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配合捏脊法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观察

2010-08-03 15:04牛彩琴张团笑张新平
中国医药指南 2010年20期
关键词:厌食症脾胃疗程

牛彩琴 张团笑 张新平

1 四川省南充市川北医学院中西医临床医学系(637007)

2 四川省南充市川北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637007)

小儿厌食是指小儿较长时间食欲不振,纳差纳呆,甚至拒绝饮食等是儿科常见病症。多发于1~6岁儿童,城市发病率高于农村,本病迁延日久,导致患儿营养不良、贫血、佝偻病,以及免疫力下降,出现反复呼吸道感染,为其他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长期厌食严重影响小儿的生长发育、营养状况以及智力发育。现代医学多采用助消化、补锌治疗,但临床疗效比较差。临床研究表明中医治疗有明显的优势[1]。本研究运用中药口服和神阙外敷,结合捏脊法,观察其治疗效果。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6年至2009年门诊厌食患儿50例,年龄1~10岁;病程3个月~1年,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治疗前均检测血微量元素,显示有不同程度的血锌降低。两组年龄、性别、血锌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中小儿厌食症的中医证候分型标准:①长期食欲不振,时间超过1个月。②面色少华,形体偏瘦。③有喂养不当史。如进食无定时定量,过食生冷、甘甜厚昧、零食及偏食等。④西医查血有不同程度的锌缺乏。⑤排除因肝脏、肠道炎症及肺结核等各种慢性疾病或因药物所引起的食欲低下。

1.3 治疗方法

1.3.1 治疗组

1.3.1.1 中药内服

经中医辩证施证后给与中药口服,每日一剂,半月为一疗程,连续用药2个疗程。主要分成四型:脾胃不和型用曲麦枳术丸加减;胃阴亏虚型用沙参麦冬汤加减;肝旺脾虚型用逍遥散加减;脾胃气虚型用参苓白术散加减。

1.3.1.2 中药敷贴

取苍术、砂仁、甘松、木香、沉香、莱菔子、莪术均10g、连翘6g,同研粉末。于每晚睡前先将患者脐部用温水洗净,擦干。每次取药粉10g,用适量陈醋调匀,稍等片刻,待呈褐色膏状后敷入患儿脐部,将药贴用医用通气胶带固定于皮肤,4h左右揭掉,1次/d,15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敷贴时注意消毒以防感染,每取下药贴后用温水冲洗。

1.3.1.3 捏脊法

捏脊法[3]是让患儿裸背俯卧,医者双手握成空拳,两食指抵于脊背上,两拳眼向前,与背垂直,再以两手拇指向食指前方合力将皮肤提起,然后做食指向前推、拇指向后拉的翻卷前进动操作,自尾骶部长强穴起沿脊柱两旁向上推捏至第7颈椎两旁为一遍,捏至第3遍时每捏2~3下将皮肤向上提捏1~2下,连续5遍为1次。1次/d,7d为一个疗程,观察3个疗程。

1.3.2 对照组

给予多酶片、葡糖糖酸锌口服(哈药集团三精制药)10mL/d,15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治疗组和对照组均采取行为和心理治疗。

1.3.3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包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

2 结 果

2.1 疗效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拟定,1个月后观察疗效。痊愈:食欲与食量均恢复到正常健康儿水平,伴随症状消失;有效:食欲、食量有所增加,其他临床症状部分改善;无效:食欲与食量均无改善。

2.2 疗效结果

见表1。

表1 治疗效果比较

3 讨 论

小儿厌食症是儿科常见病之一。现代医学认为该病是一种慢性消化功能紊乱综合征,其原因与饮食习惯、体内微量元素缺乏,特别是锌的缺乏有关。缺锌使患儿味蕾功能减退,味觉敏锐度降低,摄食量减少;同时使含锌消化酶活力降低,消化功能减弱。目前,西医主要补充微量元素及调整肠道内环境的方法,但不良反应大,患儿难以长期坚持,且临床疗效欠佳,祖国医学治疗有其独特的优势[4]。

