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建设外部环境中多方利益群体博弈模型

2010-06-21 07:18贞,刘宁,鲜
电网与清洁能源 2010年4期
关键词:基层组织征地收益

刘 贞,刘 宁,鲜 康

(1.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北京 100084;2.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重庆 400030)

电网建设外部环境中多方利益群体博弈模型

刘 贞1,刘 宁2,鲜 康1

(1.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北京 100084;2.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重庆 400030)

0 引言

电网建设项目是在多种经济利益主体共同作用下完成的。不同的利益主体代表了不同的利益层次。结合土地征用过程的实际来看,电网公司代表整体全局利益(国家利益),基层组织代表局部利益(地区利益),农民代表个人利益[1]。1)电网公司。电网公司一般是电网建设的发起人。是以各地区经济发展的状况为依据,从国民经济总体发展的战略要求出发,提出一系列电网建设规划,以此保证国家整体利益的实现。2)基层组织。基层组织是电网建设土地征用在特定地区的落实者,但其行为往往受地区利益影响。基层组织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承担着分解和承接电网建设土地征用具体任务的责任。但是,当地区的局部利益和国家整体利益存在矛盾时,基层组织却不能总是配合基础建设土地征用政策行事。3)当地居民。当地居民是土地征用过程中的微观主体。对于当地居民来说,其行为的主要标准是收益,他希望获得尽量高的征地补偿收入[2]。

1 博弈问题描述

在电网建设过程中,电网公司为了降低交易成本并使征地工作顺利进行,并没有直接介入征地活动,而是委托基层组织向农民征地[3-4]。但电网公司、基层组织和农民3个利益主体的目标是不同的,电网公司的目标是:在征地费用不超出概算的前提下 (即满足建设工期要求的同时,使征地费用最少),保证农民得到合理的补偿费用,基层组织的效用最大化目标是提高地方财政收入、政府官员的收益(包括升迁、政绩、表彰奖励和其他的隐形收入)等;而农民希望获得尽量高的土地征用补偿收入。各方目标不一致导致各方行为不协调,尤其是基层组织,在征地工作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常常顾及自身利益,未能切实贯彻中央精神和相关法律法规,层层截留克扣征地补偿费用,农民没有获得应得补偿费用,进而导致农民阻扰项目施工的现象屡见不鲜。张兴华等(2003年)经调查发现基层组织征地工作透明度不够,没有真正向农民征求意见,自行确定补偿标准,不公开补偿费用的测算[5]。国家统计局(2003年)调查了16个省2670个被征地农户,结果显示征地补偿费用发放到位率不足。王习明(2005年)通过调查21个省的515户农户,其结果显示:征地补偿费用发放到位率严重不足,甚至一部分被征地农民没有得到任何补偿。因征地和拆迁等引起的纠纷占土地纠纷的50%,已成为近5a农民上访的主要原因[6]。

电网建设项目的土地征用,存着利益的重新分配问题,实际上也是利益博弈的过程,是在土地征用过程中,电网公司和基层组织双方进行讨价还价的博弈活动。在讨价还价过程中,双方就征地补偿费用和相关的标准进行谈判:首先由电网公司提出一个补偿标准和补偿费用分配比例方案,而对于电网公司提出的方案,基层组织如果认为对自己较为有利可以接受,当认为利益受损时也可以拒绝,在一般情况下,基层组织对电网公司提出的方案很难认同,所以,基层组织会提出自己的要求并给出相应的方案,而电网公司也会根据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原则决定是否接受;当电网公司不愿接受时,他也要再次提出修改过的方案,如此循环直到双方满意为止。在上述循环过程中,只要任何一方接受对方的方案,博弈就宣告结束。只要双方不能在最初的时间之内达成协议,则谈判过程每多进行一次,就会多增加一次时间的耗费。由于谈判时间延误和时间损耗产生的利息损失,双方的利益都会有相应的折扣α(0<α<1)。我们称α为损耗系数,相当于市场利率水平在一定时期的累积比率,时间越长,α就越大。

