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行新时尚——大家一起暴走

2010-08-08 06:59关媛
中国商论 2010年11期
关键词:山田世博老李

关媛/文

也许你并不陌生暴走妈妈陈玉蓉的故事,她是湖北武汉一位普通的母亲,因儿子患有先天性肝脏功能不全疾病,陈玉蓉为了将肝脏移植给儿子,治愈自身的重度脂肪肝,她通过7个多月的坝上疾步行走,最终战胜疾病并于2009年11月成功地将肝脏移植给了儿子叶海滨。这一事件在2009年颇为轰动,暴走妈妈成了值得万人尊崇的名人。暴走,也开始成为健康出行的新时尚。

暴走,对于中国人来说或许还是个时髦的新词,有疾步运动及远足旅行的意思。起源于美国,风靡欧美,流行于韩国、日本、香港等地,是目前一种时尚新运动,世界上“暴走族”大约有七千万人。暴走,虽在方式上简单易行,但又在许多地方与普通的出行不同。它不仅强调的是徒步行走,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对体能、自然乃至生存的挑战。暴走的出现,给处于忙碌都市的人们找寻到新的生活兴趣,下班后的街道、晚餐后的公园、节假日的郊区,越来越多的中国百姓成为了“暴走族”。

前不久,内蒙阿拉善蒙举办全城暴走活动也是引起了非常大的关注与好评,活动全程10公里。该次参加活动的户外运动爱好者分别来自当地各行各业,有机关干部、医生、教师和学生,也有个体工商业户及退休人员。其中年龄最大的61岁,年龄最小的仅9岁。其目的是通过城市徒步暴走,让众多户外运动爱好者深入巴彦浩特新旧城区的主要街道目睹当地经济、文化的飞速发展,在体育运动中欣赏城市建设日新月异的亮丽景观。由于广大户外运动爱好者积极参与,到场者悉数入列、中途无一退出的局面。那么到底什么是暴走呢?暴走又有哪些类别?

短程暴走,即初级和中级暴走,在日常生活中就可以开展,独自或是携家人、朋友、同事一起选择人流较小的道路快速大步前行,穿街过巷,直到大汗淋漓,脚板开始酸痛为止。时间一般控制在40-50分钟,里程为五六公里。如果你觉得这样的方式很乏味很难坚持,那不如带上一个MP3或是宠物一通进行,暴走也会变得别有一番乐趣。当然,根据身体素质,心脑血管病疾患者要慎重。

当越来越多的白领一族加入到背包客与驴族,长途暴走的队伍越发的壮大,众多爱好出行的人们凭借丰富的旅游探险知识,仅依靠自己的双腿来实现游踏神州、客旅异地的愿望。远足即高级暴走。它与普通旅行一样,在出发之前需要制定好目的地,路线等。不同的是,高级“暴走族”通常前往交通、通讯不发达的地方,像一些风景秀丽未被开发或者半开发的山区、湖区都是他们的热爱,所以还要准备充足的物品,如生活用品、遇险用品、食物等等,也要有足够的危机意识和好的体力。这一类顶级“暴走族”(欧美人居多),坚持脱离高楼林立的钢铁都市,追随大自然以求只身容天地,他们对于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不懈的追求,是非常值得大家尊敬的。对于常人来说,平日里的早出晚归或许过于劳累,可对霓虹下的灯红酒绿谁不是早已疲惫,乏味的生活充斥着都城中的每一个灵魂,当车驰过,再漂亮的景致,也不曾留意,更何谈那高山流水中的诗情画意。我们何不等待一个假期,邀上一些朋友,一起回归最初的人性,对苍穹下的淳朴也执着那么一次。

暴走已经成为了一种时尚,成为了一种理念。请少开一天车,就让我们试着从上下班适当的步行开始。节假日里,试问自己多久没有听过鸟鸣没有闻过花香了?少睡一个懒觉,在我们习惯的街道,临近的公园,大家一起来暴走吧。

倡导低碳生活570名老人集体暴走

不久前,四川三圣乡举办“倡导低碳生活”暴走活动,570多名年过50岁的老人,穿运动服,背运动包,在三圣乡中快速疾走,引来众多赏花市民注目。活动组织者,62岁的秦树庚说,此次行走是为了纪念成都首个徒步暴走俱乐部成立5周年,也希望通过此举让更多年轻人加入到徒步暴走这种低碳运动中来。

丈夫为捐肾救妻狂减肥 暴走9个月每天10公里

滁州惊现的又一感人事迹,就是“暴走丈夫”老李了,老李的妻子换了尿毒症,在苦苦寻求的 “百万分之一”肾配对中,患者相濡以沫的丈夫完美配型,苍天的眷顾演绎了一幕人间奇迹。但医生告诉老李,他的血型等各项指标几乎都符合配型需要,只是尚患有轻度脂肪肝——肝肾同源,相互影响,治愈了脂肪肝,肾功能才能随之恢复正常。他的脂肪肝也完全可以治愈:不能喝酒,不能吃肥肉,还要长期坚持运动。从那时起,老李一家三口的“暴走”计划“秘密”地开始实施了。在滁州琅琊山的醉翁亭畔,青石古道之上,也许只有有心者才会留意到,一个身材瘦小的男人,不论刮风下雨,始终在坚持奔跑攀爬,直到登上最高峰“南天门”。就这样上上下下,来来回回,9个多月,每天攀爬10公里以上,近300天,跑坏了4双球鞋,体重减了30多斤,硬是通过锻炼把脂肪肝给消除了。

世博奶奶天天“暴走”不嫌累 下届世博会或不再疯狂

“你看,那不是世博奶奶吗?去和她照个相吧!”在采访世博奶奶山田外美代的一个小时内,耳边时时会响起游客惊喜的声音。这位头发花白、笑容可掬、步履轻盈的日本老太太,俨然成为了世博园区内的名人。一套轻薄的装束,一顶遮阳的花帽子,一双轻便的跑鞋,再加一个大容量的斜挎包,这就是山田外美代全部的装备。在世博园区内,她似乎时刻有着使不完的劲,走到哪儿都喜欢冲在丈夫和儿子之前。“184天天天来园区,会累吗?”让人吃惊的是,山田奶奶对自己的体力一点都不担心,上海夏季30几度的高温也没有把她吓倒:“早晚逛逛肯定没问题,如果实在太热中午、下午就休息休息。”除了要拿上海世博“全勤奖”,山田奶奶或许还可以获得“最认真游客”的称号。每天,她都会随身携带一本黄色的“世博日记”,全程记录自己的行程和遇到的人、事。记者看到,本子上盖满了各展馆的纪念图章,还有山田奶奶在各处留下的招牌式的笑容,细心的她还会用笔一一记下合影人的名字。

猜你喜欢
山田世博老李
百变“老李”
给老李过生日
“狡猾”的老李
老李的咏叹调
世博特刊
难忘世博难说再见
给“世博”拍张照
争做世博外交官
对局中的平衡观
对局中的平衡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