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毛泽东伦理观的形成及对高校德育的启示

2010-08-15 00:45邓灿辉
党史文苑 2010年2期
关键词:伦理观爱国主义德育

邓灿辉

(湖南女子大学 湖南 长沙 410004)

青年时期是个人伦理观定型的关键时期。本文讲述的青年毛泽东伦理观,是指1910年前后至1920年夏这10年间毛泽东的伦理思想,也就是毛泽东从离开韶山前到成为一名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这一时段的伦理思想。青年毛泽东伦理观的形成,不仅为当代大学生的伦理诉求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式,更重要的是带给高校德育工作以深刻的启示。

一、青年毛泽东伦理观的形成及评价

青年毛泽东伦理观是一个丰富的体系,主要涉及五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爱国主义、民族主义思想;二是人民群众观;三是道德理想;四是奋斗向上、自强不息的人生观;五是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观。它的形成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10年离开韶山前后—1913年春。这一时期,毛泽东洋溢着浓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和同情穷苦人民的思想。早在1907年至1908年间,在韶山私塾老师李漱清的介绍下,毛泽东看过一本关于列强瓜分中国的小册子,对国家前途十分担忧,开始意识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1910年4月,长沙饥民暴动遭到反动政府的血腥镇压,给毛泽东以深深的震撼,他后来回忆说:“这件事影响了我的一生”,“在我那早有反抗意识的年轻的头脑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也就在这个时期,我开始有了一定的政治觉悟。”[1](P110-111)1910年秋,毛泽东第一次离开韶山投考湘乡东山高等小学堂,就是因受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影响而作的一篇抒发救国救民抱负的《言志》论文,从而被该校破格录取。1912年,毛泽东在湖南省立高等中学学习期间撰写的《商鞅徙木立信论》一文,从立法的角度论述法与民的关系,是毛泽东早年民本观的反映。

第二阶段:1913年春—1918年夏。这一时期毛泽东求学于湖南一师,在兼通中西哲学和伦理学的杨昌济先生的悉心指导下,潜心研究哲学、伦理学,形成了其学生时代独树一帜的伦理思想体系:以“贵我论”为指导,以自我实现为核心,以“精神之个人主义”为理论基石,以现实主义为依托,以主观之道德律为道德表现,以反对三纲五常为手段,其伦理价值观是个人主义。

第三阶段:1918年8月—1919年4月初。此时毛泽东首赴北京、上海,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说,伦理观发生了明显的转向。但是,由于当时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潮对其影响也很大,其伦理思想既有无产阶级革命道德的灵光,也有不少非马克思主义道德的影子。

第四阶段:1919年5月—1920年夏。1919年5月,为响应五四运动,毛泽东发起成立湖南学生联合会,领导湖南学生反帝爱国运动。7月和8月,他连续发表《民众的大联合》长文。12月,为领导驱逐湖南军阀张敬尧的运动,毛泽东第二次到北京。在京期间,他读了《共产党宣言》等马克思主义书籍。1920年5、6月间,毛泽东在上海会见陈独秀,与陈讨论读过的马克思主义书籍等问题。当时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已成为主流,毛泽东的伦理观经过革命的扬弃而发生了“哥白尼式的革命”,终于确立了共产主义的集体主义的伦理价值观。1936年,毛泽东在和斯诺谈话时说道:“到了1920年夏天,我已经在理论上和在某种程度的行动上,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而且我也自认为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2](P45)

毛泽东的早期思想是一种伦理主导型思想,伦理观是其早期思想的中心,他是从伦理问题入手继而探讨整个社会问题的。青年毛泽东伦理观是湖湘传统文化、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与近代中国社会实践共同影响、交互作用的结果,是近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伦理解决的反映。它在20世纪初中国三大伦理思潮的碰撞交融中,沿马克思主义路径发展成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伦理学说。

二、对高校德育的启示

1.高校德育应重视对地域文化的研究,探究不同地域文化对大学生道德品质形成的影响。湖湘传统文化的养育和熏陶与毛泽东人格的形成,有着直接的渊源关系,这启示高校德育应突出不同地域文化背景对大学生道德品质影响的研究。地域文化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长期形成的历史遗存、文化形态、社会习俗、生产生活方式等,对学生个性和人格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这是他们赖以生存和成长的精神家园。学生进入高校,基本上都接近成年,已经在地域文化的浸润下形成了较为稳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的一个区别,就是学生就读的学校往往是跨地域的,生源和师源来自天南地北、海内海外,师生之间不同的语言,不同的民族,不同的人种,不同的肤色,不同的信仰,不同的习俗和生活习惯,不同的文明程度,都带给高校德育以很大冲击。中国地域文化千差万别,既有精华,也有糟粕,这些都会在大学生的道德心理和道德品质上反映出来,学生就是一面流动的镜子。因此,高校德育在注重学生德育共性培育的前提下,应加强对学生道德个性形成和发展的引导。重视对地域文化的研究,就是重视对德育环境的研究,就是重视对德育主体性的张扬。