电网建设项目中基层组织与当地居民的博弈过程一般不会超出基层组织第三次提出的方案,因为从基层组织角度而言,第三次方案是最后方案,此时的补偿方案和分配方案农民必须接受。因为对基层组织而言,博弈每进行一次,总收益会下降一定比例,因为双方在土地征用上拖的时间越长,对基层组织就越不利,由于有可能出现土地征用任务不能按期完成,电网建设项目也就无法按计划进行,对基层组织则意味着项目开工延期的损失等一系列的损失。而对于农民而言,其损失最主要就在于资金晚到位而带来一定时期内的利息损失。因此,谈判拖得越长,对双方都可能越不利,一般而言,政府在发现一些必须给予农民的时候,应尽量早点让农民得到,这对双方都是有利的。从双方获利的情况来看,双方获得利益的比例大小取决于α-α2的大小,α-α2表示基层组织获利的大小比例,所以α-α2数值越大,基层组织所得的比例越大,农民的比例越小。

设函数关系式Y=α-α2[7-8]

则Y取最大值的条件是Y′=0,Y″<0(满足条件)

那么,Y′=1-2α=0就可得到

当α=0.5时,α-α2有最大值0.25;此时表明,对双方而言时间拖延到α=0.5时,基层组织得到最大化收益;表明在博弈过程的时间适中的事后,基层组织应该答应农民提出的相关条件,此时基层组织就有可能获得最大化的收益;当0.5<α<1时,表明在这个阶段农民所拖延的时间越长,基层组织所得就相对较多,α越大α-α2越小,基层组织获益越小,农民得益越大;当0<α<0.5时,表明农民拖延时间较短,α越大,α-α2越小,基层获益越小,农民得益越大。

该结果反映了在此博弈中,农民能讨价还价的筹码是跟基层组织拖延时间。拖延时间越长,造成基层组织的损失越大,基层组织愿意补偿给农民的也就越多,以求早日结束讨价还价。只有当基层组织完全不怕旷日持久的谈判(α=1),或农民的争取是带破坏性时(α=0),处于有利地位的基层组织才会不需要花钱即可保证自己的全部利益。但是,基层组织在博弈过程中虽然掌握信息较多,却并不能保证获得利益多。这是因为,是否了解所有博弈方的得益情况是影响获利差异非常重要的因素,单方追求最大自身利益的行为,并不能实现社会的最大利益。有可能在基层组织过分强调自身利益而忽视当地农民的利益,面临农民大量上访所导致政府的干预和对地方政府的违规行为进行处罚,从而使基层组织的利益难以得到很好的保障,这是地方政府所不愿看到的。

电网公司在电网建设项目中应该采取怎样的土地征用策略,使基层组织的行为符合其预期目标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将基层组织向农民征地的过程看成是讨价还价的博弈过程,电网公司和基层组织之间的关系看成是委托代理关系,分析电网公司、基层组织和农民在征地过程中的相互作用及其均衡。研究结论将为电网公司的土地征用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2 电网公司与基层组织的委托代理模型

局中人1表示电网公司,局中人2表示基层组织,局中人0表示“自然人”。该博弈过程如图1所示。

图1 三回合讨价还价博弈

基层组织接受委托的参与约束:

式中,v为基层组织在连续区间内选择的努力水平。准为基层组织的机会成本,也就是不接受该委托的收益。C(v)为基层组织选择努力水平v的负效用(努力工作所付出的成本)。R(v)为基层组织选择努力水平v时,电网公司得到的效用。ω(R)为电网公司根据得到的效用R(v),支付给基层组织的报酬。

在此前提下,电网公司当然希望付出的报酬越小越好,因此基层组织的实际参与约束是:

这样电网公司的收益函数就是:

在满足参与约束的条件下,要使基层组织的收益与电网公司的收益完全一致,即基层组织的行为符合电网公司的最大收益,就必须满足基层组织的激励相容约束:

其中v*是满足激励相容约束的基层组织的努力水平。

从上述分析可得出电网公司—基层组织委托代理的一般模型:

3 基层组织—当地居民博弈模型

土地征用过程中,基层组织和农民之间存在一个议价的过程,在博弈论中就是讨价还价的博弈关系。

3.1 基层组织和农民的三回合讨价还价模型

3.1.1 基本假设

假设1:电网公司委托基层组织以征地概算额P进行征地。

假设2:局中人均为理性人,局中人1表示基层组织,局中人2表示农民,征地概算额P是“共同知识”。

假设3:由于谈判费用和工期损失,基层组织和农民的“消耗系数”分别为δ1和δ2且满足0≤δ1<δ2≤1。

假设4:第一回合由基层组织出价且其在第三回合的出价S具有强制力是“共同知识”。

假设5:任一局中人在本回合中的收益只要不小于下一回合自己出价时的收益,就愿意接受对方在本回合中提出的方案。

3.1.2 模型描述及求解

这个三回合讨价还价博弈过程如图1所示,可用下述方式描述:第一回合,基层组织出价S1,农民可以选择接受或不接受,接受则双方收益分别为P-S1和S1,谈判结束,如农民不接受,则开始下一回合;

