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相关因素分析

2010-08-15 00:51王文华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0年14期
关键词:高尿酸血尿酸痛风

王文华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一种全球广泛的终身治疗的慢性疾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亦是一种危及中老年健康的常见代谢性疾病.不仅存在明显糖代谢、脂代谢异常,而且也存在尿酸代谢异常,高尿酸作为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状的危险因素和预告因子已引起临床的重视[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膳食结构的改变,我国DM的患病率有明显的上升趋势,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生活。本文回顾性分析T2DM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对其相关因素进行探讨。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6年3月至2010年2月收治162例T2DM患者,其中男95例,女67例;年龄32~62岁,病程平均5.5年,排除DM急性并发症、充血性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以及服用利尿剂、影响嘌呤代谢药物的患者。

1.2 方法 将高尿酸血症者(血清尿酸男≥420 μmol/L,女≥360μmol/L)作为观察组,非高尿酸血症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在下列指标上的差异:①一般情况:年龄、病程、空腹血糖(FBS)、糖化血红蛋白(HbAlc);②血脂代谢及肾功能:总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肌酐(Cr);②合并症及预后:冠心病、高血压、脑血管意外。

1.3 统计学方法 SPSS 11.0统计软件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应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162例患者中高尿酸血症者86例,发生率53.41%。病程6.1年、FBS 8.26 mmol/L、HbAle7.29%,对照组7.2年、FBS 7.98 nmol/L、HbAle 9.87%,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血脂代谢及肾功能 观察组TG、TC、Cr分别为5.98 nmol/L、3.78 nmol/L、127.68 nmol/L 高于对照组的 4 209 mmoI/L、2 43 mmol/L、89 59 μmol/L(P<0 05)。

2.2 合并症及预后 观察组86例中合并冠心病46例、高血压58例、脑血管意外19例,对照组的76例中合并冠心病15例、高血压9例、脑血管意外6例(P<0.05)。

3 讨论

高尿酸血症又称痛风,是一组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疾病,其临床特点为高尿酸血症及由此而引起的痛风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沉积、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常累及肾脏引起慢性间质性肾炎和尿酸肾结石形成。病可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者病因除少数由于酶缺陷引起外,大多未阐明,常伴高脂血症、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病、动脉硬化和冠心病等,属遗传性疾病。

尿酸是人体内嘌呤代谢的最终产物,其含量与体内核酸的分解代谢速度,肾的排泄功能有关,屎酸生成增多或排泄减少.或生成增多与排泄减少同时存在,均可使尿酸蓄积而出现高尿酸血症。对于T2DM而言,高尿酸血症的具体原因可能是:高胰岛紊血症胰岛素能促进肾脏对尿酸的重吸收、使尿酸排泄减少、血尿酸增高;高血压、老龄化、肾动脉硬化、糖尿病肾病等引起肾功能减退、尿酸排泄减少、血尿酸增高;现已知在肾近曲小管葡萄糖与尿酸竞争性被回吸收,尿糖排泄增多将会竞争性抑制尿酸重吸收,使血尿酸水平下降;而血糖控制良好时,尿糖减少,录酸回吸收增多,血尿酸增高。本文观察发现高尿酸血症与血肌酐、血脂代谢相关,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无关。提示脂代谢紊乱、肾功能减遏可使血尿酸水平增高[1-3],而年龄、病程、血糖水平不是尿酸代谢异常的影响原因。

尿酸增高可促进LDL-C的氧化和脂质过氧化,并与氧自由基的产生增加和血小板的黏附性增加相关,高尿酸血症同时反映了体内的氧化应激程度,尿酸水平升高不但直接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同时引起炎症反应,继而发生脂质沉积,最终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而导致血栓形成。本组资料结果也表明T2DM伴高尿酸血症者冠心病、高血压、脑血管意外高于非高尿酸血症组。

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因种族和地区不同而有差异,目前南京地区的高尿酸血症已接近发达地区的水平。我国台湾及亚洲的日本也是高尿酸血症的高发区,中国大陆与这些地区的遗传背景相似,血尿酸水平的差异可能与环境因素,如经济发展水平、饮食及生活方式有关。不同性别、年龄人群高尿酸血症患病的危险因素可能不同。男、女性危险因素在中年人不同,男性是酒精,女性为更年期。高尿酸血症是痛风的重要生化特征,并可能与多种疾病有关,且多数高尿酸血症并无任何明显症状,故在人群中有必要开展有关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健康教育工作,特别是饮食疗法,包括适当的能量摄取、限制嘌呤的过剩摄取、限制饮酒、碱性食品的摄取和充分的饮水等。普及相关卫生知识,监测血尿酸水平,尤其是高发年龄人群的血尿酸,可能对高尿酸血症,尤其是无症状的高尿酸血症的及早发现,进而控制血尿酸,减少痛风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很有意义[4]。

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较高,与脂代谢紊乱、肾功能减退密切相关,在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对预后不良。因此对T2DM高尿酸血症者在降压、调脂、抗凝等综台治疗的基础同时降低血尿酸,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对控制疾病的转归具有一定的意义.

[1]荆爱军,邢丽岩.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的临床观察.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7,11(5):118.

[2]韦汐贺,周英.吡格列酮对糖尿病台井高尿酸血症患者血尿酸及颈动脉内膜IMT的影响.山东医药,2008,48(38):10-12.

[3]马通军,冯凭.2型糖尿病伴高尿酸血症的对策与评价.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4,24(2):142-144.

[4]邵继红,莫宝庆,喻荣彬,等.南京市社区人群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流行病学调查.疾病控制杂志,2003,7(4):305-308.

猜你喜欢
高尿酸血尿酸痛风
被痛风症“缠上”,如何科学进食
高尿酸患者用药多讲究
血尿酸高了怎么办?
痛风的治疗
高尿酸血症的治疗
SGLT2抑制剂对血尿酸影响的研究进展
痛风:改善生活方式防复发
痛风患者怎么吃才健康
尿酸正常后可以停药吗?
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血尿酸与骨密度的相关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