2.高校德育应与时俱进高扬爱国主义的主旋律。爱国主义是青年毛泽东伦理观的核心。爱国主义是青年毛泽东的精神支柱,是他追求真理的基本动力,是他处理个人与祖国利益关系的最高原则和规范,是确定其爱憎的基础和标准。青年毛泽东的爱国主义,决不是停留于书本上和流于空泛的,而是深切关心祖国的前途和命运,以天下为己任,孜孜不倦、身体力行地探求救国救民的真理,而且随着形势的变化,不断地丰富和发展其内涵。同时杨昌济、袁仲谦、黎锦熙等教师,在教学中自觉地贯彻了爱国主义精神,对青年毛泽东产生了深刻影响。这启示当今高校德育工作,应密切关注复杂多变的全球形势,引导学生认识到:维护祖国统一,捍卫国家主权,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最需要的岗位就是现时代最大的爱国。

3.高校德育应加强学生的人民群众观教育。青年毛泽东伦理思想中的人民群众观包含如下内容:一是关心人民疾苦,立志救国救民;二是看重人民的力量,充分相信人民群众;三是自觉与人民群众相结合,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长期的湖湘乡村生活及其环境的熔造,不仅强化了毛泽东对农民的阶级感情,也熔铸了毛泽东农民本色的思维方式、情感态度和认知心理。后来的成长进一步证明,从湖湘农村走出来的毛泽东,对农村有着独特的理解,对农民有着深切的体察和认识,并进而抓住了中国革命的核心和本质——农民问题和农民革命。这启示高校德育工作,应引导学生关注民生,关注“三农”,坚持走群众路线,要经常地、广泛地开展大学生“三下乡”和进社区、送温暖活动。要充分依靠人民群众,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正如毛泽东为母校湖南第一师范题词中所说的那样:“要做人民的先生,先做人民的学生。”

4.高校德育应加大对古今中外优秀人物和现实社会中先进模范人物的宣传力度,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青年毛泽东伦理观的形成得益于当时不少先进人物的直接帮助,也滥觞于中外历史上许多圣贤豪杰对其不同程度的间接影响。毛泽东对屈原、贾谊有着难解的情结,常将二人一并推崇。屈原、贾谊的浓烈的爱国主义情怀,深深地吸引着毛泽东。在毛泽东青年时代最尊敬的老师杨昌济的直接影响下, “毛泽东对谭嗣同、王船山以及康德的著作,都发生很大的兴趣,加以深刻研究”。[3](P40)康有为、梁启超、曾国藩、陈独秀、鲍尔生等等,都是青年毛泽东膜拜的对象。由此来看,高校德育应加强对古今中外优秀人物和现实社会中先进模范人物的宣传和学习,通过他们的模范事迹来感召大学生。

5.高校德育应注重培养学生乐观向上、自强不息的人生观。与“敢为天下先”的首创精神和“尚变”传统相联系,历代湖湘学者和志士仁人,都有一种自强不息的斗争意志和吃苦耐劳的“霸蛮”精神,毛泽东亦然。青年毛泽东的“动、斗”道德修养观具有丰富的含义。他认定“动”是宇宙本体和人格本性,所以一方面注意任何现象、事物、对象的变化性、相对性和二重性;另一方面则强调自我主体的活动性、斗争性。他在《体育之研究》中指出“天地盖惟有动而已”[4](88),主张“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5](89)而在日记里更是喊出了“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的豪言壮语,充分显示了其不屈不挠、迎难而上的“动、斗”品性。青年毛泽东奋斗向上、自强不息的人生观始终是与其忧国忧民的情怀和救国救民的政治斗争紧紧联系在一起的。这启示高校德育要加强对学生的磨难教育和耐挫教育,走出书斋,投身社会实践,切不可将学生培养成软弱无能、意志薄弱的书呆子。当前,大多数大学生是独生子女,很多人没有经历过长辈们成长的艰难困苦,加之受市场经济、改革开放的冲击,以及社会不良习气和家庭环境的影响,不少学生叛逆性和自我性较强,处事极端,容易出现心理偏差甚至严重的心理问题。为此,高校应加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课外实践活动的力度,培养学生乐观向上、自强不息的人生观,切实增强人生观教育的实效。

6.高校德育应与大学生的政治观、哲学观的培养紧密结合。青年毛泽东伦理观的形成与发展,始终是以一定的政治思想为指导、一定的哲学思想为理论基础的。毛泽东曾对哲学、伦理学作过专门研究,但是当他由学校走向社会之后,却很少专门撰写哲学、伦理学文章,他的哲学、伦理见解,大多渗透在他对时事的评述和研究社会改造的文章、书信以及会议发言中。这表明,他是把哲学、伦理学直接作为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加以掌握和运用的,体现了他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也体现了其哲学、伦理思想战斗的实践特色。因此,我们对青年毛泽东的伦理观,不能进行孤立的研究,而必须与他的早期政治观、哲学观以及革命实践活动联系起来加以探讨。这启示高校德育应有机贯穿于学生政治观和哲学观的培养之中。唯有如此,才能使德育与时代和社会同步,才能坚持德育的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立场,才能准确把握德育的精神实质和实践意义。

[1]埃得加·斯诺.西行漫记[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1997.

[2]毛泽东.毛泽东自述[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3]李锐.毛泽东的早期革命活动[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1980.

[4][5]毛泽东.毛泽东早期文稿[M].长沙:湖南出版社,1995.

猜你喜欢
伦理观爱国主义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在疫情大考中彰显爱国主义力量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彼岸与此岸:门罗《好女人的爱》中的加拿大相对主义伦理观
爱国主义教育
黑格尔财富伦理观述论——兼论社会转型期国民财富观的问题与重构
爱国主义教育
探析《佛教格言》中的伦理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