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诱发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的主观因素

2010-08-15 00:52王小杨
科技传播 2010年3期
关键词:领袖极化网民

戴 松,王小杨

湖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湖南长沙 410082

随着网络这一全新的信息生态系统进一步升级,诱发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的因素也趋于复杂化,尤其是主观因素。笔者认为,这些主观因素应从3方面分析:一是不断走向群体极化的单个网民;二是影响甚至控制极化群体网络意见领袖,即“e见领袖”;三是在互动中注重形象思维,并且做出行动的极化群体。这3方面的主体,都表现出极化的心理与行为,各个不同的主体心理与行为都对形成网络群体极化现象,起着推动作用。

首先,人内传播到“我的网络”,舆论参与主体中的网民“消费主权”带有极强的极化因子。G.H.米德提出:“自我意识对人的行为决策有重要影响。自我可以分解成想到联系、想到作用的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作为意愿和行为主体的‘主我’,它通过个人围绕对象事物从事的行为和反应具体表现出来;另一方面是作为他人的社会评价和社会期待之代表的‘客我’,它是自意识的社会关系性的体现。人的自我是在主我和客我的互动中形成的,又是这种互动关系的体现。”可以想见,在当前网络这一全新信息生态系统里,这种“主我”与“客我”之间的互动,这种有选择性的接触与记忆,或者说这种网民个体的“人内传播”,更能体现出这一传播模式的互动性。在互动中,个人不断走向极化或固执。

对于网民个体的“人内传播”,凯斯·桑斯坦提出了一个值得思考的概念,即“消费者主权”。他说,“消费者主权意味着在价格系统、目前所有以及需求的限制下,个别消费者能够选择他们想要的。这样的想法不只在经济市场上,而且在政治与传播市场上,而且在政治与传播市场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那样的体系中,每个人都能完全控制他们的传播世界,而这控制将减少传播经验的分享,减少置身于未经事先筛选的题材里的机会,并且为个人和社会都带来难题。”网民们以其个人超强的信息筛选能力,在浩如烟海的信息世界里选取自己需要的信息商品,其实是在充分行使自己的“消费者主权”。那么,随着信息选择项的激增,“消费者主权”应运而生,每一个网民都会据自己的爱好或其他因素,打造自己的“消费领域”,也就是桑斯坦提出的“我的日报”。另外在传播学研究中,“使用与满足”理论也提到,“传播过程需要靠受众把媒介的使用及需求的满足联系起来,也就是说,受众是媒介的主动使用者,受众使用媒介来满足需求。”网络为人们提供选择的空间更大,也就会更进一步催使网民注重这一对于信息需求的“消费主权”。在此意义上,网民个体的“我的网络”已在形成。这无疑是个人走向“信念固着”的前提因素。

其次,“e 见领袖”进一步过滤网上意见,并将越来越极化的意见扩散给更多的网民。“e见领袖”这个词是学者林景新首先提出,主要是指:“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同时对他人施加影响的‘活跃分子’,他们在大众传播效果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中介或过滤的作用,由他们将信息(有下面的也有负面的)扩散给受众,形成信息传递的两级传播。”实际上,“e见领袖”与传统模式下的信息生态系统里中的“舆论领袖”或“意见领袖”,有一些区别。后者有一定知识文化积累,并且观点独到,能给人深深启发。而前者在现实中,可能是邻家男孩或一个在校大学生,甚至可能是一个游闲无业之人。

笔者观察到,一些在网络上很有威望与权威的“e见领袖”,在生活中可能极不善言辞、性格内向。“e见领袖”也可能是一些性格偏执的人,不断纠缠于网络世界中,或者是一些极度热心且具有正义感、爱打抱不平的人群,但就这些各种各样的“e见领袖”借助于网络传播,形成巨大的网络影响力。所以,在开放性参与互动的网络社会,“e见领袖”是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生发的加速器、催化剂。这一群网络上的活跃分子,通过他们的积极发言、参与讨论,不断地批评、解构、重塑,影响着网络舆论的发展趋势。当然,正如现实中的重要人物用金钱与地位来衡量一样,这些虚拟世界中的“e见领袖”也有自己的“外部特征”。例如,在红网论坛网友中,网友声望榜上的第一名——网民“素芸”,可以说是一个绝对的“e见领袖”,其在论坛中发言回帖,都可能引起一批其他网民的回应。可以从其论坛ID下面的资料看到这样一些“外部特证”,比如“门派”处显示“论坛功勋”;网民“素芸”的等级是“二级网监”,这处于红网网民19个等级中的第14等级,级别是比较高的;网民“素芸”的“威望”与“魅力”点数分别为85、6 190,这必须通过一定的积累才能达到;“红网币”与“经验”是论坛系统根据发言回帖自动添加,网民“素芸”在这一方面是相当高的级别;另外注册时间,也是判断“e见领袖”的一个重要标志。

