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176断块沙四段油藏低阻成因机理研究

2010-08-15 00:48张艳增高爱霞
科学之友 2010年8期
关键词:矿化度泥质油层

张艳增,高爱霞

(胜利油田东辛采油厂,山东 东营 257094)

辛176断块位于东营凹陷东辛油田辛镇构造南翼,断块构造较为简单,为东南界受一条北东走向北西倾的断层控制的岩性构造油藏,储层受砂体边界控制,平面呈梨状分布,地层南高北低,地层倾角 8 º,为深湖一半深湖深水浊积扇体沉积。沙四段储层测井响应油层电阻率在0.7 Ω·m~10 Ω·m之间,水层电阻率在0.3 Ω·m~1 Ω·m之间。不仅绝对数值小,并且有相当部分油水层电阻率相对值在2~3之间。低阻油层,制约了沙四段油藏的勘探开发,有必要从储层特征和四性关系出发,对低阻油藏成因进行探讨分析,为该区低阻油藏识别标准建立和勘探开发奠定基础。

1 储层特征

统计研究区116块岩心的粒度分析资料,储层岩性以细砂岩和不等粒砂岩为主,其次为粗砂岩。细砂岩的泥质含量较高,分布范围为8.75 %~43.52 %,平均为19 %。不等粒砂岩泥质含量分布在4.59 %~11.59 %,平均为8.65 %。粗砂岩泥质含量较低,分布在1.84 %~9.68 %,平均含量为4.47 %。整体上,岩性越细,泥质含量越高。储层孔隙度主要分布在9.9 %~31.6 %之间,平均为24.11 %;渗透率变化范围为0.12 mD~4 440 mD,平均为 351.73 mD。压汞资料显示,工区发育两类储层,一类是中高孔中渗储层,以大孔喉为主,排驱压力小,略粗歪度,储层综合物性较好;一类中高孔低渗储层,以小孔喉为主,排驱压力高,略细歪度,储层综合物性较差。

2 低阻油层成因研究

2.1 油水层地层水矿化度对储层电阻率的影响

从辛176断块构造特征分析,区块受两条断层的影响,存在3个大的断块,DXX176X4、DXX176X7、DXX176X20分属于3个不同的断块。三口井水分析资料表明辛176区块的地层水矿化度在120 000 mg/L~300 000 mg/L左右。该地区地层水矿化度高,是造成该区块油层电阻率偏低的主要原因之一。

2.2 岩性对储层电阻率的影响

2.2.1 岩石结构对储层电阻率的影响

从储层岩性与电性特征的关系可以得知,随储层岩性变细,泥质含量增加,储层的自然伽马响应值增大,声波时差增大,电阻率减小。说明储层岩性偏细也是造成油层电阻率偏低的原因之一。

2.2.2 黏土附加导电对储层电阻率的影响

根据辛176斜1井粘土矿物X衍射分析,伊/蒙间层和伊利石平均含量达到了84 %,因此,推断该区可能存在黏土附加导电作用。为了验证该区块是否存在黏土附加导电作用,开展了阳离子交换能力(容量)和多矿化度电阻率实验。

辛176断块24块岩心样品的阳离子交换能力(容量)实验测试结果表明,该地区沙四段储层阳离子交换容量较低,平均为0.2 mmol/cm3(0.074 mmol/cm3~0.405 mmol/cm3),仅接近能够引起低阻的阳离子容量范围(0.11 mmol/cm3~0.69 mmol/cm3)的下限。初步判断,黏土附加导电作用比较有限。

辛176斜15井的44个岩心样品常温条件多矿化度实验表明,在低矿化地层水条件下,辛176地区沙四段储层存在微弱的黏土附加导电,但随着地层水矿化度的增大,尤其是当地层水矿化度大于25 000 mg/L时,黏土附加导电作用已经不明显。进一步说明在该地区高矿化度地层水条件下,附加导电不是造成该地区低阻的主要原因。

2.3 束缚水饱和度高的影响

储层润湿性是岩石矿物与油藏流体相互作用的综合特性,是一种界面现象。它表达了岩石亲油或者亲水的特性,因此它决定了油藏流体在岩石孔道内的微观分布特征,会对孔隙内流体渗流特性产生较大的影响。根据岩心样品的润湿性测定,国内主要油田的低阻油层都具有亲水性的特点。经统计辛176斜15及辛164斜7井的岩心润湿性分析数据,发现在23块分析的岩心中有18块是强亲水的,其余5块是亲水的。因此,该区块束缚水饱和度高的特点是造成该区油层低阻的主要原因之一。

2.4 电子导电矿物富集对储层电阻率的影响

由辛176地区沙四段储层的铸体薄片结果,发现储层基本不含黄铁矿,仅见菱铁矿胶结物,其含量不足1 %,不可能构成油层低阻的成因。

2.5 咸水泥浆低侵对储层电阻率的影响

辛176地区沙四段储层的自然电位SP均为负异常,为淡水泥浆钻井的反映。泥浆电阻率为0.48 Ω·m~1.26 Ω·m(18 ℃,相当矿化度5 000 mg/L~14 200 mg/L),折算油藏条件为0.13 Ω·m~0.34 Ω·m(125 ℃),比储层地层水电阻率0.01 Ω·m~0.02 Ω·m(矿化度 120 000 mg/L~300 000 mg/L)大很多。因此,咸水泥浆低侵也不是油层低阻的成因。

3 结论

辛176地区沙四段储层中高孔中渗、中高孔低渗储层并存。其中中高孔中渗油层岩性以不等粒砂岩和粗砂岩为主,泥质含量低,平均孔喉半径大,物性好,束缚水饱和度低,GR低,SP异常幅度大,声波时差小,电阻率高,为目前辛176地区主力产层;中高孔低渗油层岩性以细砂岩为主,泥质含量高,平均孔喉半径小,物性差,束缚水饱和度高,GR高,SP异常幅度小,声波时差大,电阻率低,产能相对较差。低阻油层仅限于中高孔低渗细砂岩油层,细砂岩储层岩性细,泥质含量高,孔喉半径小,强亲水,地层水分布在骨架颗粒表面,共同导致束缚水饱和度高,油层含油饱和度低,油水层含油饱和度差异小,电阻率相对值较低,一般在2~3之间,为典型的低阻油层。此外,地层水咸、岩性细、束缚水饱和度高是导致油层电阻率绝对数值低的主要原因。

猜你喜欢
矿化度泥质油层
大庆油田井网加密调整效果及其发展趋势
严寒地区城市河道底泥泥质分析及治理技术研究
蒸汽驱井组水淹分析与治理
民勤县绿洲地下水矿化度变化特征
聚合物注入系统黏度损失影响因素分析
聚合物驱剩余油油层挖潜措施研究
UF/RO深度处理聚合物驱采油废水试验研究
“低阻油层”存在的特征、形成机理及判别
“低阻油层”存在的特征、形成机理及判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