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效果评价

2010-08-03 15:04赵紫彪
中国医药指南 2010年20期
关键词:保肛低位肛门

赵紫彪

广东省肇庆市德庆县人民医院外二科(526600)

直肠癌是消化道常见恶性肿瘤之一,也是我国多发疾病之一,其中中低位直肠癌占很大比例[1]。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饮食习惯和排便习惯的不规律,发病率呈逐步增高趋势。传统手术治疗方式虽然能较好的切除病变组织,但术后的排尿生殖功能障碍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严重影响到患者生活质量。随着解剖学、病理学、生物学等的迅速发展和相互渗透,低位直肠保肛手术变的可能。为了提高临床效果和术后生活质量,我们对79例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德庆县人民医院从2006年5月至2009年8月共收治低位直肠癌患者79例,均经直肠镜,乙状结肠镜,MRI或CT等检查确诊。男51例,女28例。年龄最大71岁,最小35岁,平均56.8岁。病理类型:低分化腺癌34例,中分化腺癌26例,高分化腺癌19例。合并基础疾病:糖尿病3例,慢性支气管炎5例,高血压2例,泌尿系统疾病5例,肠梗阻4例,肝硬化1例。Dukes分期:A期34例,B期25例,C期20例。所有患者按照病变程度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40例,对照组39例,两组在年龄、性别、基础疾病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

1.2 方法

患者入院后结合临床表现和诊断结果对患者做身心综合评估,根据每位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合患者的手术方案。常规铺巾,碘伏消毒,患者行全身麻醉,取改良截石位。对照组行腹会阴联合切除术(APR):电刀切除肛门周围直径5cm的皮肤,切除范围包括乙状结肠及其系膜、肛管、直肠、肛提肌、坐骨直肠窝内组织和肛门周围皮肤、血管在结肠左动脉分出处下方或肠系膜下动脉根部结扎切断,清扫相应的动脉旁淋巴结。腹部作永久性结肠造口—人工肛门。实验组行直肠癌前侧切除术(Dixon):按照全直肠系膜切除原则,作下腹部正中切口,如需要可绕脐适当延长切口,肠管下切缘2~5cm,上切缘l0~15cm。经腹游离直肠至肛提肌水平,向头侧牵引肠管,可见外科肛管与被牵拉起的耻骨直肠肌之间的界限。电刀完全游离左右腹腔下神经内侧的肿块、脏层筋膜和直肠周围系膜至齿状线水平,中枢轴进行R3以上清扫,切除直肠及部分肛管全层。当肿瘤远端游离肠管达3cm以上时,直线型闭合器于至少2cm处钳夹,圆形吻合器行肛管—结肠对端吻合[2]。术后全身抗炎促大便成形,抗生素局部冲洗和营养支持等,吻合肛门狭窄患者给予扩肛,口瘘患者给予充分引流,均得到有效缓解。

2 结 果

实验组术后并发症3例,吻合口瘘1例,肛门狭窄2例;对照组术后并发症8例,吻合口瘘5例,肛门狭窄3例,均经对症治疗后予以缓解。两组在手术时间、日排便次数、术后并发症等方面均有显著性差异,实验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效果对比

3 讨 论

直肠癌是一种生活方式病,是胃肠道中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仅次于胃和食管癌,目前已在癌症发病率中跃居第2位。临床表现主要有血便、脓血便、便秘、腹泻等。便逐渐变细晚期则有排便梗阻消瘦甚至恶液质,其发病机制目前仍无统一认识,不过多数认为与食物或遗传有关。酸性食品的摄入是癌症的元凶,可能与动物脂肪的代谢产物、细菌分解产物以及由于低纤维素饮食状态下,肠蠕动减慢,肠道的毒素吸收增加等因素有关;除了家族性息肉病或溃疡性结肠炎恶变的引起的结直肠癌患者外,在其他结直肠癌患者中,有5%~10%的患者有明显的家族肿瘤史。

直肠癌由于发病特点的特殊性,临床上很容易造成误诊。应根据临床表现,结合多种检查方式联合诊断,以便早日发现病情,为治疗争取时机。目前其手术治疗方式大致可分为不保肛手术和保肛手术。不保肛手术可较为理想的切除癌肿,但无法保留肛括约肌,一般需切除包括直肠肛管周围组织和肛提肌,久性人工肛门给患者生活很大痛苦和不便[3]。虽然近年来出现了股薄肌代替括约肌,结肠肌管代替内括约肌,结肠套叠,骶前结肠成角等技术,试图在去除肛门及括约肌的情况下,将人工肛门设置于会阴切口处,但控制排便能力还是不够理想。而且存在残癌、区域淋巴结转移、血管中癌栓等因素,手术不够彻底,复发和转移的可能性较大。

直肠癌癌细胞一般穿透肠壁向肠壁外淋巴系统扩散,在肠壁内淋巴系统的转移不多见,其可沿肛提肌和盆壁筋膜面的淋巴管侵及闭孔淋巴结,或横向沿痔中动脉流至髂内淋巴结,然后向上逐渐累及与痔上动脉伴行的中间淋巴结群,乙状结肠和直肠一般处于病变的晚期,长度足够,从而为低位保肛手术提供了可能[3]。保肛手术可将有癌肿的肠段作有限的切除,切除后行结、直肠端端吻合。并清扫相应的系膜及周围组织及相应的淋巴结。该手术创伤较小,可以较好的保留肛门功能,是比较理想的手术方式。术中探查肿瘤已侵犯盆腔或Dukes D期者不能勉强保肛,女性患者灶位于直肠前壁时,应同时施行盆腔清扫。

肿瘤远端切除范围不但要考虑肿瘤的大小、病理类型、侵犯范围和和病变程度,还要考虑肿瘤在直肠的位置和与肛缘的距离。从我们的临床经验来看,行保肛手术者,直肠癌肿瘤与肛缘必须达到一定的距离,而且必须保证手术操作对盆腔自主神经无损害。一般来说,下列情况适于做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①肛内超声MRI 显示肿瘤为Dukes B、C期。②直肠指诊肿瘤可推动、不固定、肿瘤直径<3cm。③肿瘤侵犯肠腔<1周。④肿瘤下缘距肛缘4~7cm。

Dixon术能较好的维持闭合状态下肛管的压力和张力,较为完整保存耻骨直肠肌、肛门括约肌和盆腔内脏神经,保持良好的排便功能,是目前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的低位保肛手术。从临床统计来看,实验组在手术时间、日排便次数、术后并发症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患者的手术痛苦,对于病变情况不太严重的中低位直肠癌患者来说,Dixon手术能显著提高临床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1]张道维,刘浩,白晓斌,等.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进展[J].现代肿瘤学,2007,15(7) :1019-1021.

[2]郁宝铭.低位直肠癌外科治疗的回顾、现状与展望[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2,17(7):389-340.

[3]袁建伟,康国庆,刘行凤.结直肠吻合保肛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132例分析[J].山东医药,2009,29(49):93.

猜你喜欢
保肛低位肛门
肛门瘙痒如何治疗
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肛门功能及改善方法的研究进展
改良肛门镜治疗妊娠合并尖锐湿疣的效果评价
预计2020年油价将低位震荡
枣树低位截干萌枝嫁接新技术
上半年磷复肥市场低位运行
利好不足下半年尿素市场仍将低位震荡
肛门瘙痒不能挠
直肠癌手术,保肛和造瘘应该如何选择
卫生纸也能治疗肛肠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