEP对山东省高质量对外开放的影响
兴县高家村:特色种植 振兴乡村产业
眷 恋
——山东省济宁市老年大学之歌
垣曲:药茶经济 兴县富民
2018年河南省水利科技进步奖励项目
评《科技进步与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书评)
打造兴县杂粮精品 点亮农户脱贫梦想
科技进步有力推动了煤炭工业生产方式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