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红色校园”成为“四有”新人的摇篮

2010-07-13 05:51腾晓兵
江西教育A 2010年6期
关键词:中学红色校园

腾晓兵

横峰县葛源中学坐落在葛源镇三岭岗,这里曾是闽浙(皖)赣省苏维埃政府所在地。葛源中学前身是方志敏、黄道等烈士于1927年创办的列宁小学。

几十年来,葛源中学秉承红色革命根据地的优良传统,传承并弘扬方志敏的“爱国、清贫、创造、奉献”的精神,将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的“红色文化”深深嵌入学校办学理念中,精心打造红色学校,深入开展“六红”教育,素质教育之花结出累累硕果,先后涌现出一批全国优秀教师、省“两基先进工作者”、省“巾帼英雄”等,学校先后被评为市级“文明单位”、“先进学校”、“绿色学校”、“德育示范学校”、“实验教学先进学校”、“校本教研示范学校”、“素质教育示范学校”等。

一、在发掘中提炼,校园内外皆教材

以葛源为中心的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现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这种积淀深厚的红色历史成为葛源中学打造“红色校园”得天独厚的背景与优势。

几十年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葛源中学组织师生开展各种形式的调查研究活动,挖掘整合了以“爱国、清贫、创造、奉献”和“活跃跃的创造”为特征的葛源红色文化,并结合葛源历史、地理、气候、物产、民俗等方面的资源编写了《红土地上的赞歌》《葛中之歌》等一系列校本教材,组织学生学习和实践,使他们全面地了解了家乡各方面的知识,激发了热爱葛源、建设葛源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每年培养发展了50余名红色小导游,利用课余时间熟悉历史,去景区向游客讲解历史,身临其境地进行着红色文化的发掘、践行与传播。

在校内,利用墙报、厨窗、校报、校园广播、班会、校会等形式大力宣传和营造校园红色文化。办公楼上“爱国、清贫、创造、奉献”八个大字,跃入眼帘,红味十足。教学区台阶两旁“为什么来校,学多少回家”时刻警醒同学们记住来校学习的目的并积极进取。运动场内,“每天锻炼一小时,幸福生活一辈子”让同学们体会到做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还要有强健的体魄。教学楼和教室里,“要成就一件大事,必须从小事做起”;“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钉子有两个长处:一个是挤劲,一个是钻劲。我们在学习上也要提倡这种‘钉子精神,善于挤和善于钻”等名人名言催人奋进。图书馆内“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让同学们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深知知识改变命运,知识创造未来。

二、在继承中发扬,六红教育是灵魂

如何实现在继承中弘扬红色文化,葛源中学在探索中实施了“读红书、讲红话、唱红歌、跳红舞、做红人、接红班”的“六红”教育。

读红书、讲红话,就是把《为人民服务》《清贫》《可爱的中国》等红色经典书文列入师生的精读书,人人诵读。同时,把《可爱的葛源》《红色摇篮》《方志敏之歌》《革命烈士传记》《红土地上的赞歌》《葛中之歌》等一系列校本读物列入必读书。

唱红歌、跳红舞,就是倡导师生唱《闪闪的红星》《义勇军进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等经典红歌。编创反映当年葛源苏区人民“活跃跃创造生活”风貌的秧歌舞、腰鼓舞等,学校每年举行学生红歌赛和以班为单位的腰鼓舞比赛。

做红人、接红班,就是通过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开展“寻找红色记忆”、“重走红军路”、“参观革命旧址”、“种植红枫”、“看红色电影”等有意义的活动,引导学生去感悟革命精神,传承革命传统,做“四有”新人。

三、在创建中创新,融入时代是理念

在“红色校园”的创建过程中,葛源中学将“融入時代”作为创新的理念标杆。在课堂教学上,该校坚决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指导思想,全面推行课堂教学改革,以各种生动活泼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他们积极思考、自主探究,努力构建“问题情境—合作探究—多项交流—实践应用—经验共享”的课堂教学模式,并在模式中融入了“红色文化”元素;要求师生上课多举红例子,多讲红故事,将学校开发的红色乡土教材作为贯穿所有教学过程的辅助教材。在课堂教学情境的构建中,既关注红色材料的学习,又关注优良品质的提高,较好地实现了知识、技能及品德三大基本教学目标。

以“红色元素”注入为手段,坚持学生的全面发展。该校将“关注特色发展,展示才艺特长”定为发展战略之一。学校成立了音乐、体育、美术、微机、英语、数理化和文学社等形式多样的兴趣小组,积极实施特色班级制度,形成了国旗班、美术班、篮球班、剪纸班、书法班、武术班等班级特色,真正实现了“班班有特色,人人有特长”。该校还开展了征集学生格言、红色格言、学生书画作品等活动。在校园内外开展了“一月一主题”教育活动,如“寻找昨天的故事”、“踏访英雄路”、“种植红枫”为主题的教育活动。采取“6个十”的“规定动作”对学生进行“红色教育”,即“讲十个红色故事、读十本红色书籍、唱十首红色歌曲、写十篇红色文章、看十部爱国影片、开十次主题班会”。开展“请老红军讲红故事”、“红色文物展览”、“方志敏精神进校园”、“参观革命旧址”、“瞻仰英雄纪念碑”等活动。

开展劳动教育,让学生学一技之长。早在上世纪70年代初,当地政府就划拨了200亩山林地给葛源中学作为勤工俭学基地。几十年来,学校教师坚持定期带领学生去基地劳动,学生学会了种植技术,劳动观念增强了,吃苦耐劳精神提高了,毕业生为发展本地产业、促进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滕晓兵供稿)

猜你喜欢
中学红色校园
红色是什么
红色在哪里?
在多解中学创新
追忆红色浪漫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