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崎病血脂异常及其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

2010-07-16 12:26杨钊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10年3期
关键词:血管炎川崎脂蛋白

杨钊

(都江堰市医疗中心,四川 都江堰611830)

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川崎病,KD)是以全身非特异性血管炎为特点的急性出疹性发热疾病。其病理改变为全身非特异性血管炎,主要侵犯中小血管。如果侵犯冠状动脉,引起冠状动脉扩张及冠状动脉瘤等,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本文通过研究血脂与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的关系,探讨血脂在川崎病中的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诊断标准 川崎病的诊断标准为第三届国际川崎病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1]。

1.2 一般资料 本文纳入42例符合川崎病诊断标准的患儿,其中男24例,女 18例。年龄3.1±1.1岁。随机抽取45例体检的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C组),其中男25例,女20例,年龄3.3±1.2岁。

1.3 分组 通过超声心动图检查的冠状动脉改变,将患儿分为2组,包括冠状动脉病变组(L组,10例)和冠状动脉非病变组(N组,32例)。冠状动脉病变的指标包括:冠状动脉扩张、冠状动脉瘤和冠状动脉狭窄。

1.4 血脂检测 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0~14d检测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2 结果

2.1 川崎病患儿血脂水平

川崎病患儿无论是L组还是N组,除LDL-C外,血TG、TC及HDL-C与C组差异显著(P<0.05),而 L组和N组的LDL-C、TG、TC和HDL-C均没有统计学差别(P>0.05)(见表1)。

2.2 川崎病患儿治疗前后的血脂水平

表2显示,经过10~14d的治疗后,川崎病没有并发冠状动脉病变患儿(N组)的血脂明显变化,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别(P<0.05),而并发冠状动脉病变患儿(L组)治疗后的血脂变化不明显(P>0.05)。

表1 川崎病患儿治疗前血脂水平(±s)

表1 川崎病患儿治疗前血脂水平(±s)

注:与C组相比,*P<0.05。

组别 TG TC HDL-C LDL-C L组 5.36±1.85* 1.69±0.76* 1.31±0.65* 2.68±1.36 N组 5.31±1.83* 1.72±0.71* 1.21±0.54* 2.79±1.32 C组 3.01±1.44 1.09±0.67 1.86±0.75 2.86±1.08

表2 川崎病患儿治疗前后血脂水平(±s)

表2 川崎病患儿治疗前后血脂水平(±s)

组 别TG TC HDL -C LDL-C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L组 5.36±1.85 5.30±1.95 1.69±0.76 1.67±0.73 1.31±0.65 1.35±0.55 2.68±1.36 2.87±1.20 N组5.31±1.83 4.01±1.71 1.72±0.71 1.12±0.65 1.21±0.54 1.83±0.64 2.79±1.32 2.63±1.35

3 讨论

川崎病是以全身性血管炎为主要病理改变的一种的病因未明的发热性疾病,可以累及小到中等动脉。冠状动脉并发症及严重程度决定川崎病的预。后有20%~25%未经治疗的KD患儿发生冠状动脉瘤或扩张,冠状动脉扩张发生率为6.0%~18.6%,冠状动脉瘤的发生率为3.1%~5.2%[2]。严重者可导致患儿死亡。

本文研究发现川崎病患儿血脂异常,包括:血 TG、TC高于健康儿童,HDL-C低于健康儿童,提示川崎病存在脂质代谢紊乱。脂质代谢紊乱在川崎病病理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炎症反应时,黏附与聚集的白细胞参与脂类代谢,从而影响血脂质水平,同时还增加血液黏滞度水平,成为血栓形成的重要原因[3]。高血脂损害血管内皮功能,是心血管损害的高危因素。高脂血症对血管内皮损伤的影响可能与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有密切关系。表现为血管收缩异常、张力增加,血小板黏附和聚集和凝血活性增强和血栓形成等[4],从而进一步加重血管炎症。

川崎病的治疗手段主要包括静脉输注丙种球蛋白和口服阿司匹林治疗。本文研究发现,经过上述治疗10~14d后,无冠状动脉病变的川崎病患儿血脂恢复正常。然而,有冠状动脉病变的川崎病患儿血脂没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没有明显差别。因此,密切观察川崎病患儿血脂的变化,对早期诊断川崎病是否并发冠状动脉病变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川崎病存在明显的脂质代谢紊乱,而且并发冠状动脉病变的川崎病血脂回复正常较为缓慢,其可能成为早期诊断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病变的早期诊断指标。

1 杜军保.进一步提高川崎病的临床诊疗水平[J].中华儿科杂志,2006,44(5):321-323.

2 Kato H.Cardiovascular complications in Kawasaki disease:coronary artery lumen and long term consequences[J].Prog Pediat Cardio,2004,19(2):137-145.

3 韦叶生,蓝艳,刘运广,等.白细胞介素6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及其对血脂的影响[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6,18(4):235-236.

4 Diehm C,Kareem S,Lawall H.Epidemiology of 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J].Vasa,2004,3(4):183-189.

猜你喜欢
血管炎川崎脂蛋白
系统性血管炎
血管炎的分类及ICD-10编码探讨
川崎病的研究概况及诊断治疗进展
伴急腹症的川崎病儿童临床分析4例
一项单中心十年的血管炎住院病种流行病学资料分析
非配套脂蛋白试剂的使用性能验证
高龄老年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血管炎性肾衰竭患者1例报道
CRP和NT-proBNP对小儿川崎病的临床意义
高密度脂蛋白与2型糖尿病发生的研究进展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对泡沫细胞形成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