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民族文化——略论四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2010-08-15 00:42甘秋霞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四川南充637002
名作欣赏 2010年26期
关键词:四川文化遗产物质

□甘秋霞(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 四川 南充 637002)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①。为何要保护“非遗”?如何保护和传承“非遗”?这些基本的问题至今仍是众说纷纭。为此,本文以四川“非遗”的现状为例,探讨这些问题,以期对今后的相关研究和实践有所裨益。

一、四川“非遗”的现状

四川的“非遗”资源丰富。四川省“非遗”资源位居全国前列,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浓厚的巴蜀地域文化特色,分布广泛,形式多样,内涵丰富,项目众多,拥有传统戏剧、曲艺、音乐、舞蹈、民俗、手工技艺等在内的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2000余项②。国家文化管理部门划分的16个“非遗”种类,四川都有,而且每一类都在全国居于突出地位。2005年,四川省组织参加了全国第一批国家级“非遗”名录的申报工作,共向国家推荐42项“非遗”,有27项入选,位居全国第八。③2007年,四川省组织参加了全国第二批国家级“非遗”名录的申报工作,推荐了119个项目,有76个项目进入了公示名单,申报成功率达63%,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中位居第三(仅次于浙江和山东),是全国平均数量的2.62倍,是2005年四川省入选首批国家级名录项目数量的近3倍。④这些丰富的“非遗”资源体现了巴蜀文化的灿烂辉煌,是民族文化中的瑰宝,保护这些“非遗”资源对于建设和保持四川文化大省地位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而目前四川“非遗”面临生存困境,对其保护刻不容缓。

四川“非遗”的生存困境。市场经济条件下,“非遗”生存维艰。由于市场化、商业化的冲击,四川省丰富的“非遗”除个别生产技艺、民间手工技艺如泸州老窖酒酿制技艺、自贡井盐汲制技艺、绵竹木版年画等得到有效保护,一些少数民族民间歌舞、岁时节令遗产项目得到自然流传外,大多数生存环境恶劣,资源流失严重,面临濒危,状况堪忧。例如川剧,演出市场日渐萎缩,靠其自身走向市场来维持生存困难重重;川北大木偶和川北皮影,本是融表演、雕刻于一体的文化遗产,但传统的雕刻技艺基本失传;蜀锦、蜀绣、成都漆器、隆昌夏布手工编织等传统技艺,经济效益差,传承人生活拮据,后继无人。

社会生活变迁中,传统农业文化式微,使“非遗”濒临消亡。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在城市化及西方流行文化的侵蚀、挤压下,传统的岁时节庆活动、社会生活仪礼规范等民俗形式,正在一天天地萎缩、消失。比如川北婚嫁歌所赖以生存的哭嫁和坐歌堂等形式,由于大量青壮年农民进城务工,农村实际务农人员急剧减少,在目前的川北农村鲜见踪影;嘉陵江号子因行船捕鱼的农民大量流入城镇,嘉陵江上很难听到动人心魄的船工号子声了。

人们认识不足,保护意识淡漠,“非遗”陷入自生自灭的困境。对于四川灿烂丰富的“非遗”,各级领导和群众对保护“非遗”的认识不足,意识淡漠,未能在全民意识中形成风气和合力,致使“非遗”陷入自生自灭的困境。“非遗”是我们的精神家园,要守护好这块家园就必须提高民众的文化自觉,即提高全民对“非遗”的重要性认识,增强保护意识。通过提高民众的文化自觉,启发大家的责任意识,引起大家对“非遗”保护的密切关注,增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真正让“非遗”保护工作走进千家万户。我们要从对国家和历史负责的高度,从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高度,充分认识保护“非遗”的重要性。⑤

自然灾害无情,地震使四川“非遗”受损严重。四川因处在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过渡带,受地形、地貌、地质构造条件和暴雨、地震等诱发因素频发影响,使之成为地质灾害的多发区、易发区,是全国地质灾害最重的省份之一。如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使四川“非遗”受损严重:有117位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伤亡,其中遇难12人,受伤105人,全省上万件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被毁,上千份珍贵音像资料被破坏,4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博物馆、11个民俗博物馆严重受损,绵竹年画传习所全部毁灭;震情最严重的北川、汶川、茂县的大部分城镇乡村建筑倒塌,羌民族文化遭到近乎毁灭性的打击,文化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羌族现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资料全被掩埋。⑥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四川“非遗”的抢救和保护工作刻不容缓。

