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研究与分析

2010-08-15 00:49四川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杨倩兰
中国商论 2010年23期
关键词:环境保护供应链绿色

四川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杨倩兰

四川大学艺术学院 刘青

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研究与分析

四川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杨倩兰

四川大学艺术学院 刘青

全球关注的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的举办,标志着人们已经开始重视全球气候变化的重大影响,节能减排、绿色环保已经成为国际社会、政府和企业热议的主题。企业如何综合考虑环境保护和制造资源的优化配置,使其最终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成为困扰企业管理者的难题。而适时而生的绿色供应链管理正是企业实现环境保护的最重要的方法和途径,是人类可持续发展战略在企业中的重要体现,代表了未来供应链管理发展的方向和趋势。本文在对绿色供应链管理进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并分析了企业实现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因素、建议及策略。

绿色供应链 供应链管理 研究 分析

1 绿色供应链的概述

1.1 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定义

绿色供应链管理(GSCM),是指一种在绿色制造理论和供应链管理技术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整条供应链管理过程中的环境影响和资源效率因素,把“无废无污”和“无任何不良成分”及“无任何副作用”贯穿于整个供应链中的现代管理模式。这种新型的管理模式是在1996年由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的制造研究协会(MRC)首次提出的,其核心思想是在供应链管理的关键业务流程中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以达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优化,进而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2 国内外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发展现状

虽然,绿色供应链管理理念出现比较晚,但其顺应了全球绿色浪潮,并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国外的很多大型企业,诸如:通用汽车、惠普、宝洁、耐克等都已经充分意识到了绿色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性,并积极参与到研究和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模式的行列,同时国家相关部门也加大了对相关领域的投入,促进企业加快施行绿色供应链管理进度。可见,国外的绿色供应链管理已经得到了充分的重视和发展。然而在国内,绿色供应链管理作为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企业对其的认识还处于初级阶段,真正消化吸收仍需时日,更谈不上切实施行,可见我国的绿色供应链管理意识非常薄弱。但随着我国加入WTO以及经济建设速度的加快,企业绿色环保意识也得以提高。据统计,截至2008年6月30日,经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认可的认证机构颁发的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已达27510张。可见,我国企业已经开始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也开始逐渐接受和尝试绿色供应链管理这一新兴管理模式。

2 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兴起的因素分析

绿色供应链管理模式是在全球绿色风暴的影响下兴起的,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人类的活动已经大大破环和超越了大自然的自我承受能力,环境污染日益加剧、自然资源消耗加剧、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等现象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这些都为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兴起做了铺垫。然而,促使其真正兴起的原因还有以下几点:

2.1 消费者环境保护意识和绿色消费意识增强的必然结果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的提高,人们在满足基本消费需求的基础上,逐渐加大了对身心健康和生存质量的关注程度,并且绿色环保理念的深入人心也大大增强了消费者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绿色消费意识,其要求生产者提供的产品必须符合绿色产品的要求,消费者是企业生存的土壤,所以企业也都纷纷试水绿色供应链管理。

2.2 适应国内外相关环境法规和政策的必然选择

为加大对破坏环境组织和个人的打击力度,同时迎合人们对环境保护的关注,世界各国政府都相续出台了相应的环境保护法规与政策。我国也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并取得了一定的实效。政府通过加大环境立法和执法力度,惩罚企业污染环境和过度利用资源的行为,促使企业运用绿色供应链管理模式。

2.3 适应环境保护标准、抵御绿色壁垒的需要

在全球绿色风暴的影响下,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加快了环境保护标准的建设步伐,国际标准化组织也制定并出台了环境管理的国际标准ISO14000环境质量管理体系,以此规范企业等组织行为,以达到节省资源、减少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促进经济持续发展的目的。一些发达国家的企业为继续保护其竞争优势,凭借其先进的环保技术,制定了诸多的绿色贸易壁垒,来增加发展中国家的出口难度,降低其出口份额。为了打破绿色贸易壁垒,企业不得不选择绿色供应链管理。

