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四神聪穴治疗高血压48例

2010-08-03 15:04贺微朦
中国医药指南 2010年20期
关键词:循行头晕头痛

贺微朦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二院(150040)

高血压是临床常见的病症,近来笔者采用四神聪穴治疗,收到较好的疗效。现将所收集到的资料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共48例患者。男28例,女20例;年龄最大65岁,最小33岁,大部分为40~50岁,病程最长20年以上者12例,10~19年26例,5~9年8例,5年以下2例;临床分期,高血压Ⅰ期12例,Ⅱ期32例,Ⅲ期4例。

1.2 治疗方法

1.2.1 穴位选择

该穴位于百会穴的前、后、左、右各一寸。一般采取坐位或卧位。

1.2.2 操作方法

针刺局部进行常规消毒,取26号1.0寸不锈钢毫针,针与头皮呈20°左右夹角,用夹持进针法刺入帽状腱膜下3~5分(针尖向前、后、左、右均可)。用平补平泻手法,使患者有酸胀或麻木的感觉即可。每分钟捻转200次左右,每捻转2~3min,留针5~10min。每次针20~30min。起针时用棉球压迫穴位,防止出血。1次/d,10次为1个疗程。

1.3 疗效观察

1.3.1 降压标准

①显效:血压恢复正常,即18.7kPa/12kPa(140/90mmHg)以下。②好转:血压虽未恢复正常,但高压下降1.33~3.99kPa(10~30mmHg),舒张压在13.3kPa(100mmHg)附近。③无效:治疗后血压无明显变化或变化在1.3kPa(10mmHg)以下。

1.3.2 症状疗效

①显效:头晕、头痛、心悸:烦闷、走路不稳等症状完全消失或基本消失。②好转:头晕、头痛、心悸、烦闷、走路不稳等症状较治疗前有所改善。③无效:治疗前后症状变化不大。

2 结果分析

高血压分期与疗效的关系见表1;病程和疗效的关系见表2。

治疗前收缩压平均值为25.3kPa(190mmHg),舒张压为12.6kPa(95mmHg);治疗后收缩压平均值为18.7kPa(140mmHg) 。舒张压为10.7kPa(180mmHg)。收缩压平均下降6.9 kPa(15mmHg) 。

治疗前头痛、头晕35例。显效14例,40%;好转18例,占51.5%;无效3例,占8.6%;总有效32例,占84%。同时心悸,烦闷、失眠、乏力等症状也都有明显好转和改善。

3 典型病例

患者男性,60岁,该患者自1995年患病,头晕、头痛、全身不稳,血压一直在25.3~29.7/16~17.3kPa(190~200/120~130mmHg)。经常口服降压药,血压和症状稍有缓解,但停药后即复发。于2008年1月25日来针灸科就诊。

查体:神志清楚,体质—般,面色发红,脉沉弦,舌质红苔黄,血压25.3/16kPa(190/120mmHg)。

处方及治疗:取四神聪穴。经治疗1个疗程后,头晕、头痛明显减轻,血压降至21.3/14.7kPa(160/110mmHg)。又针2个疗程,头晕、头痛、全身乏力、走路不稳完全消失,血压恢复正常20.0/12.4KPa(150/95mmHg)。半年后随访,症状及血压无复发。

表1 高血压分期与疗效的关系

4 讨 论

4.1 针刺四神聪治疗高血压前人论及不多。笔者取四神是受目前广泛开展的头针疗法的启示。头针是按大脑皮层的功能来定位的,向不同方向针刺四神聪,可涉及运动区和感觉区的上l/5,足运感区、舞蹈震颤控制区。运动区上l/5对下肢活动不利,走路不稳疗效显著;感觉区上1/5主治头,颈部疼痛和头晕。舞蹈震颤控制区和足运感区对眩晕,肢体活动,心悸也都有一定的疗效。因此针该穴可治高血压[1]。

4.2 从四神聪的作用机理来看,该穴虽是经外奇穴,但它位于督脉膀胱经的循行线上,四神聪的前后两穴位于督脉头顶的循行经脉上,左右两穴位于膀胱经的巅顶部支脉上,这两条经脉都在头部入脑,和脑发生联系。所以治疗高血压后引起的头痛,头晕效果明显。手、足三阳经皆循行于头部,而手、足三阴经脉,虽然不直接上循于头,但通过别出的正经,而从肘膝以上的正经别出,经躯干,深入内脏,上至头顶处,其阴经合于阳经,阳经合于本经而上抵头面,故有“诸经皆通于脑”的论述。明代张介宾说,“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升于头。”由此说明头部和人体内的各脏腑器官的功能有密切关系,维持人体脏腑器官组织的正常功能活动。而四神聪位于头部的巅顶,故针此穴可治高血压及由此引起的一系列病症[2,3]。

4.3 通过针刺可以缓解交感神经系统的紧张状态,使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减少,使全身痉挛的小动脉得以舒张,降低血管外周阻力,从而达到降低血压,改善症状的目的。这种比较满意的降压效果,是针刺对中枢神经的影响,与改善高血压患者下丘脑神经内分泌中枢功能失调有关[4,5]。

4.4 从疗效分析上看,Ⅰ~Ⅱ期高血压患者有效率较高,从病程上看,病程越长,疗效越差,病程较短的患者疗效都比较满意。

4.5 四神聪穴位于头顶部,采用沿皮刺的进针方法,在临床上使用安全,又容易掌握,便于推广。

参考资料

[1]于耀才.刺灸学讲义[M].哈尔滨:黑龙江中医学院出版,1984:123-129.

[2]熊路虎.针刺治疗高血压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1984,2(2):3.

[3]纪青山,张颖欣,洪杰,等.针刺对头痛患者的脑血流图影响[J].吉林中医药,1982,2 (1):35-36.

[4]殷风礼.西医内科学基础[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342-348.

[5]杨甲三.腧穴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153.

猜你喜欢
循行头晕头痛
防跌倒,当心直立性头晕或眩晕
头晕和眩晕有何区别
任督脉循行刍议*
论五输穴向心排列与《灵枢·经脉》中经脉循行方向相悖*
头痛怎样保健
头痛与口疾
梳走头晕
远离头痛的困扰
督脉循行考
从西汉出土经穴髹漆人像看手厥阴经脉的循行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