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教育精彩绽放——宜昌市西陵区得胜街小学特色教育纪实

2010-06-19 09:51王声萍段淑平
湖北教育 2010年5期
关键词:社区家长活动

◎/王声萍 段淑平

探究大队的学生到邮局开展活动。 段淑平/ 摄

走进宜昌市西陵区得胜街小学,清新雅致的校园里,师生眉宇间跳跃着快乐,谈吐中充满着自信。得胜街小学提出“处处有教育,教育为人人”的开放教育理念,立足学校教育,延伸家庭,走向社区,回归孩子天性,搭建成长平台,拓展教育时空,构建了一个“大”教育,学校因此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优质高效的办学之路。

校园因开放而灵动

“用了7元4角钱,我们还可以买2元6角钱的东西。”“我们已经超过了十元,得把贵的换一件去。”100多个孩子,分20多个小组在超市里购物,有的看价钱,有的在计算,有的在比较,有的在记录,超市里到处是他们欢快的声音。这样的场景很难让人将其与教学联系起来,但是这确实是得胜街小学的一堂数学课。结合数学教材中《生活中的小数》内容,得胜街小学四年级教学组开展了“超市大赢家”比拼活动,要求每个小组的购物不能超过十元,在规定的时间内,看哪个小组购物的种类最多。超市里瞬间产生了无数个与小数加减法相关的数学题,孩子们乐此不疲地计算着,知识在快乐的竞赛中被轻松掌握。

“开放教育首先应该是一种让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的教育。”得胜街小学校长王声萍认为,校园之所以缺乏活力,就是因为没有开放的意识,始终以教师和教学为中心,而不是以学生和学习为中心,结果既束缚了教师的“教”,又束缚了学生的“学”。

一次,学校组织学生接种疫苗,要求各班老师组织学生按顺序进行,有位老师不仅“很忙”没能到场,事后还表示:“那节课不是我的课,组织学生接种疫苗也不关我的事。”这件事对王声萍触动很大,为什么有老师会认为组织学生活动“不关我的事”?善于思考问题的她意识到,传统教育管理定位中,教师把自己的价值实现定位于学生分数,认为任教班级的学生分数高才是硬道理,其他的都无关紧要。

如果老师的眼睛只盯着学生的分数,不仅学生没有快乐可言,教师也难以感受到教育的幸福。得胜街小学把开放教育的目标,定位在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基础上,树立“处处有教育,教育为人人”的办学理念,从学校管理、学校德育、课堂教学、学生评价、校园文化等五个维度进行开放性的研究,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时空、教学手段和教学评价的开放。

学校从转变管理方式开始,将行政例会由过去领导组织学习文件和安排工作,改革为管理艺术交流会;将教师例会改革为开心时刻、拔河比赛、教师心语、读书感悟等形式多样的集娱乐与教师专业成长于一体的活动。学校的“阳光大讲坛”除邀请知名专家做讲座外,还有身边教师的经验介绍。在得胜街小学,只要教师有值得大家学习的地方,学校都利用“阳光大讲坛”这一平台为其提供经验交流的机会。杨桂楠老师指导学生作文到位、批改认真,林琴老师指导学生预习很有方法……他们都先后上了大讲坛。学校还将老师的备课本、学生的作业本展示在会议室,让老师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学校管理方式的转变,促进了教师观念的转变。而教师观念的转变又带动了课堂教学模式的三个转变,即“转变注入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转变学生被动听课为主动参与,转变单纯知识传授为知能并重”。树立“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的教育理念,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着手,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将书本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六年级数学教师刘琴在教学《圆的周长》一课时,提问学生:“我们认识了圆的周长,那么怎样才能知道一个圆的周长是多少呢?”学生们没有说用线来围一围,测量一下线的长度,也没有说把圆在尺上滚动一周,看看圆滚过的长度,而是直接说出了圆周长的计算公式。此时,教师如果硬要引导学生去推导圆周长,学生不仅没有学习的兴趣,也没有了自主探究的空间,教学显然是无效或低效的。在短暂的停顿后,刘老师换了一个问题:“同学们都知道了计算公式,对这个公式有什么想问的吗?”结果,学生问了许多问题:什么是圆周率?圆周率是多少?圆周率是谁发现的?圆的周长是多少?计算公式是怎么得出来的等等。刘老师总结道:“在这些问题中有两个问题老师觉得很有研究价值:什么是圆周率,为什么圆的周长=直径×圆周率。”学生热情高涨,全员参与探究。教学相长,刘老师在课后写了一篇教学反思,认真分析在“学生知道了”这种状况下,教师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

