骶神经调节测试治疗排尿功能障碍的护理措施

2010-08-15 00:50崔醒梅刘金艳池淑晶季亚清陈伟霞
中国医药指南 2010年20期
关键词:刺激器排尿功能移位

崔醒梅 刘金艳 池淑晶 季亚清 陈伟霞

黑龙江省鸡西市人民医院 胸泌外科(158100)

骶神经调节是近年来在欧美等国家兴起并不断用于临床的一种微侵袭性治疗方法,对常规治疗无效的顽固性排尿功能障碍者的处理提供了新的途径,通过对骶神经的轻度电刺激,调节支配膀胱尿道括约肌和盆底肌的神经反射而达到治疗慢性排尿功能障碍的目的,该治疗方法疗效显著[1]。现将骶神经调节测试期间的护理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骶神经调节测试的患者9例,男4例,女5例,年龄26~58岁。9例患者临床表现主要为尿频、尿急、进行性排尿困难、尿失禁及尿潴留,均经长期系统的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病程最短10d,最长10年,均无尿痛和血尿,保守治疗症状均无改善。

1.2 治疗方法

9例患者先后接受骶神经调节测试测试,测试前详细记录排尿日记5d,内容包括每次排尿时间、尿量、排尿时症状等。测试时患者取俯卧位,胸部和下腹部下方各置一枕头,使背部平坦。暴露肛门,便于观察肛门收缩反应。两下肢下方亦置一枕头,悬空双脚,测试过程中了解有无拇趾跖屈。消毒皮肤铺巾。按骨性标记于体表划出双侧骶2~骶4、骶后孔的位置。用 1%利多卡因对皮肤、皮下组织进行局部浸润麻醉。将测试电极留置于右骶3神经根水平,于体表以胶布固定,经骶骨正侧位X线片证实电极位置正确。并与脉冲发生器连接。给予低电流刺激,共测试 10d,患者返病房期间观察排尿情况记录排尿日记和不良反应,然后拔除导丝。

2 结 果

比较患者试验前后的排尿日记,7例排尿次数减少48%~63%,每次排尿量增加 52%~140%,每天尿急发生率降低43%~79%,每次排尿时间缩短47%~78%,但1例症状改善11 %。术后3d天内,2 例患者在转身时穿刺处有轻微的疼痛外,其余均无感染、电极移位、肠功能紊乱、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发生,起到骶神经调节的作用,达到满意效果。

3 护 理

3.1 心理护理

患者由于慢性排尿功能障碍病程长,经保守治疗未见明显改善,承受了极大的痛苦,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自卑心理容易烦躁。对这新的手术方法,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担心和害怕,针对不同年龄、不同经济条件、所受教育的不同,进行充分的心理疏导,鼓励患者,帮助患者进行自我心理调适,向患者介绍手术的过程,说明该术式属于微创介入治疗、创伤小、安全有效,使患者产生安全感和信任感,减轻了焦虑恐惧的情绪,能认真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术前后的各项检查和护理。

3.2 记录排尿日记

术前记录 5d排尿日记,详细记录24h排尿时间、尿量、排尿时症状、饮水量等,教会患者正确记录、使用尿专用测量器,首次由责任护士组长全程陪护排尿过程,并示范记录排尿日记,直到患者完全掌握记录方法,对不能掌握记录方法的老年患者,由专职陪护人培训后担任记录工作。

3.3 术前准备

所有患者需提供完整的病史,了解患者有无全身或局部感染病灶,有无其他器质性病变,如有全身或局部炎症,及时控制炎症后再行手术。做好血常规、X线、心电图、泌尿系B超、膀胱镜检、尿流动力学等检查的准备,说明各检查的注意事项及必要性。术前普食,避免刺激性强的饮食,适量饮水(饮水过多会加重尿失禁及尿频尿急,饮水过少会产生尿液浓缩和便秘)。

3.4 术后护理

测试电极置入期间,患者饮食起居可自由活动,但需避免过度弯腰、跳跃等剧烈的体力活动,避免性生活,以免电线过度牵扯致电极移位。教会患者使用调节器,根据需要打开和关闭脉冲发生器,根据刺激排尿时的膀胱压力设置最佳的刺激参数。如局部针刺部位皮肤有红肿,严格无菌操作、抗感染治疗,及时更换有渗液的敷料。骶尾部刺激时疼痛感明显,一般与刺激参数过大有关,经调整参数后症状即消失。如有肠道功能紊乱(腹泻或便秘),给予对症处理。指导患者详细记录排尿日记及不良反应。排尿日记的内容包括日期、时间、每次排尿的尿量、患者的感觉、估计漏出的尿量以及排尿是否受某些因素影响,如听到流水声后即发生排尿等。测试期间避免淋浴,以免淋湿伤口敷料、电极线和调节器。观察有无骶神经根损伤的表现,长时间的电刺激可能导致骶神经根损伤,使神经调节功能下降,测试无效、疼痛等,电刺激强度的调节以患者感觉舒适为宜。骶神经测试的并发症比较低,如疼痛和肠功能不良改变等。骶神经调节的并发症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与手术相关的并发症,包括电极与刺激器部位的疼痛,电极移位、损伤与感染;一类是与仪器设备有关的并发症,主要包括电极折断和电池寿命短。所以,护士术后需指导患者活动时注意保护骶后的电极和下腹部的神经刺激器,避免发生电极移位和损坏神经刺激器[2]。

3.5 出院指导

由于患者在骶神经测试后需携带电刺激器出院,需进行自我护理指导,因此,从患者入院时就需开始进行出院指导的教育。对一些需要自行操作的内容反复讲解和示范(如记录排尿日记、调节刺激强度等),之后让患者自行操作直至熟练。测试期间要注意休息,避免弯腰、扭腰、过度伸腰、举重物、蹦跳、跑步等动作,活动时注意保护骶后的电极和下腹部的神经刺激器,避免发生电极移位和损坏神经刺激器,若出现骶尾部刺痛、电极移位、导线脱落等情况时应及时回院复诊。尽量按正常饮食习惯,避免进食刺激性食物。告知患者避免作MRI检查,以免磁场影响神经刺激器的功能。

[1]谢克基,廖利民,杨勇,等.骶神经调节治疗隐性骶椎裂排尿功能障碍的探讨[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01,16(12): 508-510.

[2]廖利民.骶神经调节:一种治疗排尿功能障碍的革新方法[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2,8(5):308-311.

猜你喜欢
刺激器排尿功能移位
MDT诊疗模式在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盘前移位中的治疗效果
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临床疗效
大型总段船坞建造、移位、定位工艺技术
一种用于经皮脊髓电刺激的可调便携式刺激器设计
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在电激怒和电惊厥实验的应用
基于专利分析及可视化的神经刺激器竞争态势研究
基于Android的超声刺激器的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腹腔镜下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功能广泛子宫切除对排尿功能及性生活质量的影响
35例根治性膀胱全切回肠原位新膀胱术后排尿功能训练的护理
治排尿功能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