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调节受损患者代谢综合征因子的特征性改变

2010-08-03 15:04李兴贵顾峻菱
中国医药指南 2010年20期
关键词:糖耐量高血压病患病率

李 茜 张 融 李兴贵 顾峻菱 潘 雪

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400062)

糖调节受损(impaired glucose regulation,IGR)是介于正常与糖尿病之间的中间状态,具有高度发生糖尿病的倾向及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也将其称为糖尿病前期,IGR患者已存在了与代谢综合征有关的各种代谢组分的异常,从而加重了组织器官功能和结构的损害。本研究对糖调节受损患者合并高血压病、糖尿病、血脂异常的不同情况进行分析,探讨糖耐量异常人群代谢综合征各因子的分布状态和特征。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在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就诊患者,并自愿接受OGTT检查者,根据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和分型标准,分为正常糖耐量组(NGT)、糖调节受损组(IGR,包括空腹血糖受损、糖耐量减低及二者合并)、2型糖尿病组(T2DM)。共入选139例,男66例,女71例,年龄35~70岁,NGT 62例,IGR 39例,T2DM 36例。入选者均排除肝、肾、甲状腺疾病,未使用影响血糖的药物。

1.2 方法

1.2.1 测试前空腹8~10h由同一个医师分别测坐位血压、体质量、身高、腹围、计算BMI,空腹抽血测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糖化血红蛋白。

表1 糖耐量患者一般情况比较

表2 不同糖耐量患者生化指标比较

表3 不同糖耐量患者高血压、腹型肥胖、血脂异常患病率比较

1.2.2 糖耐量试验

空腹8~10h,检测0、30、60、120min血糖,试验期间严禁剧烈活动、吸烟。

1.2.3 检测方法

血糖、血脂采血后立即测得,静脉血浆葡萄糖测定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

1.2.4 诊断标准

不同糖调节状态的诊断标准:按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分为3组:①糖耐量正常(NGT)组:FPG<6.1 mmol/L和2hPG<7.8mmol/L);②IGR组:包括IFG、IGT和IFG+IGT:6.1mmol/L≤FPG<7.0mmol/L和(或)7.8 mmol/L≤2hPG<11.1mmol/L;③糖尿病(DM)组:FPG≥7.0 mmol/L和(或)2hPG≥11.1mmol/L。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统计在SPSS 13.0软件包内完成,正态分布的指标应用±s,多个独立样本间均数检验应用方差分析。

2 结 果

2.1 一般情况比较

139例研究对象中,NGT占46.0%(64例),IGT占28.1% (39例),DM占25.9%(68例)。IGR组和T2DM组的年龄、BMI、腹围、SBP、DBP显著高于NGT组,而IGR组与T2DM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见表1。

2.2 生化指标比较

IGR组和T2DM组TC、TG、LDL-C、空腹血糖、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显著高于NGT组,T2DM组空腹血糖、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显著高于IGR组,NGT组HDL-C高于IGR组和T2DM组,但未出现统计学差异,见表2。

2.3 代谢综合征各因子的患病率比较

IGR组和T2DM组高血压病、腹型肥胖、血脂异常的患病率显著高于NGT组,IGR组和T2DM组无统计学差异,见表3。

3 讨 论

本研究结果提示,在IGR阶段已经有代谢综合征各组分发病率的明显增高,已有研究表明,导致IGR的危险因素与导致T2DM的危险因素相似[1],而针对性地对可能导致IGR的危险因素进行控制,对减少或延缓T2DM 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本资料显示,糖代谢异常的患病率有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的趋势,这可能与随着年龄的增长,胰岛β细胞凋亡略强于增生以及骨骼肌和肝脏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减少有关[2]。本次调查显示,IGR及T2DM患者的年龄显著高于NGT者,提示随着年龄的增长,对糖代谢异常的筛查应成为早期防治糖尿病的工作之一。

