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冠心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2010-08-15 00:50苏雪艳
中国医药指南 2010年20期
关键词:心绞痛心肌梗死危险

苏雪艳

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137000)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壁管腔阻塞,导致心脏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它和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一起统称为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我国冠心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特别是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年龄在45~59岁的中年人冠心病的发病率也在不断上升。反复发生心绞痛的患者由于他的心肌有缺血“预处理”的过程,因此,发生心肌梗死后往往不会猝死,而中年人或从未发生过心绞痛的患者,心肌没有缺血“预处理”的过程,而且容易被忽视,如果一旦发生心肌梗死,往往更加危险,容易猝死,尤应重视。通过健康教育可激发患者积极参与健康维护,预防心血管急性事件的发生,延缓病情进展。

1 引发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1.1 年龄与性别

40岁以上,男性多于女性,脑力劳动者较多。

1.2 高脂血症

脂代谢紊乱是冠心病最重要的预测因素。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的水平和冠心病的危险性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1.3 高血压

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持续升高,动脉硬化的发生率明显增高,收缩压增高比舒张压增高更能增加冠心病死亡的危险。

1.4 吸烟

吸烟可造成动脉壁氧含量不足,促使动脉硬化的形成,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1.5 糖尿病

糖尿病多伴有高血脂症、血Ⅷ因子增高及血小板活力增高,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率明显增高,比无糖尿病高2倍。

1.6 肥胖

体质量超过正常的20%,尤其在短期内明显增加体质量者,动脉粥样硬化可急剧恶化,为冠心病的首要危险因素[1]。

1.7 生活方式及环境

久坐的工作环境、精神压力、缺少活动、夜间工作、聚餐、饮酒、工作时喝浓茶、咖啡等都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2 健康指导

2.1 心理指导

中年人正是人生和事业的黄金期,由于事业和家庭的双重责任,精神压力很重。会有完全忽视或过度重视疾病两种极端的心里产生。要通过耐心的讲解和沟通,使患者认识到自身疾病存在的危险因素,正确对待,并取得家属的配合和支持,树立正确的疾病观,良好的心态,实行自我保健,对自己的健康负责。

2.2 用药指导

由于工作关系,外出旅行、公务活动时,要随身携带冠心病的常用药品,坚持服用。特别是急救药品,如硝酸甘油。在家时,硝酸甘油应放在易取之处,定位放置,家人也应知道,以便发病时及时取用。并定期检查,防止过期。β受体阻滞剂和钙通道阻滞剂合用时,会出现抑制心脏的危险。教会患者自测脉搏,脉搏<60次/min,应暂时停药。随着冠心病介入治疗的发展,中年冠心病患者接受介入治疗的占很大比例。应向患者讲解药物服用知识,指导患者遵遗嘱服药,不可随意停用或增减。在用药过程中,学会自我监测。如用抗凝药阿司匹林时,应饭后服用,出现牙龈出血、呕吐、黑便和皮肤出血点时应立即停药。使用利尿剂时,注意观察尿量,及时补钾,有异常情况及时就诊。有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的患者,应坚持按时服药,定期检查。

2.3 饮食指导

冠心病患者应低盐、低脂、易消化饮食。减少聚餐次数,不饮高度白酒、烈性酒,饮少量啤酒或醇类饮料,工作时不喝浓茶、咖啡,少吃或不吃甜食,避免进食油炸类食品、鱼子、蛋黄、动物内脏等高胆固醇食物,食用植物油,进食豆类、瘦肉、鱼虾、青菜、水果,尤其是苹果、橘子、南瓜、马铃薯、白菜、海带等含钾高的蔬菜、水果。进食勿过饱,多吃醋,可软化血管。少吃刺激性食物,多吃粗纤维食物,预防便秘。

2.4 生活指导

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平时生活要有规律,控制情绪,放松精神,调节工作压力,保持心情平和。无明显症状时,正常工作,伴有胸闷、心悸、心绞痛症状时,应适当休息,减轻工作量。适当的体育锻炼,不仅能预防因活动量少产生的肥胖,还可改善心肺功能,增强应变能力,还能减少高脂血症、糖尿病、高血压、高黏血症和血栓形成的发生。一般方式以太极拳、散步、气功操为宜。久坐办公室的应按时做室内活动,如简单的扩胸运动、深呼吸、眺望远方、活动颈肩背等活动。夜间工作易导致体内各种器官功能失调,睡眠差,均可增加冠心病的危险,所以尽量减少熬夜加班。劝阻患者吸烟,戒除不良的嗜好和卫生习惯,培养文化兴趣爱好,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心态和疾病的恢复。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避免便秘时用力排便而加重病情。注意保暖,预防感冒。特别是寒冷和冬春季节,冠心病的发病率明显增高[2]。

2.5 紧急处理

教会冠心病患者在心绞痛和心肌梗死发作时的急救与自救,是降低冠心病病死率的关键。首先要警惕不明原因的疼痛。冠心病以心绞痛型和心肌梗死型最常见。心绞痛常表现为胸骨中段后方的压榨性疼痛、紧缩感、窒息感以及胸痛逐渐加重,持续数分钟可缓解[1]。如疼痛时间过长,达到15min以上,应考虑有心肌梗死发生。但有的患者症状不典型,表现为上肢疼痛、牙痛、腹痛、胃痛,以及原因不明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做心电图等相关检查,以免贻误治疗时机。冠心病患者一旦发生心绞痛,一定要保持镇静,立即停下所以活动。要特别注意,不要勉强所进行的活动,危险常常发生在“坚持一下”中。同时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和消心痛,若症状仍不缓解,可再次含服。若仍未缓解,考虑发生心肌梗死时,应立即就地抢救。稳定患者情绪,有条件时吸氧,待心绞痛缓解,病情得到控制,生命体征基本稳定后,由专人陪护送医院。运转过程中患者不可用力,尽量避免过多搬动,保持镇静,不要引起患者的惊慌和恐惧。如无禁忌,立即口服阿司匹林300mg[2]。

3 讨 论

中年冠心病患者是一个应该重视的群体,要教会他们为自己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经常保持心情愉快,情绪稳定,低盐低脂饮食,戒烟限酒,适度的体力活动,避免过饱劳累,防止便秘,坚持服药,定期复查。调整和改变以往的生活方式不仅有利于疾病的康复,也有利于生活质量的提高。另外,还要告诉患者家属,病后生活方式的改变需要家人的积极配合和支持,家人应该给患者创造一个良好的身心休养环境。

[1]姚景鹏.内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118-128.

[2]欧知宏,邵明凤,刘兆英.冠心病健康教育指南[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4:56.

猜你喜欢
心绞痛心肌梗死危险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分析
喝水也会有危险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
拥挤的危险(三)
中医药防治心肌梗死:思考与展望
替格瑞洛在老年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作用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6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6例
益气养阴法治疗稳定型心绞痛30例
自拟方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4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