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癌术后气道湿化2种方法效果观察

2010-06-30 05:34宋名娟徐桂花石卫红
实用临床医学 2010年7期
关键词:喉癌注射器生理盐水

宋名娟,徐桂花,石卫红

(江西省人民医院整形颌面外科,南昌330006)

喉癌是耳鼻咽喉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手术切除肿瘤是首选的治疗方法。但喉癌切除气管造瘘口后,呼吸道失去了对吸入空气的变温、加湿过滤的屏障作用。如护理不当,可造成痰痂堵塞气道。江西省人民医院整形颌面外科对喉癌术后气道2种湿化方法进行对比观察,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6年2月至2009年2月,本科对60例喉癌气管切开患者,分为试验组(采用微量注射泵持续滴注湿化方法)与对照组(采用传统间断滴注湿化方法),各组30例。其中男 59例,女 1例,年龄45~75岁,平均60岁。气管切开时间为8~10 d,平均8.5 d,2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试验组用50 mL 0.45%生理盐水加入庆大霉素8万U加糜蛋白酶4 000 U将50 mL注射器套上延长管,再连接头皮针的无菌硅胶管段,然后将头皮针无菌硅胶管插入气管套管内6~8 cm,并固定于气管套管的侧壁,套管用无菌生理盐水纱布遮盖,再将注射器载于注射泵,调整好速度,持续滴注,通常开始速度为3~4 mL◦h-1,湿化液推注速度可根据痰液黏稠度增减。对照组采用传统的50 mL的0.45%生理盐水加庆大霉素8万U加糜蛋白酶4 000 U用50 mL注射器定时间断气管内滴注,每15分钟1次,每次10~15滴,也可根据室内温湿度,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情况调节间断湿化时间。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有无刺激性咳嗽、气道出血(痰中带血或血痰)及套管内口结痂。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种气道湿化方法试验组与对照组结果比较,经统计学分析,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种气道湿化方法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3 讨论

喉癌气管切开术后,呼吸不经鼻腔,空气直接通过气管套管而进入下气道,因此就也失去了上气道的加温和湿化作用[1],进入下气道的气体温度降低,造成气道干燥,气道内分泌物粘结在纤毛上,纤毛运动功能丧失,分泌物不易排出,导致气道的抗感染能力明显下降,细菌侵袭率大大上升[2]。由此可见,对于气管切开病人进行有效的气道湿化极其重要。

实验证明,0.45%盐水湿化效果优于生理盐水,生理盐水不利于气体交换,出现盐水进入支气管内水分蒸发快,钠离子沉积在气道内浓缩,使之接近0.9%生理盐水,对气道内无刺激作用[3]。

间断湿化的缺点:间断滴药量为每次10~15滴,且速度不易控制,易发生刺激性咳嗽,增加了患者痛苦。并且吸痰后注入湿化液可引起呛咳,常需要再次吸痰,增加了吸痰次数,而且刚滴入的湿化液重新吸出,降低了湿化效果,并且护理工作量大,增加了交叉感染的机会。

微量注射泵持续湿化的优点:微量注射泵持续气道湿化对气道刺激性小,可减少或避免刺激性咳嗽,比使用传统注射器间断湿化舒适,还可以充分改善人工气道的湿化环境,使气道处于近似生理湿化状态。微量注射泵为自动设定给药泵,利用其原理能将湿化液匀速、定量、定时地滴入患者气管内,保证了呼吸道持续得到湿化,而使痰液黏稠度降低,痰液稀薄,患者能自行咳出,减少吸痰次数,避免了因痰液黏稠、吸痰负压、时间长而引起的气道黏膜损伤,保证了气道通畅,降低了肺部感染的发生率。解决了护士以往利用注射器间断反复操作的繁锁,减少了护士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护理质量[4]。

持续气道湿化可以使气道持续达到消炎、化痰的目的,从而保持呼吸道通畅,减少了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了患者的费用。

[1] 秦廷权,刘玉秀.气管切开手术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9:191.

[2] 肖轼之.耳鼻咽喉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9:397.

[3] 杨军军,张宏.呼吸道管理的症状与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1998,13(2):6.

[4] 郑玉兰,王小兰.气道开放病人持续气道湿化的临床观察[J].医学论坛,2005,23(26):87-89.

猜你喜欢
喉癌注射器生理盐水
Physiological Saline
生理盐水
行动吧, 液压挖掘机!
自制生理盐水
从“手枪注射器”说起
远离打针恐惧的儿童玩具注射器
缺氧诱导因子-1α在喉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喉癌组织中Survivin、MMP—2的表达、临床意义及相关性研究
0.9g/dl生理盐水稀释解决EDTA依赖性血小板假性减少的方法研究
子宫输卵管造影推注器的研制与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