2.4 切合政府有针对性的优惠政策和追求绿色产业的超额利润的需要

随着绿色消费意识的增强以及政府的环境保护和绿色产品优惠政策的相续出台,使企业挣取了高于普通产品的额外绿色利润,形成了绿色产业经济的新增长点。据调查,世界绿色产品市场每年以近10%的速度增长,大大高于同期世界经济的增长速度。可见,绿色产业的优势地位也是促使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因素之一。

3 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建议及策略

3.1 加强环保理念的宣传,推进相关法律法规的建立、健全

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大对环保重要性和紧迫性的宣传力度和范围,唤醒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的环境危机意识,为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实施营造一个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同时,推进相关法律法规的建立、健全,并加大执法部门的执法力度,从宏观上加强对绿色供应链的管理控制,并出台相应的激励约束机制,促进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

3.2 强化环保意识,促进企业内部管理的变革

首先我们应强化企业领导和员工的环境意识,转变其传统的企业经营理念,积极地把经济目标、环境目标和社会目标恰如其分地同供应链管理联系在一起考虑,结合企业自身实际,促进企业内部管理模式和业务流程的变革,以减少生产过程中的资源浪费,从而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

3.3 加强对供应商和消费者的环境管理,构建绿色资源数据库

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涉及到整条供应链上的诸多企业,单个企业很难靠自己的研发和自身的技术积累来实现整个绿色供应链的运作。所以,核心企业应加强对上游供应商以及下游客户直至最终客户的环境管理,使其在企业文化与经营理念上对环境保护达成共识,组成战略伙伴联盟。同时,还可以借助政府或相关组织的力量构建绿色资源数据库,以加强供应链成员间的知识、信息和技术的交流和管理,进而提高信息共享的效率,减少企业信息获取成本。

3.4 加大绿色产品的研发和创新力度

绿色产品是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基石,没有绿色产品也就无从谈起绿色供应链管理,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加大绿色产品的研发和创新力度,以提高企业产品的绿色度,并通过绿色产品的打造把涉及绿色产品的整条供应链进行绿色化。

3.5 加强对企业及消费者的绿色消费理念和消费行为的引导

绿色消费是一种全新的消费理念,其无论是对企业还是消费者来说都是一个陌生的概念,一般消费者对绿色消费的认识还不够,更谈不上关心绿色供应链管理,所以我们要积极倡导绿色消费,并通过绿色消费行为兴起带动相关企业进行产品的绿色化管理,进而引入和规范绿色供应链管理。

4 结语

综上所述,绿色供应链管理作为企业绿色理论和供应链管理有效结合的现代管理模式,是应对21世纪绿色管理需求的必然选择,更是企业取得显著经济效益的有效手段。其改变我国企业长期以来只注重经济在数量方面的增长,而忽略其对环境破坏、导致环境污染的现状。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资源消耗,进而降低企业以及环境成本,提高企业环保效益和企业声誉,有利于企业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最终实现企业利润的增加和可持续发展。本文旨在通过对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研究和分析,为其在我国企业中的运用和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也为我国企业抵御国际绿色壁垒提供一个有效地解决途径。

[1]宋志国,贾引狮.绿色供应链管理若干问题研究[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9.

[2]杨红娟.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可持续发展模式[M].科学出版社,2008.

[3]谢红燕.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及其实施途径[J].北方经贸,2010,(1).

[4]邓小凤.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实施概述[J].经营管理者,2010,(11):126.

[5]杨速炎.绿色供应链:企业竞争新利器[J].中国外资,2010,(4):16~18.

F272

A

1005-5800(2010)10(c)-040-02

猜你喜欢
环境保护供应链绿色
环境保护
绿色低碳
环境保护中水污染治理措施探讨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为什么美中供应链脱钩雷声大雨点小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益邦供应链酣战“双11”
益邦供应链 深耕大健康
基于环境保护的城市污水处理
国内外环境保护的经验、做法以及给我国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