得胜街小学的老师们总是爱请学困生回答问题。一次公开课上,一个学困生写了一个错误的方程式,老师大胆地抓住这个机会,深入展开讨论,让优秀的学生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学困生也在讨论中受到启发。学校将学困生的转化作为考核目标纳入教师工作绩效中,要求教师课堂上必须设计一些接近后进生最近发展区的问题;作业布置有梯度,让学困生跳一跳也能“摘桃子”;同学之间通过“一帮一”活动,促进共同进步。学校建立了开放的评价方式,形成了以学生发展为取向,以鼓励学生对其发展的过程主动负责,体现“教育为人人”的观念。

开放教育让孩子们喜欢上了学习,也爱上了校园。在得胜街小学,作业不再是让学生头疼的事,而是成为了一种乐趣。快餐式作业、及时型作业、延时型作业、学生自编测验型作业、实践型作业、合作型作业、跨学科作业等,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也让每个学生都体会到了成功的乐趣。在得胜街小学的校园里,每天活跃着一支“优秀文明监督员”队伍,他们自觉担负起监督和管理全校学生文明行为规范的责任,由每个班自觉轮流值周,全班同学人人参与,早晨、课间、中午在校园不同的地点站岗。他们热情主动地向老师、同学问好,礼貌地阻止课间疯闹的同学。每周,他们还把自己的执勤感受总结起来和全校师生分享。

家庭因开放而舞动

得胜街小学401班的田雨生有做事拖拉的毛病。一天晚上,他边写作业边看课外书,直到8:30才完成作业。当他把作业给妈妈检查时,妈妈生气地说:“这么少的作业,怎么现在才写完?下次再这样,我就不给你签字!”几天后,他再次犯了同样的毛病,妈妈二话不说,把他揍了一顿。几天后,田雨生将这件事写在作文《妈妈,我想对您说》中。一个教育孩子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契机就这样被家长给浪费了。

“家校达不成共识,再好的教育思想,也难以产生理想的教育效果。”王声萍对家长们十分重视子女教育,但教育的内容和方式并不符合学生成长规律的现象非常着急,“每一个孩子对于所在的家庭来说都是百分之百的希望,因此我们要用百分之百的努力给孩子提供百分之百的发展机会,让每一个孩子拥有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得胜街小学从唤醒家庭教育责任入手,引导家长提高家教艺术,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让孩子在家庭里也能快乐地学习。学校成立了开放教育家长委员会,让更多的社会人士参与到学校的改革和管理中来,把社会资源转化为教育资源,一方面让学校开放教育的理念得以向家庭延伸,另一方面也不断丰富了学校教育的内涵。

学校根据学生不同年龄段分层举办家庭教育辅导班。一二年级将辅导内容定位为“家长是无法选择的职业”,三四年级定位为“家长在孩子成长中的角色定位”,五六年级定位为“帮助孩子走出青春沼泽地”。按学生监护人的层次和类型,学校还分别开设了“父母亲班”“爷爷奶奶班”和“单亲家庭班”。在参加了多次辅导班后,田雨生的妈妈在反馈表上写道:“我真不知道做家长还有这么大的学问,我现在才明白作为家长在孩子需要的时候要变换不同的角色。”如今,每一次家长学校授课,总是出现爆满的局面,有的甚至是祖孙三代同进培训课堂。过去家长们总觉得教育是学校的事,习惯于把教育的责任推给老师,如今家长们总感觉自己身上的担子很重。五年级同学吴金晶的妈妈在她的家教经验交流文章中这样写道:“孩子是父母的作品,文章没写好,不是纸和笔的错,而是写书人的错。同样的道理,孩子是否成才,父母责无旁贷。”

