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分析技术在高分子及复合材料检测中的应用

2010-07-10 05:38丁建军梅一飞白永智
中国建材科技 2010年2期
关键词:聚酰胺热熔熔融

丁建军 梅一飞 白永智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中国建筑材料检验认证中心有限公司, 北京 100024)

1 前言

国际热分析协会(ICTA)对热分析技术的定义[1]是:在程序温度下,测量物质的物理性质与温度的关系的一类技术。根据所测物理量的性质,热分析技术可以分为差热分析(Differential thermal analysis,DTA)、差示扫描量热法(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DSC)、热重法(Thermogravimetry,TG)、热机械分析(Thermomechanic analysis,TMA)、动态热机械分析(Dynamic thermomechanic analysis,DMA)等。这些技术在研究物质的熔融、吸附、分解、氧化等现象时,具有独特优势,能快速提供材料热转变、热分解、热机械性能等方面的数据。

近年来,高分子及复合材料发展迅速,其种类越来越多,产品形式越来越丰富,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广泛。对这些材料准确地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

2 应用举例

2.1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鉴定不同类型的PP管材

当前市场上出现的PP管材类型较多,主要有:丙烯与少量乙烯(1.5%-7%)的无规共聚物(PP-R)管材[2]、丙烯与少量乙烯(7%~15%)的嵌段共聚物(PP-B)管材以及由聚丙烯(PP-H)与少量聚乙烯(PE)的共混物制备的管材。PP-H的长期耐高温性能远高于PP-R和PP-B,因此在一些要求高温的工业领域运用的较多,而PP-B在低温性能方面比PP-R和PP-H更好,因此一般应用在冷水领域,PP-R性能相对来说介于两者之间,一般应用于中低温水领域。另外,PP-R的最大优点在于其长期耐蠕变性能优异,在长期连续工作水压、水温高达95℃情况下,使用寿命可以长达50年,加之卫生、环保、耐腐、柔韧、抗震等性能而成为给水管道的主导产品之一。为了保障工程质量,鉴定PP管材的类型显得尤为重要。分析以上三类原料的分子结构,可以知道,PP-R中乙烯单体无规、随机地分布到丙烯的长链中,较大程度地降低了原聚合物的结晶度和熔点(熔融峰温降低至146℃以下),且整体呈均相结构,只显示单一的熔融峰;PP-B中乙烯与丙烯单体分布在不同相中,并未将原聚合物的规整度有效降低,因而聚合物熔点降低不明显,并且呈两相结构,因而会出现两个熔融峰,分别位于120℃和165℃左右;PP-H与PE的共混物与PP-B的结构相似,呈两相分布,熔融行为也相似。根据上述分析,利用DSC测定PP管材的熔点及其熔融曲线的特征,即可鉴别其类型。

试验条件:铝坩埚,N2(50ml/min)气氛下,首先以20℃/min从30℃升温到200℃,然后冷却到30℃,再以10℃/min升温到200℃;

图1和表1描述了两种不同类型PP管材的熔融行为及其熔融峰温,结合前文的分析,可以判定:管A是由PP-B或PP-H与PE的共混物制造,而管B是PP-R材质。

表1 两管材的熔融峰温Tpm

2.2 热重(TG)分析热熔型氟碳涂料组成

热熔型氟碳涂料由于其出色的耐候、耐酸雨、耐腐蚀、抗沾污等性能[3],在建筑外墙、桥梁、铝塑板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用量逐年递增。目前市场上热熔型氟碳涂料主要包括三个组分,分别为:PVDF和丙烯酸酯组成的树脂部分,由耐高温金属、金属氧化物、珠光云母等组成的颜料部分,异佛尔酮、芳香族酸酯等组成的溶剂部分。准确测定上述三组分的含量、计算颜基比、固含量,对确保涂料的各项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试验条件:氧化铝坩埚,首先在N2(50ml/min)气氛下,以10℃/min从室温升温到550℃, 然 后 切 换 为 O2(50ml/min), 恒 温20min;

图2所示为某热熔型氟碳涂料的热重曲线,在N2下,随着温度的升高,溶剂首先挥发出来(Ⅰ区),继而热稳定性相对较差的丙烯酸酯树脂分解,而后耐热性较好的PVDF树脂分解(Ⅱ区)。有些情况下丙烯酸酯树脂与PVDF树脂的分解温度出现重叠,此时则不能准确区分两者的分解过程,图2即为这种情况。PVDF树脂的分解过程是:首先脱去HF分子,剩下类似炭黑结构的不饱和骨架,在惰性气氛下不能分解完全。此时将气氛切换成O2,则残留的骨架燃烧完全,体系中只剩下耐高温的颜料部分(Ⅲ区)。

由上述曲线可以得到各组分的含量,如表2所示。

表2 热熔型涂料中各组分含量

由此可以进一步计算该涂料样品的颜基比和固含量,计算如下:

涂料的颜基比:

式中,P/B——涂料的颜基比;

wP——涂料中颜料的含量,%;

wB——涂料中树脂的含量,%;