当然,故意灌水而提高自己在论坛的发言回帖量,也不大可能成为“e见领袖”,比如红网论坛“论坛灌水榜”中显示,网民“老天”发言30多万条,排名灌水第一名,但他仍未能进入“声望榜”前5。这些“e见领袖”不一定有高学历或观点独到,但一定是最会绕弯子,聊得你眼冒金花的人。笔者特意对一位在论坛极为活跃,且得到红网论坛众多网民拥戴的一位“e见领袖”——“管理员001”说:“你是真正的e见领袖。”他回道:“我只是很无耻地喜欢咋呼。”这无疑也是一个例证。不论怎样,一旦网络形成热点,然后在“e见领袖”的引导下,极易形成极化群体。

第三,网络群体进行“形象思维”时,其实是一个无意识地弱智化过程。在这一群体互动过程中,他们容易冲动,且易受暗示。极化群体的这种“去个性化”,在群体决策中趋于一致,这是促发网络群体极化现象最直接的一个主观因素。对此,勒庞进行了一番研究,他在《乌合之众》一书说,“有意识人格的消失,无意识人格的得势,思想和感情因暗示和相互传染作用而转向一个共同的方向,以及立刻把暗示的观念转化为行动的倾向,是组成群体的个人所表现出来的主要特点。”可以说,网络群体只会形象思维,缺乏理性思考,极易被外在形象打动。因此,在网络中,群体领袖——不一定是“e见领袖”——会采取一些比较机械的方法来激化群体。这又如勒宠所说,“其中有3种手段是最为重要,也十分明确,即断言法、重复法和传染法。它们的作用有些缓慢,然而一旦生效,却有持久的效果。”实际上,在网络传开的热点事件中,网民一致表现出来的观点未必是正确的,比如“史上最毒后妈”事件中,网民起初一致谴责的丁香小慧后妈,最后成了史上最冤后妈。

对于群体互动与群体决策中,群体如何集体无意识,且不断走向极化的现象,莫斯科维奇也有过相关论述,比如他说:“在群体热烈激昂的氛围中,怀疑者找到了真理,犹豫不决者变得果断,温和主义者变成极端主义者。如果群情激愤,情况更是如此。一旦群体的情绪走向极端,他们就会极力拥护一种观点,完全排斥其他观点。”应当说,走向网络群体极化,这是群体互动的必然结果。

当然,群体互动中不断走向极化,还有一个主观因素,即人们害怕被孤立,持不同意见者也不得不沉默起来,从而导致群体中异见消失。这一“沉默的螺旋”理论放在网络环境中也成立。学者谢新洲也提出类似观点:“作为研究大众传播、社会心理和舆论关系的庞大的理念体系,如果在传统大众媒体环境下引发和支持‘沉默的螺旋’的基本条件在互联网环境下依然存在和成立,那么该假说在网络空间中就仍然基本适用。”我们知道,随着“人肉搜索”、“宇宙通辑令”等网络暴力形式的出现,“沉默的螺旋”理论完全适用互联网这一全新的信息生态系统,仅在形式上有一些变化。正如谢新洲接着指出的,“在网络空间,社会孤立的动机并没有消失;网络群体对个人意见的压力作用方式有变化,强度相对减弱,但其影响依然不容乐观;从众心理的动因继续存在,从众现象依旧普遍。因此,‘沉默的螺旋’并没有从网际间消失。”一个人处于一个以兴趣爱好或观点相近为纽带的网络群体时,就会与群体内其他成员交流共同的想法与认识,或不断去寻找与自己相近的观点,试以此取得心理安慰,籍此强化自己原有的观念。正如桑斯坦所言,“如果团队成员已经倾向于某个方向,他们就会在这个方向提供更多的论点,只有极小部分的论点会转到另一个方向。其讨论结果就是让一开始的倾向往前再跨一步”。因此,在团队主流民意的影响下,那些持异议者将越来越失去空间与话语权,整个群体内听不到相反的意见。

因此,我们发现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的生发过程中,网民个体的内在传播,网民之间的人际传播,“e 见领袖”催化下的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等,都在不断地互动进行,各种主观上的因素也相互影响着,同时形成一条群体走向极化的循环路线。而每一个环节中的主体都在自我思考或群体决策,外界因素也影响着个体意识或群体思维,最终网络极化现象形成。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1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78.

[2][美]凯斯·桑斯坦.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29-32.

[3]谢新洲.网络传播理论与实践[M].1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23.

[4]林景新.网络危机管理[M].1版.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9:96.

[5][法]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M].广西: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51;130.

[6][法]塞奇·莫斯科维奇.群氓的时代[M].2版.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150.

[7]谢新洲.网络传播理论与实践[M].1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73;179.

[8][美]凯斯·桑斯坦.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48-49.

猜你喜欢
领袖极化网民
领袖风范
认知能力、技术进步与就业极化
咱们的领袖毛泽东
网民低龄化 “小网虫”的明天谁来守护
双频带隔板极化器
有关公路,网民有话说
领袖哲学
平民领袖
基于PWM控制的新型极化电源设计与实现
极化InSAR原理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