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渡区妇女宫颈癌发生的危险因素

2010-06-19 00:29赵曼丽施夜禹文娟李霞张华钟乳青王丽萍
中外医疗 2010年21期
关键词:官渡区巴氏感染者

赵曼丽 施夜 禹文娟 李霞 张华 钟乳青 王丽萍

(昆明市官渡区计划生育服务站 云南昆明 650200)

宫颈癌是妇女常见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危害妇女健康。通过在某些地区开展普查普治,我国宫颈癌的死亡率曾大幅下降,但在中西部地区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始终居高不下。国内外有大量研究表明,生殖道感染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是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病(CIN)的主要危险因素。其次,性生活紊乱、吸烟、社会经济地位低下等也是宫颈癌发生的主要因素。但由于宫颈癌的发生存在着明显的地区差异,可能存在不同的影响因素。为了解官渡区妇女宫颈癌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开展了本次研究。

1 对象

2009年2月至2009年9月,对官渡区7个街道办事处中有性行为,年龄在25~55岁的普通妇女进行调查,共计调查本地妇女2506名,妇女平均年龄为38.7岁。

2 方法

2.1 相关因素调查

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一对一、封闭式地进行流行病学问卷调查,包括基本人口学特征、既往病史、生育史、性行为及个人卫生习惯、文化程度、经济收入等。

2.2 巴氏涂片检查

常规巴氏制片、巴氏染色,镜检。评判标准采用2001年国际细胞病理学修订的TBS报告系统判读。巴氏涂片检查以≥ASCUS为阳性。

2.3 HPV检测

采用第二代杂交捕获技术(hybrid capture 2,HCⅡ),针对13种高危型HPV进行检测。判断标准:光量读数与阴性测定值比值(RLU/CO)>1.0为阳性。

2.4 统计学处理

将经核实、整理后的调查表用EpiData 3.1软件录入计算机,用SPSS 11.5软件进行检验。

表1 宫颈癌早期病变的单因素分析

3 结果

官渡区2506名参加普查的妇女,阴道炎检出率89.06%,宫颈糜烂检出率38.9%,宫颈息肉检出率2.19%,宫颈纳氏囊肿检出率18.6%,巴氏细胞阳性率3.91%,HPV阳性率0.52%

参与筛查的妇女文化程度有非正式上过学、小学、中学、高中/中专、大学及以上,其中81.3%的妇女为中学及以下学历,文化程度低,阳性检出率高。从经济收入水平来看,低收入家庭的妇女宫颈癌检出率相对较高。如表1所示。

文化程度低、家庭经济差、患性传播疾病、HPV、宫颈疾患、同房后接触性出血为危险因素。HPV感染者发生宫颈癌早期病变的危险比没有HPV感染者高4.7倍。

4 讨论

流行病学研究证实,宫颈糜烂、性紊乱和性卫生不良为中国妇女宫颈癌的三大危险因素。宫颈糜烂、裂伤等易受各种物理、化学、生物刺激,增加上皮变异的机会,从而发生宫颈癌的危险性增加。因此,让广大妇女定期参加妇检,及时发现疾病及时治疗,可有效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本次研究单因素分析表明,文化程度低、经济状况差、有宫颈疾患、有性传播疾病、有同房后接触性出血、有HPV感染是发生宫颈癌早期病变的危险因素,HPV感染者发生宫颈癌早期病变的危险比没有HPV感染者发生宫颈癌早期病变高4.7倍。因此,宫颈癌的防治重点应放在HPV感染的预防和控制上。一方面要定期进行HPV检测,对于HPV阳性而宫颈正常的对象要定期随访。另一方面应定期规范地进行妇科普查,及时发现疾病及时治疗,加强妇女病普查及开展宫颈癌危险因素的健康教育,增强广大妇女宫颈癌筛查意识,因地制宜选取适宜的筛查方法,提高宫颈癌筛查的覆盖率,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从而减少和控制宫颈癌的发生。

[1]屠铮,魏丽惠.2005中国12家医院宫颈癌机会性筛查资料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9,25(5):278~281.

[2]赖日权,张小庄.宫颈/阴道组织与细胞病理学诊断[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1~10.

[3]池雅琴,王荣琴.吴江农村妇女宫颈癌发生的危险因素[J].中国生育健康杂志,2009,20(2):89~91.

猜你喜欢
官渡区巴氏感染者
知信行模式在HIV感染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释放巴氏新小绥螨可满足对苹果全爪螨的防治需求
艾滋病感染者就医和就业歧视状况调查
官渡区档案馆、区文化馆举行特色档案交接仪式
官渡区首批“机关数字档案室”通过验收
官渡区国家综合档案馆项目举行开工仪式
巴氏杀菌水牛奶在不同储存条件下微生物增长规律的研究
巴氏醋杆菌核酸修复酶UvrA对大肠杆菌耐受性的影响
HIV感染者48例内镜检查特征分析
巴氏杀菌奶不同处理温度和贮存期内脂肪酸变化规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