二、四川“非遗”的保护和传承

为了进一步增强全社会保护“非遗”的自觉性,提高人们对于“非遗”及其保护的认识,应该对四川丰富多彩的“非遗”进行科学、合理的保护,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展开保护和传承。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众认识。针对人们对“非遗”不了解、对保护“非遗”认识不足的实际情况,必须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众认识,让全社会都来关心和保护“非遗”。“非遗”发源于人们的劳动和日常生活之中,世代传承,并在流传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和升华,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凝结、保留和传递着一个民族的历史记忆、情感、经验和智慧,成为民族文化认同的基础。其以独特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对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对中华文明的延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保护和弘扬我国的“非遗”,既是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增强民族认同感、归属感,促进经济、社会、文化的全面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的需要;更是国际社会文化对话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全面普查,科学认定,建立名录体系,实施灵活保护机制。首先对全省“非遗”项目进行普查,建立起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名录体系,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指导方针⑦,以“非遗”项目和传承人为核心,最终建立起科学而有效的“非遗”保护和传承的机制。同时要明确,四川“非遗”种类繁多,情况千差万别,实施保护工作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根据各类“非遗”面临的实际困难采取针对性措施,形成灵活保护机制。比如,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伴生于农业文化的许多民风民俗的日趋消亡在所难免,对于这类“非遗”的保护就要采取一些非常措施,将散存于民间风俗的“非遗”以专业的方式(可选派专业人员到民间学习,收集整理,以专门的机构)给予保护、传承,就像散落于四川康定的情歌一样,通过专业的音乐作曲人员记谱、演唱进行保护和传承。而那些本属于文艺团体传承范畴的“非遗”因其生存艰难,传承困难,则应在资金和政策上给予保护性措施。

发挥人力资源优势,以教育带动保护。四川目前省内有各级各类高等院校103所之多⑧,在“十一五”期间四川高教总规模达160万人,其中普通本专科生120万,研究生8万,成人加自考约32万左右⑨。充分发挥四川的人力资源优势,发动各级各类高等院校的师生积极参与到“非遗”的研究和保护工作中去,其影响力不可低估。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只有他们参与到“非遗”的研究和保护工作中去,才能真正让“非遗”焕发生机和活力。因此,四川各地应以高校为龙头,带动中小学校把“非遗”的研究和保护工作贯彻到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去,让更多的年轻人自觉投身于研究和保护祖国灿烂的“非遗”,身体力行地传承民族文化的优良基因。而且“非遗”中存在大量的表演艺术、工艺品等,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是进行艺术研究、审美研究的宝贵资源,加上“非遗”包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大量的科学知识以及富含审美价值的艺术精品,这些都是教育的重要知识来源,也应该是进行个体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为此,文化教育部门要制定诸如《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等相关课程的开设计划,保证“非遗”的研究和保护工作在各级各类高等院校及中小学都健康有序、持续稳定地开展。

加快立法工作,制定“非遗”保护的法律法规。依法治国已成了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之一。为了更加有效地实施“非遗”保护,必须尽快出台《四川省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法》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等相关法规,对“非遗”的界定、价值判断、保护政策、科学方法以及政府的职能、义务等以立法的形式加以规范,做到“非遗”保护有法可依。同时为了避免大量有历史、文化价值的珍贵实物与资料遭到毁弃或流失境外,避免一些人假借保护的名义,对“非遗”随意滥用、仓促开发,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必须借助法律的强大力量加以约束。所有这些都有赖于完善而成熟的“非遗”保护法做坚强的后盾。“非遗”保护的立法已刻不容缓。

