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的力量—评第十九届中国新闻奖通讯二等奖《九峰村里那两排木板房》

2010-08-15 00:45刘建春
中国记者 2010年7期
关键词:重建家园九峰灾难

□ 刘建春

(作者是《重庆商报》主任编辑)

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四川灾民陷入了巨大灾难中:失去亲人的痛苦,没有住房的困境……是依靠政府的救援,还是自力更生,重建家园?《经济日报》记者夏先清在汶川大地震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冒着生命危险,深入四川省彭州市九峰村采访,用大量事实和细节重现了村民自救的全过程,展现出灾区基层干部群众在灾难面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这篇因此荣获2009中国新闻奖报纸通讯类二等奖。

巧妙的倒叙结构

该文采用开门见山的手法,开篇便直接切入主题:“经过数小时的跋涉,6月2日10时,记者来到了此次地震重灾区—四川省彭州市龙门山镇九峰村。”一踏入九峰村,记者便惊喜地看到“修建在几颗楠树下的两排木板房,”这些都是“34户受灾群众自己修建的临时的家。”

面对此境,记者感触丛生,他没有继续交待下文,而是笔锋一宕,倒叙起5月22日—大地震10天后九峰村“没有水、没有电”的艰难日子。在组长米兴荣与村民们选择了“自力更生,重建家园”后,一连串的排比句,将村民们不等不靠、自力更生、重建家园的决心和勇气付诸实践—

5月23日,村民在废墟里寻找材料,开始建房;

5月23日到25日,短短3天,两排木板房在“米二山庄”原址基本建成。全村39户村民除了5户暂时未归,其他34户全部搬进了“新家”……

像剥笋似的,文章层层递进,最后展现出“两排新房”,将文章的最后亮点全部呈现在读者面前,让读者有一种豁然一亮的感觉,也使文章的主题在似隐似现的描述中得到生动凸显。

朴实的语言对话

该文是一篇通讯,不乏采用了小说的语言对白来表述,文字朴实、生动,散发出浓郁的乡土气息。

“自己房子倒了,生意毁了,但我们有经验、有决心,一切从头再来。”好一个“从头再来”!没有豪言壮语,也无铿锵誓言,短短几句,却坚定地道出了村民们自力更生、重建家园的决心和信心。

“把它们送到更需要的村子吧,住房问题我们自己解决!”面对镇上雪中送炭送来的50顶帐篷,村民们竟将这批宝贵帐篷如数退还。没有花哨的辞藻,淳朴如一杯白开水,清澈见底,这就是在灾难面前朴实、善良的村民,不善言辞,却道出了心中比华丽的语言更美丽的心境。

全文在语言对白中,紧扣主题,语言明快、简洁,既体现了当地村民厚道、朴实的性格,也刻画了在灾难面前,村民们不畏困难,坚持自力更生的决心和信心,从而使质朴的语言对白有了更深刻的思想内涵。

生动的场景描写

场景的描写,尤其是细节的铺排,更能烘托主题,使文章更显思想深度。

“雨水从棚顶滴答滴答落到地上”“从废墟中刨出两把锯子、三把柴刀和四把锤子……”当初修建家园的艰辛和困难,在这样的细节描写中不言而喻,使读者有一种揪心的感觉:如此简单的工具怎么建房啊?34户灾民如何安然栖身?

“‘平均每间房价不会超出100元,质量不比活动板房差!’坐在木板房的房檐下,米兴荣高兴地对记者说。所有的材料都是从废墟中找出来的,花钱的地方就是做房顶的彩条布和捆绑木料用的铁丝”。

一层层创建家园的细节铺排,将创建木板房的生动场景活脱脱地展现在读者面前,非常真实而生动。

文章通篇用事实说话。语言对白、人物描写、细节铺排用得恰到好处,以简略的文字来表达丰富的内容,使有限的笔墨获得“尺幅千里”之功效。

猜你喜欢
重建家园九峰灾难
雷击灾难
家乡的九峰索桥
家乡的九峰索桥
灾难报道常见问题及反思
灾难不是“假想敌”
关于九峰茗茶未来战略的几个小问题
防范“抗生素灾难”
画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