第二回合,农民要价S2,由基层组织选择是否接受,接受则双方收益分别为δ1(P-S2)和δ2S2,谈判结束,如基层组织不接受则进行下一回合;

第三回合,基层组织出价S,这时农民必须接受,双方实际收益分别为δ21(P-S)和δ22S。

用逆推归纳法分析这个博弈,基层组织和农民的收益分别为P(1-δ2+δ1δ2)-δ1δ2S和δ2P(1-δ1)+δ1δ2S,是这个博弈的子博弈完美纳什均衡解。

3.1.3 模型分析

在本博弈模型中,假设基层组织在第三回合的强制出价S是合理的补偿费用,农民的最终收益就不会低于这个合理的补偿费用,即:

式(2)的经济含义是:农民能够得到合理的补偿费用的前提是电网公司必须规定征地概算的下限水平。

3.2 基层组织和农民的无限回合讨价还价模型

3.2.1 基本假设

假设1、2、3、5同上述三回合讨价还价博弈模型。

假设4本博弈是一个无限期完美信息博弈,基层组织在奇数时期出价,农民在偶数时期要价。

3.2.2 模型描述及求解

3.2.3 模型分析

在无限回合讨价还价博弈中,两局中人的讨价还价是没有期限的,因此两局中人就无法在短时期内达成协议,也就意味着基层组织无法按工期要求来完成征地任务。再者,在无限回合讨价还价博弈中,无论基层组织的“消耗系数δ1”取值大小,农民的“消耗系数δ2”取值越趋近于1就越有可能得到全部征地概算额P,即:

式(3)意味着不论基层组织的消耗损失大小,农民的消耗损失越接近于0,就越能够仗以讨价还价的筹码跟基层组织无限期地拖时间,最终得到全部的征地概算费用。这时,基层组织不但得不到任何收益,相反还要支付各项征地成本,造成征地费用超概算。因此,基层组织和农民的无限回合讨价还价模型不适合本文的讨论。

4 电网公司—基层组织—当地居民三方利益关系分析

将三者之间的博弈结合起来考虑,也就是在满足农民得到合理补偿费用的前提下,电网公司如何设立激励机制使基层组织的行为符合自己的征地费用最小化目标。

基层组织的最终收益为P(1-δ2+δ1δ2)-δ1δ2S,这里我们不考虑农民的消耗,即当δ2=1时,基层组织的最终收益为(P-S)δ1,这个收益可以看成是电网公司(委托人)的效用水平,即R(δ1)=(P-S)δ1,P和S为已知数,δ1为基层组织(代理人)的努力水平。由于电网公司的效用不仅取决于基层组织的努力,还取决于外界随机因素等,因此R是δ1的随机函数,即R(δ1)=(PS)δ1,其中θ是均值为0的随机扰动项。再假设基层组织的负效用函数C(δ1)=(P-S)δ21,基层组织接受委托的机会成本为已知数。

由于电网公司无法掌握基层组织的实际努力情况,因此只能根据得到的效用水平支付报酬。设电网公司采用的报酬计算公式为ω(R)=A+B[R(δ1)]=A+B[(P-S)δ1+θ],其中A和B都是常参数。该报酬公式意味着基层组织的报酬由固定报酬加提成组成。这样电网公司的收益函数:

因为θ是均值为0的随机变量,因此电网公司的期望收益为(1-B)(P-S)δ1-A。基层组织的收益函数和期望收益分别为:

现在,电网公司主要面临的关键问题是确定A和B的水平,以使这种报酬制度成为一种有效的激励。现在我们就来讨论和分析如何确定A和B的水平。

将上述值代入之,可得出电网公司与基层组织的委托代理模型为:

