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观察分析①

2010-06-19 00:29文剑锋吴绍豪倪勇郑凯徐敏
中外医疗 2010年21期
关键词:胃肠道胃肠根治术

文剑锋 吴绍豪 倪勇 郑凯 徐敏

(广东省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普通外科 广东深圳 518035)

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作为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营养支持方法,具有维持肠道结构和功能的完整、费用低、并发症较少等优势。本文对胃肠肿瘤患者手术后,通过鼻肠管实施早期EN支持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院2004年1月至2009年3月收治肠道肿瘤手术患者26例,随机分为肠内组和对照组。肠内组15例,男8例,女7例;年龄45~78岁,平均61.5岁;其中结肠癌根治术5例,直肠癌根治术10例。对照组11例,男7例,女4例;年龄43~86岁,平均65.3岁;其中结肠癌根治术4例,直肠癌根治术7例。所有患者胃肠道均具有一定功能。手术后早期尚不能经口进食或摄食不足,需要营养支持。所有患者均没有代谢性疾病和肠炎,输血400~800mL不等。

1.2 方法

肠内组术后6h开始,10mL/H。连续滴注。第2天20mL/h。第3天30mL/h。第4~7天可30~50mL/h,观察7d。观察组术后1h开始,20mL/h,连续滴注,第2天30mL/h,第3~7天30~50mL/h。进行肠内外营养期问2组患者均不经口进食,给予等氮量、等热卡营养支持。肠内组采用肠内营养制剂“能全力”,所需能量按每天30kcal/kg,利用输液泵匀速滴注,并用恒温加热器于体外加温至35~40℃,滴注速度:术后第1天50~75mL/h,时,第2天75~100mL/h,第3~7天100~150mL/h,必要时可根据患者体重、所需能量数及身体耐受情况适当调节。

2 结果

2.1 并发症发生情况

本组26例病人在整个研究过程中均无死亡病例。2组病例术后出现并发症者共5例,肠内组3例(11.54%),其中切口感染2例,泌尿系感染1例;对照组2例(7.69%),其中肺部感染1例,腹腔感染1例,肠内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2组病人营养支持前后营养评定指标变化(±s)

表1 2组病人营养支持前后营养评定指标变化(±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

2.2 营养支持

前后各营养评定指标的变化,肠内组术后第9天体重、血清蛋白和血红蛋白的浓度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 讨论

多数肠道手术病人在术前大多处于高应激分解、高代谢紊乱状态,在术后应激状态下营养处于负氮平衡,机体蛋白质代谢旺盛。术后早期提供肠内营养能够增加胃肠道血流并改善吻合口局部血液循环,促进吻合口愈合,减少吻合口瘘的发生率。肠内营养进入胃肠道内可刺激胃肠道,激活肠道神经内分泌系统,促进胃肠道激素的合成和释放,使消化道重要器官的血流量增加,加速门静脉系统血液循环,营养物质中营养因子直接进入肝脏较肠外营养更具优势,肠内营养还可改善肠黏膜的屏障功能,防止因肠黏膜缺血、感染、损伤与营养不良发生屏障功能障碍导致的肠源性感染,有利于其功能的恢复和提高全身免疫力。

肠外营养有助于肠道功能恢复,临床营养支持中,只要肠道有功能,首选肠内营养,这也是近代营养治疗的共识。肠道是外科手术后应激的中心器官之一,手术后对应激状态下的肠道功能维护显得十分重要。而肠内营养正好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研究显示胃肠肿瘤手术后早期进行肠内营养支持,能够有助于维护肠道的功能平衡,促进肠功能恢复。

通过本研究发现,胃肠手术患者给予EN支持后,与手术前相比,电解质、血糖、肝功能等各项生化指标没有明显差别,总蛋白、清蛋白以及血红蛋白也未见明显下降,这表明胃肠手术患者进行EN后可以有效的营养支持和补充,并稳定了患者术后的机体状态。同时,从EN支持的并发症发生看,EN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营养补充方式。

[1]童强,王国斌,卢晓明.胃肠癌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的作用[J].中国康复,2004,19(6):342.

[2]黄东平,张劲,罗浩.胃肠道术后早期不同途径肠内营养的应用[J].肠外与肠内营养,2002,9(2):65.

[3]许勤,吴文溪,华一兵.肠内营养对结肠黏膜组织学的影响[J].中国临床营养学杂志,1999,7(3):115~117.

猜你喜欢
胃肠道胃肠根治术
体外仿生胃肠道模型的开发与应用
近端胃切除双通道重建及全胃切除术用于胃上部癌根治术的疗效
胃肠道间质瘤的CT诊断价值
你的心情决定胃肠的健康
前列腺癌根治术和术后辅助治疗
药膳调治胃肠型感冒
H形吻合在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超声内镜在胃肠间质瘤中的诊断价值
护理干预在无痛胃肠镜术中的作用
连花清瘟胶囊致胃肠道不良反应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