IGR与机体多种代谢异常有关,IGT阶段已经出现了能量消耗与能量储备的失衡,从而导致了血糖的轻度升高以及继发性的脂代谢紊乱,有研究表明,血清TC、TG、LDL-C水平与血糖呈正相关,而HDL-C水平与血糖呈负相关。本研究结果表明,IGR患者血脂异常的患病率超过了糖耐量正常者的2倍以上,血清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有显著升高。而高密度脂蛋白有下降的趋势,但是并未出现统计学差异,可能与本次研究的样本量小有关。

高血压病是T2DM的独立预测因素[3],Li等[4]的研究显示,高血压早期就已存在血浆胰岛素水平的升高。高血压患者骨骼肌横断面毛细血管开放明显减少,进而血供减少,使葡萄糖和胰岛素进入骨骼肌组织减少,葡萄糖摄取和利用减少,迫使胰岛β细胞分泌更多的胰岛素,从而引起胰岛素抵抗(IR),导致血糖升高。本研究提示,在IGR阶段,部分患者已经出现了血压增高,高血压的患病率显著高于NGT者,与T2DM患者接近。提示高血压病与IGR存在一定的关联性。Gillespie等[5]荟萃分析亦提示,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阻断剂降低BP有望减少或阻断DM 发生。

中心性肥胖导致了机体的低度慢性炎症状态,脂肪细胞分泌炎性因子,加强脂肪细胞分解FFA,使TG在肝脏、骨骼肌和胰岛细胞内积聚,引起IR和胰岛β细胞凋亡而导致DM[6]。国际糖尿病联盟已经把中心性肥胖列为代谢综合征的必备条件。肥胖也是T2DM发病的始动因素,通过体质量的控制,可以使IGR患者血糖重新降为正常,本研究提示IGR患者腹围及BMI均显著增加,肥胖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几乎达到NGT者的3倍,提示肥胖与IGT紧密相关。

总之,IGT患者发生与代谢综合征相关的代谢异常远高于NGT者,高血压、血脂异常、中心性肥胖和老年化是糖代谢异常的危险因素,加速了糖尿病的进程。对于糖尿病前期的治疗应重视对多重危险因素的综合控制。

[1]Risk factors in Iran:the Isfahan Healthy Heart Programme[J].Ann Acad Med,2007,36(3):175.

[2]Rhodes CJ.Type 2 diabetes-a matter of beta-cell life and death?[J].Science,2005,307(5708):380-384.

[3]Sadeghi M,Roohafza H,Shirani S,et a1.Diabetes and associated cardiovascular risk factors in Iran:the Isfahan Healthy Heart Programme[J].Ann Acad Med,2007,36(3):175.

[4]Li CL,Tsai ST,Chou P.Comparison of metabolic risk profiles between subjects with fasting and 2-hours plasma glucose impairment:the kinmen study[J].J Clin Epidemiol,2002,55(1):19.

[5]Gillespie EL,White CM,Kardas M,et a1.The impact of ACE inhibitors or angiotensin II type 1 receptor blockers on the development of new-onset type 2 diabetes[J].Diabetes Care,2005,28(9):2261-2266.

[6]Kitano H,Oda K,Kimura T,et a1.Metabolic syndrome and robustness tradeoffs[J].Diabetes,2004,53(Suppl 3):S6-S15.

猜你喜欢
糖耐量高血压病患病率
对妊娠期糖耐量异常孕妇实施产科门诊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价
2020年安图县学生龋齿患病率分析
昆明市3~5岁儿童乳牙列错畸形患病率及相关因素
人过40岁查查糖耐量
中老年高血压病的预防及蒙医护理
428例门诊早泄就诊者中抑郁焦虑的患病率及危险因素分析
辛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在合并糖耐量减低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中应用的临床观察
老年高血压患者抑郁的患病率及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
高血压病中医规范化管理模式思考
高血压病中医病机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