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中国 走向世界

2010-08-15 00:52
科技传播 2010年15期
关键词:科学研究交叉海洋

立足中国 走向世界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对地球科学发展的紧迫需求

1.资源短缺问题

中国石油储量不足,石油供应越来越依赖进口,石油对外依存度已经高达51%。我国过去在资源问题上基本上以自给自足为主,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的发展,这种方式日益凸显出其局限性。从中国自身的发展和促进全球共同发展的角度都要求对全球的能源、资源布局有全面、深入的了解,如何实现资源的优势互补是中国地球科学需要研究的重大问题之一。

2.气候变化问题

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是对中国的巨大挑战。中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在支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燃煤所带来的碳排放已不仅仅是中国,同时也是全世界关心的问题。当前,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已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排放国。碳排放问题已经影响到中国经济发展的全局。

3.生态与环境问题

生态与环境问题已经超越国界,成为制约人类社会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我国面临的生态与环境问题主要有水污染、沙尘问题、生物入侵、土壤大规模酸化和退化、森林减少、水土流失和有毒化学物质传播等等。

4.海洋开发问题

中国既是一个陆地大国,也是一个海洋大国,拥有30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海。广阔的海洋不仅仅对地球环境产生重大的影响,同时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是人类发展和生存的新空间。目前,中国的海洋船队越来越活跃于世界各地,但是缺乏对相应海域的了解。中国要实施“走出去”的战略,就必须对全球海洋状况有全面的、深入的了解。

中国地球科学在新的形势下应当关注的几个重大问题

1.地球科学研究的全球视野

21世纪的新特点,包括知识经济、全球化和可持续发展等,其共同的基点就是全球视野。面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对地球科学的巨大需求,包括解决资源短缺、环境污染、海洋开发、气候变化等问题,也必须有全球视野。所以,中国地球科学必须大力加强全球性问题的研究。

2.地球科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渗透和融合

中国地球科学要进一步发展,要获得更多的创造性成果,必须改变各学科分割、地球科学和其他学科分割的局面。调查显示,当代科学技术重大的突破,有70%到80%是来自于学科交叉领域。当前,应当充分发挥现有地球科学研究基地的优势,对现有学科进行必要的调整,鼓励形成多学科交叉的研究基地;同时,科技管理部门应当通过体制上和机制上的必要调整,来鼓励多学科的交叉融合,推动中国的地球科学新的飞跃。

3.地球科学研究中的数量化方法

地球科学研究经历了从定性研究到定性和定量研究结合的发展过程。现代计算数学、计算机技术及物理学的发展,使人类有可能通过各种物理、数学模型模拟地球的过程;超级计算机的发展和应用为这些巨大模型模拟和海量数据处理、分析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因此,可以预期,各种数学模型和数量化方法将在地球科学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4.加强数据共享和基础设施建设

数据共享机制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提供了充分的、公平的学术环境。科学创造的过程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因此数据、资料的积累极其重要。可以这么说,科学发现的过程是攀登高峰的过程,只有后人能够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才能最终达到科学的顶峰。

《科技日报》

猜你喜欢
科学研究交叉海洋
欢迎订阅《林业科学研究》
欢迎订阅《纺织科学研究》
纺织科学研究
纺织科学研究
“六法”巧解分式方程
爱的海洋
第一章 向海洋出发
连一连
基于Fast-ICA的Wigner-Ville分布交叉项消除方法
双线性时频分布交叉项提取及损伤识别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