学校要求教师每学期家访两次以上,家访时走进的不只是一扇门,也不是“上门告状”,而是给孩子送喜报,上门“授道”,将一些家教书籍、家教理念送给家长,和家长共同探讨“严爱失当”“宽严有度”“因材施教”等家教方法,结合学生各自的家庭情况、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给孩子最合适的教育。同时,学校开展了系列活动,拉近了父母和孩子间的距离,增进家庭和谐,提高家庭幸福指数。通过开放周的形式邀请家长到学校和孩子同升旗、同上课;利用网站提供大量的家教文章,供家长了解学校动态;在每个班确定两个家庭示范点,教师对家庭的文化氛围、学习环境的创设等方面进行全程指导,然后在全班进行推广;开展父母和孩子“同读一本好书”活动,共同记录成长的痕迹。

社区随学校而律动

得胜街小学把社区视为学校的第二课堂,把学生带入社区,挂牌成立了8个“红领巾”实践活动基地,成立了宣传、服务和探究三个大队,让社区成为学生学习的实践场、兴趣的陶冶场、能力的展示场、发展的再生场、认识的升华场和习惯的习得场。

一提到在社区里开展的采访活动,三年级的王妤涵便兴奋地说:“采访前老师讲了很多采访技巧和摄影知识,还让我们在小组中合作,可一到了社区,我们全慌了,采访不像我们想的那样顺利。平时见了叔叔阿姨们说话都挺利索的,可在众目睽睽之下采访的时候,身体发抖,声音发颤,直到采访好几个人,才镇定自若。在社区采访,不仅让我们学会了如何采写新闻,还让我们学会了合作,学会了与人沟通。现在到街上采访,遇到别人拒绝的时候,我再也不会气馁,还会接着找下一个采访目标。”学校成立了“红领巾”广播站和小记者队,小记者们深入到校园和社区采写了许多鲜活的新闻稿件。集市广播、楼道文化、基地橱窗是宣传大队学生进社区的主要宣传手段。内容涉及文明、卫生、交通、安全、法制等方面,学生们载歌载舞,用生动活泼的形式将宣传内容巧妙地传递给居民。

服务大队的学生们成立“野广告”清理小分队,随时清理社区中的“野广告”,举报乱贴“野广告”现象;走进周边居民楼,开展“让楼道亮起来”活动;到盲人大院、土街头社区开展助残、捐助活动,护树、绿地认养活动,寻找街上的流浪儿活动。学生将美与和谐带给了社区,社区因此而美丽起来。二年级学生杜芷馨的爸爸说:“得胜街小学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活动平台,在蜜罐中长大的孩子拿起扫帚把小巷子收拾得干干净净,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劳动意识,还教育了我们居民。”

探究大队的学生们以“自主学习”的形式,队员们自愿组合,合理编队,自取队名,自设队标,自制公约,自己聘请家长作辅导员,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智慧小队”是五个小男孩给自己小队取的名字,他们把基地设在同学家,五个小男孩一起在自然王国穿梭,完成了《挑战科学实践力》一书中的二十多个小实验,如鸡蛋上是如何刻字的?炭灰洗手的秘密?社区的电表为什么要那么整齐地排放?五年级的李成宇亲身体验小交警的指挥后,发现交警工作很辛苦,知道交通事故发生的危害性,就回家对爸爸说:“骑摩托车要注意安全,一定要戴好安全帽。”

开放教育让得胜街小学与学校周边社区形成了良好的互动,学校教育得以与社区和谐共振。学校每次举办的活动,都得到社区居民的大力支持。2010年4月1日,得胜街小学举行了一场“爱心义卖活动”,由于学生提前去社区发放了义卖活动的宣传单,前来参加活动的除了家长外,还有不少的社区人士,他们不仅积极支持学生的义卖活动,还踊跃捐款。最终,各班通过义卖和现场捐赠,共募集善款8559元。

社区、学校和家庭因得胜街小学的开放教育而真正走到了一起。很多人说,得胜街小学因开放教育而出名,实际上,师生才是开放教育最大的赢家。

猜你喜欢
社区家长活动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社区大作战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3D打印社区
我心中的好家长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家长请吃药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