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如,相忘于江湖——专访【江湖戏班】郎剑飞

2010-07-11 03:36胡梦怡
戏剧之家 2010年6期
关键词:戏班江湖研修

□胡梦怡

2010年5月22日,我来到位于桂元路上的173艺术空间,参加了【江湖戏班】的“表演训练营”。这是我第一次见到郎剑飞。第一次看到这个名字时,我甚至怀疑这是不是“艺名”,因为它太具有江湖味道了。眼前这个个子不高、看似大学刚毕业,实际上已毕业六年、现为大学老师的男人,便是【江湖戏班】的班主。

活动过程中,郎剑飞一直不断地强调思想的“碰撞”,因为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表演方式。在戏班里,表演就像一场华丽的烟火盛宴,正是因为这些各放异彩的火花,戏剧才更加精彩。

戏剧之家:【江湖戏班】是如何组织起来的?这个名字有什么特殊意义?

郎剑飞:【江湖戏班】全称应该是“【江湖戏班】戏剧工作室”。自我大学毕业后就一直期待武汉能有一个民间的戏剧组织,能够为我们这些戏剧爱好者提供一个戏剧展现的平台,这一等就是五年。2009年一个偶然的契机,我和几个朋友作为武汉地区唯一的戏剧团队,收到“德中同行·走进武汉”活动主办方的邀请,进行了戏剧文化交流活动,并出演实验戏剧《格林搜集的童话故事之灰姑娘》,向武汉人民和德国人民展现了武汉的民间戏剧形态,由此萌发了自己建立民间戏剧团体的念头。其间,我与几个朋友一起,参与运作了上海民间戏剧团体“草台班”的作品《小社会》在武汉的全部活动,并成功协助上海民间戏剧团体“戏剧者工作协会”的《江河行》活动在武汉站的举办,正是这两次活动的承办,使得【江湖戏班】戏剧工作室的成员班子开始逐渐形成。至于【江湖戏班】这个名字我觉得颇具江湖色彩。顾名思义,“江湖戏班”就是一个爱戏人的草根组织,体现其民众性,希望更多的人通过戏剧这个特殊的载体,传递出他们的观察、体验、思考。

戏剧之家:你们的介绍里说【江湖戏班】是“一个非牟利性的民间戏剧实践团体”,“实践”体现在哪里?

郎剑飞:戏班目前主要做三件事:1.戏剧训练;2.戏剧创作与展演;3.促成来汉的民间戏剧团体进行戏剧活动。“实践”强调的是身体力行,比如说我们两周一次的戏剧训练,通过简单的练习,引导参与者完成戏剧交流、戏剧创作、戏剧演出等实践活动。自成立开始,已经先后展演的原创戏剧作品有《格林搜集的童话故事之灰姑娘》、《狼》、《颜色》等,目前正在进行最新作品《音符》的创作,并计划于七月排演原创作品《洞》。

戏剧之家:目前【江湖戏班】的组织活动情况是怎样的?

郎剑飞:到目前为止,除了戏剧训练和戏剧创作由我来做组织者及引导者,其他的活动都是先由戏班成员集体商议活动的大致流程(包括活动前的准备和活动结束后相关事宜的处理等),再以分工协作的方式来完成。主要通过豆瓣网等网络平台发布各项活动信息,同时也会根据活动的性质等在其他的相关渠道里发布。

戏剧之家:【江湖戏班】最大的特色是什么?

郎剑飞:最大的特色,应该是集体创作的原创形态,以及对戏剧方向上的推动。【江湖戏班】戏剧工作室强调民众的参与,强

调基于个体和群体的思索及表达。

戏剧之家:网络上看到你们负责承办了“第八届戏剧研修营”这样一个活动,请主要介绍一下这个活动的情况。

郎剑飞:“非职业戏剧研修会”(简称“非职”、“研修会”),成立于2007年5月。是在北京戏剧家协会大力支持下,由旅美戏剧人邢剑君先生创办的一个非盈利性民间戏剧组织。旨在通过特色培训、演出等各种活动来普及戏剧艺术和促进大陆戏剧活动的发展。“非职”的各种活动不仅仅局限在戏剧艺术本身,而是强调人与人,即创作者与参与者之间的理解、沟通和合作,强调和谐向上的团队精神。前几届研修营是在北京、上海、南京、杭州等地举办的。第八届戏剧研修营在武汉主要由【江湖戏班】戏剧工作室组织安排,上海戏剧学院臧宁贝老师主持引导研修,参与人员以武汉的戏剧爱好者为主,北京、上海、西安,长沙、湘潭等各地爱好者均有参与,臧老师认为本届研修营与以往历届研修营相比,效果理想许多。大家的交流更多更深入,合作得更默契,同时也充实了武汉的民间戏剧力量。

戏剧之家:目前看来,【江湖戏班】最有特色的一个活动就是“表演训练营”,这个活动当初是谁提出来的?目的是什么?如何保证“训练营”的权威性、丰富性和连贯性?