通O2燃烧后的残留物,即颜料,经红外光谱分析,为金红石型二氧化钛。

涂料的固含量:

式中,wS——涂料的固含量,%;

事实上,纯丙烯酸酯树脂的分解终点大约在420℃,而纯PVDF树脂大约在470℃开始分解,两者之间存在温度间隔,理论上,TG曲线上两者的分解过程是可以分离的,即可以确定两者各自的含量,但本实验中丙烯酸酯树脂与PVDF树脂的分解温度出现重叠,原因可能是二氧化钛颜料对两类树脂的分解有催化作用,导致它们提前分解,无法确定两者的含量。采用高分辨热重法(High resolution TG)或许可以将两者区分,从而计算各自的含量,这对鉴定该类型涂料是否合格具有重大意义(HG/T 3793-2005《热熔型氟树脂(PVDF)涂料》[4]中要求PVDF树脂的含量至少占树脂总量的70%)。

2.3 热重(TG)测定三元乙丙橡胶制品的主要成分

三元乙丙(EPDM)橡胶是由乙烯、丙烯以及少量非共轭二烯(如双戊环二烯、乙叉降冰片烯、环辛二烯)共聚而成[5],具有耐臭氧、耐老化、耐化学品、耐热、电绝缘等众多优异性能,在汽车部件、防水材料等领域大量应用。但其制品的最终性能与产品中各组分的配比直接相关,所以,准确测定各组分的含量对保证产品的使用性能至关重要。

试验条件:氧化铝坩埚,首先在N2(50ml/min)气氛下,以10℃/min升温到300℃,恒温10min;再以20℃/min升温至550℃,恒定15min;再以20℃/min降到300℃左右,切换到O2(50ml/min),以 20℃/min升温到650℃,恒定15min;

图3所示的是某三元乙丙橡胶密封垫的热重曲线,在N2下,线性升温到300℃,这一过程中加工油中的有机小分子挥发(Ⅰ区);继续升温,大分子油类以及橡胶高聚物分解(Ⅱ区);降温至300℃后,切换至O2,升温到650℃,则炭黑燃烧完全(Ⅲ区),剩下灰分,主要是无机填料(Ⅳ区),各组分含量如表3所示,其中有机物总量是指300℃前挥发份与大分子油类和三元乙丙聚合物含量的总和。

2.4 热重(TG)分析玻纤增强聚酰胺隔热条

玻纤增强聚酰胺隔热条由于其热膨胀系数与铝合金较匹配,加之其力学性能、耐热、耐老化等性能优异,已经取代过去的PVC条,成为断桥铝型材上指定辅助材料。目前该类产品主要由聚酰胺、玻璃纤维、炭黑和添加剂组成,为保证性能需求,GB/T 23615.1-2009《铝合金建筑型材用辅助材料 第1部分:聚酰胺隔热条》[6]要求玻璃纤维含量为(25±2.5)%。

表3 三元乙丙橡胶密封垫中各组分含量

试验条件:氧化铝坩埚,首先在N2(50ml/min)气氛下,以10℃/min从室温升温到550℃, 然 后 切 换 为 O2(50ml/min), 恒 温20min;

图4是某玻纤增强聚酰胺隔热条样品的热重曲线,在N2下,当升温到350℃左右时,聚酰胺基体开始分解,500℃分解完全(Ⅰ区);切换到O2后,炭黑完全燃烧(Ⅱ区);此时,坩埚中只剩下玻纤(Ⅲ区),各组分含量如表4所示。

表4 玻纤增强聚酰胺隔热条中各组分含量

3 结语

热分析技术(DSC、TG等)在测定塑料、涂料、橡胶以及复合材料的熔融行为、熔融热、比热、抗氧化性、耐久性、化学组成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随着这些材料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以及热分析仪器的不断发展进步,热分析技术在高分子材料及复合材料领域的应用必将进一步扩大。

[1]刘振海,徐国华,张洪林.热分析仪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2]洪定一.聚丙烯——原理、工艺与技术[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02

[3]倪玉德.FEVE氟碳树脂与氟碳涂料[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4]HG/T 3793-2005,热熔型氟树脂(PVDF)涂料

[5]娄诚玉.乙丙橡胶的合成与加工工艺[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82

[6]GB/T 23615.1-2009,铝合金建筑型材用辅助材料第1部分:聚酰胺隔热条

猜你喜欢
聚酰胺热熔熔融
印制电路板制造中磁力线热熔工艺研究
热熔标线施工必备『神器』
一种热熔橡胶沥青防水涂料的研制
高温熔融盐压力容器用Q345R材料的腐蚀性能研究
高速公路热熔标线的施工技术探究
聚酰胺6/丙烯酸酯橡胶共混物热性能和结晶行为研究
三聚氰胺氰尿酸盐/氧化锑/石墨烯复合阻燃玻璃纤维增强聚酰胺6复合材料
聚酰胺12非等温热分解动力学研究
聚酰胺12制品3D打印成型力学性能研究
sPS/PBA-aPS共混物的结晶与熔融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