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翻浆预防

2010-07-12 08:50张洪涛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10年2期
关键词:水稳性边沟透水性

张洪涛,祝 捷

(1.绥化市绥庆养路段;2.黑龙江华龙公路工程咨询监理公司)

季节性冰冻地区的潮湿地段,在春融期间,由于地下水位较高或地表排水不良,路基强度急剧下降,加上行车作用,路表面会出现不均匀起伏、松软、破裂或冒浆等现象称为翻浆。

1 翻浆原因

(1)由于基层结构不密实,水稳性不良,含水量增大,雪水冻融而翻浆。

(2)基层强度不够,灰土拌和不均,碾压不实,含水量大,低温施工,灰土未及成型而冻融翻浆。

(3)在中湿或潮湿地带,地下水未处理好,边沟有积水滞流或在山丘有地下水潜流而造成翻浆。

2 翻浆等级

见表 1。

表 1 翻浆等级划分

3 翻浆预防

(1)保持路面表面平整坚实、无坑槽辙沟,路拱及路肩横坡度符合规定标准,路肩上无坑洼、堆积物、边沟顺畅不积水。对路肩上易于积水处及路面上的裂缝,应在雨季前修理完整,防止地表水渗入路基。

(2)秋季必须疏通排水设施,使排水畅通;冬季要及时扫除积雪,使路面顶面不积雪,防止雪水渗入路基。

(3)发现路基有翻浆的苗头时,可在路肩上每隔 3~5m交错挖深 30~40 cm的横沟,深度可按路基土层的解冻深度而定,并随解冻的深入逐步向下加深,横沟底面要做成向外倾斜的坡,出口应高于边沟沟底或加深边沟。

(4)如条件允许应控制重型车辆通过或令车辆绕道行驶。

4 翻浆处治

(1)挖渗水坑。在翻浆路段上,顺路向 4~6m挖一个圆坑,直径 30~40 cm,将坑深要挖到冻土层以下约 10 cm左右。挖渗水坑的目的是把融化的冰水引到坑内,集中加以掏除,边化边挖。

(2)挖换土。把已翻浆路段上的土挖出来,挖到稳定土层,然后把挖出的土摊在路肩晾干再回填或换填一层水稳性好的土。

(3)换铺粒料。挖除淤泥换填碎、砾石、砖或炉渣等粒料,表面平整后可直接通车。

(4)掺石灰。在翻浆路段上,掺石灰块,并夯进路基里面去。

5 翻浆根治

(1)加高路基。按实际情况加高路基,使路基上部土层远离地下水位,路基需要加高多少,可按土地冻土深度、路基土质和水文情况而定。

(2)降低地下水位。为了不让地下水大量上升到路基上部土层,设置盲沟或有管渗沟以降低地下水位,截断地下水潜流,使路基保持干燥。

(3)设置透水性隔离层。其位置应在地下水以上,一般在土基 50~80 cm深度处,用粗集料(碎石、砾石或粗砂)铺筑,厚度 10~20 cm,分别自路基中心向两侧做成 3%的横坡,隔离层上部与路基边缘高差不小于 50 cm,底部高于边沟 20~30 cm。

(4)设置不透水性隔离层。设置不透水性隔离层的深度与透水性隔离层相同,不透水性隔离层所用材料和厚度。

①沥青含量为 8%~10%的沥青土或 6%~8%的沥青砂,厚度 2.5~3.0 cm。

②乳化沥青直接喷洒,厚度 2~5mm。

(5)设置隔温层。为防止水的冻结和土的膨胀,可在路基中设置隔温层,以减少冰冻层,厚度一般不小于 15 cm,隔温材料可用泥炭、碎砖、炉渣等,直接铺在路面下,宽度每边宽出路面边缘 30~50 cm。

(6)用石灰桩、砂桩、石灰砂桩加固湿软土基。

(7)改善路面结构。

铺设砂(砾)垫层以隔断毛细水上升,增进融冰期蓄水、排水作用,减少冻结或融化时水的体积变化,减轻路面冻胀和融沉作用。

铺设水泥稳定类、石灰稳定类、石灰工业废渣类等路面基层结构层,以增强路面的板体性、水稳性和冻稳性,提高路面的力学强度。

猜你喜欢
水稳性边沟透水性
吸扫式边沟清扫设备的研发与应用
水泥混凝土三角形边沟在山区公路中的应用
CONTENTS
SBS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能改善研究
玄武岩纤维对透水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对比研究
浅碟型边沟在山区公路建设中的应用分析
透水性铺装在城市绿地中的应用初探
科学施工做到路基压实经济有效
公路隧道路面边沟形式的合理选择
基于空隙率的透水性沥青路面配合比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