式中,δ′1为基层组织选择的不为δ1其他任何努力水平。模型的解为B=1,A=-(P-S)/4+准。也就是说,电网公司的最优激励报酬计算公式是ω(R)=A+B(R)=[-(P-S)/4+准]+R。这个报酬公式的含义是,100%的土地征用效用都成为基层组织的提成,电网公司不但不给固定报酬,而且向基层组织收取(P-S)/4-准单位的承包费。因此,电网公司对基层组织的最优激励机制是在电网公司宏观调控的前提下实施承包经营制。

5 结论及政策建议

本文建立了基层组织—农民的讨价还价模型和电网公司—基层组织的委托代理模型,并将二者结合,分析了电网公司、基层组织和农民在征地过程中的相互作用及其均衡,得出以下结论:

1)电网公司应该规定征地概算的下限水平,这是保证农民得到合理的补偿费用的必要条件。

2)电网公司必须规定征地期限,决不能允许农民无限地拖延征地时间,必要时应该允许基层组织实施强行征地权,否则基层组织既不能按工期要求完成征地任务,也不能将征地费用严格控制在征地概算范围内。

3)在满足各种假设条件下,通过分析得出:电网公司对基层组织的最优激励机制是在实施承包经营制。

[1]刘贞,刘宁,鲜康,等.电网建设外部环境中的冲突趋势及原因分析[J].电网与清洁能源,2009,25(10):10-16.

[2]张兴华,刘建进.我国非正规部门的发展与政策取向[J].中国劳动,2003,11:16-17.

[3]刘宁,刘贞,鲜康,等.电网建设外部环境中主要利益群体特征分析[J].电网与清洁能源,2009,25(11):11-16.

[4]刘贞,刘宁.电网建设外部环境中的冲突及应对措施[J].电力建设,2010,31(1):40-44.

[5]王习明.中国农民组织建设的现状:中国农民组织建设入户调查问卷分析报告[J].中国软科学,2005(9):7-15.

[6]张洪.湖北荆门电网建设外部环境的思考[J].湖北电力,2007,(12):57-59.

[7]迈尔森(美).博弈论—矛盾冲突分析[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8]谢识予.经济博弈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Study on the Game Model for Multiple Interest Groups in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for Power Grid Construction

LIU Zhen1,LIU Ning2,XIAN Kang1
(1.Energy Environmental and Economic Research Institute,Tsinghua University,Beijing 100084,China;2.Economics and Business Administration,Chongqing University,Chongqing 400030,China)

Three major interest groups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in the construction ofpower grids, namely the power grid companies, grass- roots organizations and local residents. This paper establishes the principal- agentmodel between the power grid companies and grass- roots organizations and the bargaining game model between grass- roots organizations and local residents, and then analyzes the interactions among these three groups in the processof implementation ofthe related policies. This paper suggests that a mandatory bottomof the land acquisition price is a necessary guarantee for farmers to get land compensation fees for land requisitioned. The optimal incentive for the grass roots proves to be the contractmanagement systemfor a better external environment for powergridconstruction.

gamemodel;policy-process;interestgroup;power gridconstruction

电网建设外部环境主要涉及电网公司、基层组织和当地居民三大主要利益群体,构造电网公司和基层组织的委托代理模型、基层组织和当地居民的讨价还价博弈模型,分析三大利益群体在政策处理过程中的相互作用,研究认为规定征地概算的下限水平,是保证农民得到合理的补偿费用的必要条件。对基层组织的最优激励机制是在实施承包经营制。有利于构建电网建设和谐外部环境。

博弈模型;政策处理;利益群体;电网建设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9040016);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090450367);浙江省电力公司(T/UZ08009)。

1674-3814(2010)04-0006-05

F224

A

2009-10-31。

刘 贞(1973—),男,博士,讲师,研究方向博弈论与实验经济学;

刘 宁(1982—),男,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电力技术经济;

鲜 康(1986—),男,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项目组成员,研究方向为土地资源管理。

(编辑 董小兵)

猜你喜欢
基层组织征地收益
螃蟹爬上“网” 收益落进兜
基于GIS+BIM的高速公路征地拆迁管理系统
党的基层组织
党的基层组织
怎么设定你的年化收益目标
2015年理财“6宗最”谁能给你稳稳的收益
主流征地制度改革观点检讨
把群众路线贯穿于基层组织建设始终
如何解开设计院BIM应用的收益困惑?
进一步推进基层组织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