中医认为小儿时期“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加之喂养和病后调护不当,或素体脾胃虚弱均可导致本病的发生。病在脾胃,涉及肝肾。病机虚实两端,治疗益气养阴、顺气导滞、调和肝脾,重在恢复脾运。本研究经中医辨证施治给与中药内服,注重矫正药物,少量多次,虚证饭前、实证饭后服用。因中药味浓、疗程长,小儿难以长期坚持服药,又结合中药神阙外敷和捏脊法配合治疗,缩短疗程,提高疗效,易于患儿接受。

中药敷脐历史悠久,中医学认为经络是运行气血、沟通脏腑和表里的通路,脐中为神阙穴,系任脉之要穴,任脉为阴脉之海,既与脾肝肾经相通,又与督脉会合,它有调节全身阴阳经气之功效[5]。现代医学也表明,脐在胚胎发育过程中为腹壁最后闭合之处,与全身皮肤结构比较,表皮角质层薄,药物最容易穿透弥散而被吸收,其特殊的解剖结构,使之成为贴敷给药的最理想部位。因此,脐疗既有药物对经穴起持久的良性刺激作用,又有药物本身被吸收后的直接治疗作用。本研究选用苍术、莪术等组成贴敷方:方中砂仁、木香、苍术行气除湿化滞、恢复脾运,配合甘松、莱菔子醒脾健胃、顺气消食止痛;小茴香温中祛寒、振奋脾阳;沉香、莪术行气活血,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使药物能够很好的吸收;佐以连翘清热除烦。诸药合用,共奏健运中焦、行气化滞之功,重在醒脾助运,增强胃肠蠕动,消除肠道积滞,促进消化液分泌,达到治疗厌食症的目的[6]。

医家吴鞠通认为,小儿“脾胃虚弱,肾气未充”,《育婴家秘》中小儿“脾常不足,肾常虚”。当各种因素导致中焦运化失常,久病可及肾。捏脊法刺激督脉和太阳膀胱经脉在脊柱旁的穴位,特别是对五脏六腑的输穴又较大的刺激作用,通过调阴阳,理气血,和脏腑,通经络,培元气,调整五脏六腑的功能及气血的正常运行,实现健脾气、疏肝气、养阴津、运脾胃等功效。临床研究证明,捏脊法对厌食症各型多有效,尤其对脾胃虚弱型疗效更佳[7-9]。通过捏脊治疗,厌食患儿血锌显著升高,可以改善肠黏膜的吸收功能,进而促进锌的吸收[10]。捏脊疗法是中医治疗小儿疳积、厌食等的有效方法,其机制可能与中药的整体多途径调节,恢复胃肠吸收功能有关。

本研究采用中药内服外敷配合捏脊法,能明显改善厌食症患儿的食欲和食量,缩短疗程,提高疗效。外治法操作简便安全,无痛苦,为患儿和家属乐于接受,值得临床采用和推广。

[1]赵会玲,刘佳林.中医药治疗小儿厌食症60例临床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006,33(8):987.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79.

[3]严隽陶.推拿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125.

[4]梁淑萍.中药治疗小儿厌食症108例[J].当代医学,2009,15(9):154-155.

[5]石慧.开胃脐疗贴治疗小儿厌食症150例[J].中国民间疗法,2009,17(2):12.

[6]高学敏.中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292-294.

[7]胡定政.捏脊疗法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观察[J].按摩与导引,2000,16(5):7.

[8]陈桂君.捏脊疗法对疳积患儿胃肠胰功能影响的研究[J].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1991,4(6):377.

[9]曹幼军.捏脊摩腹疗法治疗脾胃气虚型儿厌食症81例[J].广西中医药,2000,23(4):15.

[10]崔霞,王素梅,吴力群.捏脊疗法对小儿厌食症肠黏膜吸收功能的影响[J].辽宁中医杂志,2008,35(3):439.

猜你喜欢
厌食症脾胃疗程
国王的厌食症
个体化健康教育在小儿厌食症患者中的应用
好脾胃 养出来
脾胃失调该如何调理
碘131治疗要“小隔离”
中药外敷治疗乳腺炎验方
胡天成教授治疗小儿厌食症经验撷菁
新年心愿宝宝有个好脾胃!
乔振纲谈脾胃病治疗经验
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厌食症8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