郎剑飞:这个活动是源于奥古斯都·波瓦的“被压迫者剧场”,【江湖戏班】戏剧工作室希望通过这个活动让大家接触戏剧,体验戏剧表达的方式。这些训练的游戏都是由我这些年从各种各样的书上、参加过的训练(如“非职”)以及跟其他民间团体交流获得的,也有一些游戏是我自己创造出来的。训练营的重点不是学习表演技巧,而是引发参与者的思想碰撞,引导参与者运用身体表达。“训练”在“被压迫者剧场”中定义为剧场游戏,内容本身对于一个普通的人来说没有难度,所以对于新成员来说也不会跟不上进度和节奏,而思想碰撞的过程会因为时空不同、交流的人不同、议题不同而不同,这对于老成员来说总有新鲜感。

戏剧之家:组织者在创办时最希望向成员传达什么?成员能从江湖戏班的活动中获得些什么?

郎剑飞:我希望成员了解身体,让他们在活动中使身体具有表达性。身体是很具象的,比如说:嘴张到最大的时候是一种什么感觉,双手由紧握的拳头到五指愤张的过程是一种什么感觉,反过来做这个动作又是什么感觉,记住这些过程中身体的变化,包括肌肉、情绪、控制动作的方式等。能够自如地控制自己的身体每一部分、每一个行动之后,我们就将注意力集中到动作(行动)与表达上来,演员(表达者)运用自己的身体所传递出的信息(包括语言)是否能够准确地传递给观众,在训练过程中通过反复的训练和观演交流来完成个人表达的提升。

戏剧之家:如果说“兴趣”是支撑江湖戏班的主要因素,如何保持“兴趣”的持久性?有没有想过组织将来的发展和传承?

郎剑飞:对,江湖戏班是由戏剧爱好者组成的团体,兴趣的持久性取决于大家对戏剧的认知,当大家对戏剧越了解时,就会发现需要认知的东西越多,而需要表达和能够表达的东西也会越多,从而形成了个体精神诉求的提升。这是戏班的生命所在。【江湖戏班】是一个非牟利性的组织,所以谈不上很宏伟的发展。目前最重要的就是做好眼前的事情,并且一直坚持下去。

戏剧之家:既然是戏班,必然要演出戏剧。从往期的活动来看,戏剧的演出活动所占的比例还是比较少。这是由于什么原因造成的?如何突破现在的状况?

郎剑飞:【江湖戏班】戏剧工作室不是一个演出团队,而是一个民间戏剧实践团体,成立至今的戏剧演出已经过于频繁,几乎每个月一次演出,这不是一个好现象,因为这样的频率出不了好戏。于是戏班放慢脚步静下心进行戏剧创作,目前已进入一个良性的轨道。

戏剧之家:对于演出的剧本有什么要求?

郎剑飞:公开展演的作品全部由江湖戏班原创,是由【江湖戏班】戏剧工作室成员共同完成的创作作品,演员就是编剧就是导演。原创方向由戏班成员讨论决定,不同的成员讨论组会有不同的方向,而经典剧本戏班会做内部练习使用。

戏剧之家:希望江湖戏班以后能走上一条怎样的道路?

郎剑飞:希望【江湖戏班】以后能成为更多人表达的平台,以戏剧为载体,以身体为依托。我们希望武汉民间戏剧能够蓬勃发展,有更多的戏剧团体出现,相互交流,共同进步,也希望武汉各机构能够实实在在地扶持武汉民间戏剧团体,让戏剧在武汉繁荣起来。让戏剧艺术真正走进民众,让大家能在戏剧中感受乐趣。

四个小时的“训练”比想象中快很多,在班主的带领下,成员们都很尽力且尽兴地表达着自己。从呼吸到垃圾桶、从慢跑到塑料绳,原来每一件细微的实物都是可以通过表演这种途径来实现的。郎剑飞说,想通过戏剧来提升个人和团体的生活品质及精神品质,以生活为根基去思考、去创作、去实践,以戏剧为媒介去传播、去表达、去自省。在训练营里,你大可不必在意别人的眼光,演出你自己,这就是目的。

谈到戏班未来的发展时,郎剑飞说,“我之后”是五十年以后的事情,我现在考虑那么远的事情不切实际,等过十年二十年再回头来看戏班该如何发展吧,至于【江湖戏班】戏剧工作室是有人承接还是解散或是兼并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戏剧在民众中具有了活性和力量。

对于武汉地区的民间戏剧团体来说,前途总是雾蒙蒙的,由于缺少官方和民众在场地、资金方面的大力支持,他们能做的,就是一步一个脚印,做好眼前的工作。这是打下良好基础的前提,但是也些许掺杂了一丝无奈。只有更多营养的注入,这些武汉戏剧圈的细胞才能更加健康地成长,并且分裂出更多成熟的戏剧团体。那时候,武汉的戏剧文化才能更加繁荣。

猜你喜欢
戏班江湖研修
中小学骨干教师“双减”项目式研修模式探索
功德林寺戏班:寺院文化对觉木隆派的特殊重塑
云南壮剧的几种组织形式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不谋全书者不足以谋一课——“整本书阅读导读课”研修心得
“研训导一体化”教师研修方式的实践与探索
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移民音乐的民间存在形式研究
爱的江湖
从社会组织的视角看云南壮剧民间戏班的性质
相忘于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