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治疗膝关节周围骨折的临床分析

2010-08-03 15:04
中国医药指南 2010年20期
关键词:胫骨螺钉股骨

殷 卫

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医院(223200)

近年来随着运输业的不断发展,高能量损伤患者的发病率也不断增加。膝关节周围骨折的发生率也逐渐增多[1]。本研究对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06年1月至2009年7月骨外科收治的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90例作为观察对象,其中男性61例,女性29例,年龄16~70岁,平均年龄(38.7±12.3)岁,受伤原因:交通事故伤55例,重物砸伤25例,摔伤10例。开放性骨折58例,闭合性骨折32例。AO分型:33-A2型10例,33-A3型18例,33-C2型20例,33-C2型22例,33-C3型10例,41-A3型6例,41- C3型4例。伤后至手术时间4h~11d。骨折部位:股骨髁上骨折22例,股骨髁间骨折30例,胫骨平台骨折23例,胫骨上段骨折15例。所有患者均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依据内固定方式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微创LISS内固定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常规手术内固定组)30例,两组患者性别构成比、年龄、受伤原因、骨折类型、AO分型、骨折部位等临床资料经统计学分析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根据股骨粉碎性骨折部位,选取不同方向的切口,切开皮肤后逐层分裂充分暴露关节面和骨折端,依据骨折形状选择合适的内固定。观察组:根据股骨、胫骨CT检查,选择合适的胫骨股骨LISS钢板,采用硬膜外麻醉,股骨下端外侧切口,胫骨上段前外侧入路,首先膝关节周围骨折间接复位,根据实际情况采取膝关节内侧或外侧小切口辅助复位股骨髁面或胫骨平台,应用克氏针和拉力螺钉固定。在C形臂X线机监透视下,骨折断端间接复位,骨折对线良好,保持力线。且通过观察钢板与胫骨股骨位置接触良好,定位器固定确保钢板与骨质位置关系不变,在导向装置的引导下拧入自钻、自攻型锁定螺钉,远端螺钉可以经皮置入,骨折两端保证3~5枚螺钉。术后抗生素3~7d,内固定后开始下肢功能康复器功能训练,1周后逐步负重训练,进行股四头肌、主动膝关节屈伸训练。

1.3 观察指标

1.3.1 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膝关节屈曲度、肢体缩短情况、骨折愈合时间。

1.3.2 观察两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评价

参照Karlstrom和Olerud评价标准,对浮膝损伤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价。优:胫骨、股骨骨折症状消失,无膝、髁关节症状,无疼痛、工作和生活行走无障碍,无髋关节、膝关节、髁关节活动受限;良:胫骨、股骨骨折有间断的临床症状,膝、髁关节有轻微临床症状,稍有疼痛,工作和生活行走稍有影响,髋关节、膝关节活动受限<20°,髁关节活动受限<10°;可:胫骨、股骨骨折及膝、髁关节临床症状较明显受限,工作和生活行走距离受限,髋关节、膝关节活动受限(20°~40°);髁关节活动受限(10°~20°),差:胫骨、股骨骨折及膝、髁关节临床症状过于严重影响作息时间,需扶拐行走,髋关节、膝关节活动受限>40°;髁关节活动受限>40°。术后随访12个月。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2.0建立数据库,通过t检验和卡方检验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膝关节屈曲度、肢体缩短情况、骨折愈合时间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膝关节屈曲度、肢体缩短情况、骨折愈合时间比较

2.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

见表2。

表 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

3 讨 论

膝关节是人体重要的负重关节,膝关节周围骨折正确对位、对线,恢复关节面平整,牢固的内固定是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关键[2]。传统的常规治疗手术切口较大,手术时间长、感染机会多,严重影响术后关节功能恢复。LISS作为全新的微创内固定系统,其通过外固定支架的原理,固定杆与骨折平面贴近,螺钉的头部和钢板的孔之间有互相匹配的螺纹,螺钉和接骨板组合锁定后角稳定性和轴向稳定性,能够有效防止退钉和术后移位[3]。LISS内固定系统能够使接骨板可以在远离骨折的切口内从肌肉下插入,螺钉可从螺钉孔轴心定位经皮拧入,在LISS安置过程中对骨面无压迫,无需剥离鼓膜,骨膜血运较好,术后恢复时间相对较短,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临床疗效。本研究通过LISS内固定的观察组和传统固定的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膝关节屈曲度、肢体缩短情况、骨折愈合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通过临床疗效评价,观察组临床治疗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LISS内固定治疗膝关节周围骨折临床疗效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邱南海,邱东海.传统内固定与微创内固定系统置入治疗复杂性膝关节周围骨折92例回顾性分析[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8,12(52):10363-10366.

[2]刘志祥,才中民,王琦,等.LISS手术治疗膝关节周围复杂性骨折近期效果[J].广东医学,2006,27(7):1017-1018.

[3]方志峰.微创LISS接骨板治疗膝关节周围骨折[J].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2008,5 (5):55-56.

猜你喜欢
胫骨螺钉股骨
侵彻弹体尾部联结螺钉失效的影响因素
股骨近端纤维结构不良的研究进展
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与PFNA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比较
椎体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与单纯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老年性胸腰段椎体骨折的远期疗效比较
前后联合入路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PFNA和倒置股骨髁LISS钛板治疗的临床观察
切开复位内固定与有限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对比观察
DHS与ALP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比较研究
多功能胫骨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近端关节外骨折的临床观察
26例下胫腓螺钉断钉取出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