增加财政投入,扶持“非遗”保护工作。四川作为经济相对落后的西部省份,在“非遗”保护工作中投入不足,普查、抢救、保护经费严重缺乏,工作难以正常开展。尤其在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后,灾后“非遗”保护工作从普查到挖掘提炼,从人员培训到资料整理,从规划保护到抢救利用,都需要大量资金作支撑。因此要以增加财政投入为主,多渠道、多方式筹集“非遗”保护工作经费。各级财政要设立“非遗”保护专项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并逐年增加,确保“非遗”普查工作经费和重点“非遗”项目的抢救、保护经费。要划出相当的资金落实到具体的项目和具体传承人。除财政拨款外,还可通过政策引导等措施,鼓励个人、企业和社团对“非遗”保护工作进行资助。

适当开发,挖掘“非遗”的经济价值。在做好抢救与保护的前提下,对“非遗”加以合理利用,适当将其转化为经济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其经济价值,把有转化条件的文化资源转化成为文化生产力,带来经济效益,将为“非遗”带来持久的、有深厚基础的保护和传承条件。

四川省凭借得天独厚的文化遗产和“非遗”,只要精心策划、妥善安排,完全可以推动四川的旅游产业健康有序地向前发展,从而促进四川“非遗”的保护和传承工作。一旦四川的旅游产业借助四川“非遗”的声望打出品牌和效益,这对于四川的经济发展和四川省的整体形象而言都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而且,经济效益的提升又可加大对“非遗”的保护力度。当然,保护是实现经济价值的前提条件。如两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的成功举办表明,凭借得天独厚的文化遗产和“非遗”资源,不但打出了四川的名声和品牌,而且大力推动了四川的旅游产业健康有序地向前发展,从而促进四川“非遗”的保护和传承工作。据报道,截至2009年6月13日晚统计,第二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共吸引成都市民和游客520余万人次,拉动主办地成都市各类消费54.2亿元⑩,促进了经济的健康发展。实践证明,只有把对“非遗”的保护和发展同现代文化与经济结合起来,才能使传统文化资源在现代语境中焕发新的生机,寻找到新的生长点和发展点。

总之,“非遗”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已迫在眉睫,全社会必须积极行动起来,齐心协力保护好祖国灿烂的“非遗”,让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世代传承下去。我们要明确,保护“非遗”的核心内容就是保护传统文化和保护文化多样性,而保护“非遗”的目的是为了促进人类社会的文化创新和文化多元化。为此,我们必须重视对“非遗”的保护和创造性转化。当然,抢救和保护“非遗”是一项十分浩大的、极其复杂的文化传承工程,其难度非常大。正因为如此,才需要全国人民携起手来,众志成城,共同推进“非遗”的保护和传承工作。

① 参看2005年3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公布的《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的附件《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中的解释。

② 参看2009年11月8日,成都市人民政府新闻发布会《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四川项目达三十个》[E].http://www.chengdu.gov.cn/newsrelease/list.jsp.

③ 参看2009年9月17日,四川省政协文史资料和学习委员会《关于加强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调研报告》[E].http://www.sczx.gov.cn/system/2009/01/08/0100796.

④ 参看2008年2月3日,四川文化信息网《四川第二批国家级”非物”数量居全国第三》[E].http://www.sc.gov.cn/zwgk/zwdt/bmdt/200802/t20080203_250452.shtml.

⑤ 江玉祥.四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申报[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12.

⑥ 参看2008年6月25日,中国网《四川117位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地震中伤亡》[E].http://www.china.com.cn/culture/txt/2008-06/25/c.

⑦ 参看国务院办公厅文件《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5〕18号)》[Z].

⑧ 参看2009年8月19日,华禹教育网(原中国高校网)《四川普通高校名单》[E].http://www.huaue.com/gx23.htm.

⑨ 何筝:《四川普通高校今年扩招8% 高教总规模达160万人》[N].四川在线—天府早报,2009-4-18,http://news.sohu.com/20060123/n241558969.shtml.

⑩ 参看2009年8月19日,中央政府门户网站《第二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圆满闭幕》[E].http://www.gov.cn/jrzg/2009-06/14/content_133958.

猜你喜欢
四川文化遗产物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A gift I treasure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四川移动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Tough Nut to Crack
文化遗产是“价值富矿”
聚焦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文化遗产与我们的生活
物质及其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