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品种豫农012(矮优系)及其栽培技术

2010-08-15 00:42白鹤峰
种业导刊 2010年11期
关键词:精量导刊氮肥

白鹤峰

(襄城县种子公司,河南 襄城 461700)

豫农012(矮优系)是由河南农业大学小麦育种研究室张清海利用杂交育种方法选育而成的高产、多抗、广适小麦新品种,已通过河南省审定,审定编号:豫审麦2007002。曾荣获河南省科技发明金奖,并获得国家科技部、农业部后补助二等奖。获植物新品种保护,品种权号CNA2004017707。

豫农012(矮优系)属半冬性早中熟品种。幼苗半匍匐,分蘖多,抗寒性强。春季生长稳健,蘖多秆壮,叶色浓绿。株高70~75 cm,株型紧凑,叶片上举。茎秆粗壮,根系发达、活力强,生长后期耐高温、耐雨水,成熟落黄好,籽粒灌浆充分,抗倒伏能力强。穗长方形、长芒、白壳、白粒、卵圆型、半角质、商品性好。每667m2成穗35万~40万,平均穗粒数40~50粒,千粒重45 g左右,成熟落黄好,抗干热风能力强。高抗白粉病、锈病、叶枯病,抗逆性好。中产、高产、超高产水肥条件下均可种植。精心管理条件下一般每667m2产量550~600 kg,高产田块可达650 kg以上。

1 六大优势

豫农012(矮优系)以其独特的产量优势、抗冻优势、抗病优势、抗倒优势、品质优势和广适优势,得到各地农业技术干部和农民群众的认可。

1.1 产量优势

豫农012(矮优系)经河南省大面积试种,每667m2平均产量在550 kg左右,不少地块超出650 kg,较一般品种每667m2增产100~150 kg。

1.2 抗冻优势

豫麦012(矮优系)苗期能抗低温,在北至河北石家庄,南至湖北随州,西至陕西宝鸡,东至江苏连云港的广大区域均能安全越冬,生产当中能够免受冻害。

1.3 抗病优势

经连续两年接种鉴定,豫农012(矮优系)表现高抗条锈、秆锈和白粉病,中抗纹枯病,是目前能够应用于生产的抗病品种之一。

1.4 抗倒优势

豫农012(矮优系)经鉴定,在籽粒灌浆与成熟期能抗八级大风,在黄淮区域连续两年多点次试验中均未出现倒伏现象,是经受住了八级大风考验、600 kg不倒伏的好品种。在河南鹤壁、新乡、江苏淮安均表现出了极强的抗倒性。

1.5 品质优势

经农业部品质测试中心测试,豫农012(矮优系)容重在810~836 g/L,蛋白质含量14.06%~14.48%,湿面筋含量30.4%~30.7%,面团形成时间3.3~3.7 min,稳定时间4.0~4.1 min,是稳定性好的中筋优质品种。

1.6 广适优势

该品种适宜黄淮南片冬麦区的河南中北部、安徽北部、江苏北部、陕西关中及山东菏泽等较大范围内的高中水肥地早、中、晚茬种植。

2 主要栽培技术

2.1 土壤、种子药剂处理

土壤培养是冬小麦优质高产的保证,耕作时每667m2施拉撒宁毒土10 kg(或其他土壤处理剂),均匀撒土表随耕入土。每667m2产量500 kg地块施用基肥标准:每667m2施有机肥5000 kg、N 9 kg、P2O511.5 kg、K2O75 kg、硫酸锌1 kg,缺硼的地块用硼砂0.5 kg。

2.2 适时早播,精量匀播,创造优质群体

河南中北部麦区10月8~15日播种。高肥水田每667m2播量7~8 kg,中肥田8~10 kg。实行精量匀播,降低群体起点,精量匀播有利于提高单株生产力,是高产栽培的主要技术环节。同时还能有效防止小麦倒伏引起的产量降低、品质恶化,是优质高产栽培的基础。生育前期着重促早发壮苗;中期着重减少无效分蘖,创建合理优质群体;后期着重保花增粒,提高粒重。

2.3 优化施肥结构,实施“氮肥后移”

在测土配方平衡施肥的基础上,适当控制增加氮肥用量(不超过总施氮量20%),追施氮肥时间由返青、起身期推迟至拔节期,即“氮肥后移”技术,有利于实现小麦的产量、品质双重提高。“氮肥后移”技术结合精量匀播,对塑造优良株型、优化群体结构、提高分蘖成穗率和穗层整齐度、减少小穗小花退化、增加穗粒数、延缓植株衰老、提高后期光合效率、改善品质等具有显著效果,是冬小麦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的核心技术之一。

2.4 科学灌溉,及时防治病虫害

灌溉与增施氮肥相结合,可促进小麦产量和蛋白质含量同时增长。因此,高产优质麦田播种前必须浇足底墒水,确保足墒下种,对冬前底墒充足、群体适中的麦田,可不浇越冬水,将生产上传统的起身水,结合“氮肥后移”技术移至拔节期,以形成肥水合理运筹的技术体系。

根据常年小麦病虫害发生规律,冬前分蘖始期、年后起身期可喷洒两次三唑酮和禾果利,预防纹枯病;小麦齐穗前、扬花后先后两次用氧化乐果防治蚜虫;灌浆期喷粉锈宁预防白粉病、叶锈病与赤霉病,以提高冬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2.5 适期收获

使用联合收割机收割小麦,可在蜡熟末期进行,这样可以充分发挥机械效能,减少损失,并要注意分品种单收、单打、单入仓。

[1]任德超,葛君,等.小麦抗霜冻害高产栽培技术[J].种业导刊,2010(1):30-31.

[2]张永杰,朱忠选,等.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J].种业导刊,2010(3):22-23.

[3]孟祥禄.小麦中后期管理技术[J].种业导刊,2009(1):22.

[4]魏占彬,刘兢文,等.优质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J].种业导刊,2009(12):30-31.

[5]于田青.高产小麦的栽培实践与技术措施[J].种业导刊,2009(12):32-33.

猜你喜欢
精量导刊氮肥
预计今年氮肥消费或将增加
房地产导刊
房地产导刊
福建:南安市举办水稻精量穴直播技术试验观摩会
房地产导刊
房地产导刊
江淮小氮肥 耕耘六十年——纪念安徽小氮肥诞生六十周年
抓住机遇 主动作为 努力推进我国氮肥市场稳步前行
水稻精量穴直播机电驱式侧深穴施肥系统设计与试验
2017春季各地氮肥市场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