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商贸发展的瓶颈因素及前瞻策略

2010-08-15 00:49广西工学院社会科学系熊顺聪
中国商论 2010年23期
关键词:商贸流通农产品

广西工学院社会科学系 熊顺聪

我国农村商贸发展的瓶颈因素及前瞻策略

广西工学院社会科学系 熊顺聪

当前我国农村商贸流通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但在商贸流通发展中也存在一些瓶颈性制约因素,要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应当针对当前农村流通中存在的问题,以前瞻性的眼光,实施积极的发展策略。

农村 发展 瓶颈 前瞻策略

如何进一步开拓农村市场,促进农村商贸流通产业健康发展,已成为我国加强“三农”工作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而发展农村现代商贸流通业,则是发展现代农业、缩小城乡差别、繁荣农村经济的重要突破口。必须对当前我国农村商贸流通业的发展现状、瓶颈问题和对策进行深入的研究。

1 当前,我国在农村商贸流通的发展呈现良好的态势

1.1 农村消费市场活跃

近年来,我国切实加强农村商贸流通市场和网络建设,拓宽农产品和消费品流通渠道、完善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平台,大力实施市场工程,积极开展家电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活动,农村商品流通取得显着成效。通过对农村商贸的调查,2009年与2008年相比,我国居民消费品零售总额上涨21.4%。而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度则占到了其中的59.2%,增幅18.6%,与2004年相比则增长181.4%。其中,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对拉动农村消费起到了重要作用。

1.2 农村商贸流通体系基本健全

随着市场工程的不断深入,以连锁、超市为主的新型流通业态在农村得到迅速发展。我国农村商业网点不断扩大,农副产品交易市场数量迅速增加,规模不断扩大。当前,我国已经基本形成了以城市大型商贸连锁企业为主体,农村商贸市场为辅助,村级商贸零售店为补充的商贸流通体系。到2009年底,我国标准化连锁店(含农家店)数量、总营业面积、中心集镇商业网点数量、商业网点营业面积等大幅度增加;各种规模的蔬菜、粮油、肉禽蛋奶、水产品、干鲜果品等类为主的农副产品交易市场,成为了联系农民与市场的中间纽带,对活跃农村市场,促进农副产品流通,增加农村收入,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结构优化发挥着重要作用。

1.3 农村居民消费能力明显提高

农民对吃、穿、文教、卫生、娱乐、交通、通讯、保健、家庭设施等消费的需求呈上升态势。在食品的选择上,已从简单的吃饱吃好,向追求质量、品质、健康上迈进。随着经济的发展、收入的增加和观念的转变,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将逐渐成为广大农民的消费热点。

2 当前我国农村商贸流通发展中存在一些主要的瓶颈因素

2.1 很多具有一定规模和层次的商贸流通企业进军农村市场热情不高

出于在农村发展商贸活动物流成本、经营成本高,投资与产出比例高等考虑,很多企业不愿意在农村发展商贸经营。目前市场工程的推进主要依靠加盟连锁方式,个别试点企业大量收编当地乡村“夫妻店”加盟,有的一个行政村就有多家连锁超市,形成了恶性竞争的局面。

2.2 社会预期支出过高,影响农村市场即期消费

当前我国农业结构仍然处于调整阶段,农民收入增长具有渐进性,短期内增长速度不会太快。尽管当前农产品价格较前几年有所提高,农民收入有所增加,但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大幅度上涨,导致农产品因价格上涨部分带来的收入被抵减。另外,农村子女教育费用、家庭医疗费用、农资等即期与预期支出不断增加,致使农民即期消费下降。

2.3 农村商贸市场发展相对滞后,商品流通渠道不顺畅

由于农村购买规模的限制,专业化的市场、商品普法市场、中介市场、信息市场、技术市场等十分滞后,有的则为发展空白;国有商贸企业投入不足,个体商贸企业实力不强,在投资、经营、运输和资金周转中,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不强,往往造成市场供求的失调,很多农村居民无奈做出“买大件到城里,油盐酱醋找个体,日用百货赶大集”的选择。

2.4 农村商贸环境差,缺乏对商贸企业投入与经营的吸引力

由于很多农村的集贸市场硬件环境差,经营服务设施落后,固定摊位建设的硬件环境十分落后,购物环境和经营环境不好;同时农村商贸发展网络化建设滞后,水电、交通、通信整体发展落后,制约了商贸企业投资与经营的积极性,影响了农民的消费需求。同时,农村的分散居住方式也使部分消费无法启动。

2.5 农贸市场的供应渠道监督不力,商贸服务质量低

很多商贸企业看到农民喜欢价廉物美的产品,将质量低劣的产品倾销到农村市场,使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农村市场,假化肥、假种子、假农药坑农的事件屡见不鲜,大大削减了农民的消费意愿。

3 以前瞻性的眼光,积极实施我国农村商贸流通的策略

针对当前农村流通中存在的问题,要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必须以前瞻性的眼光,积极实施农村商贸流通发展的策略。

3.1 积极进行农村商贸市场的基本设施构建

要依据农村消费的形势,切实加强硬件环境建设,突破农产品流通中的瓶颈因素。尤其注重农村大型仓储设施建设,降低产品流通成本,促进农村物流发展。要拓宽连锁经营渠道,扩大连锁经营规模,重点发展专业店、便利店、专卖店、餐饮店等方面的连锁经营,并逐渐向偏远农村延伸。

3.2 下大力度建设农村商贸加快发展特色市场

积极建设农村批发市场、信息市场、技术市场和中介市场等,根据区域产业定位,对现有市场进行整合,推进市场管理体制创新。应重点发展一批以特色产业为依托、辐射能力强的、经营方式现代化的农产品市场,发挥其订货中心、批发采购中心、价格形成中心、物流配送中心、信息服务中心和外贸出口中心的作用,全面带动农村流通网络的发展。

3.3 积极优化农村购物消费的环境

要以双百市场工程和农村超市发展为契机,建立他们的对接机制,实施农产品生产基地与大型连锁超市、学校及大企业实行产销的对接机制,降低流通成本。要大力建设中介市场,培养一批农村中介服务人员,推进农村中介市场的发展。要按照规范、有序的原则,依法对农村农贸市场进行监督和管理,严格市场产品检查,净化农村商贸环境。要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积极发展无公害、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强农村生猪定点屠宰,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应加大对兴办农家店的信贷投放,不断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和质量。

3.4 不断开拓农村商贸市场

应加大家电、汽车、摩托车、建材等下乡实施力度,简化财政补贴手续,改善售后服务,加强市场监管,严禁假冒伪劣产品流入农村。应重视物流配送的发展,促进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的优化,支持商贸、邮政等企业向农村延伸服务,建设日用消费品、农产品、生产资料等经营网点,继续支持农村供销合作社、新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工程建设,提升“万村千乡市场工程”龙头企业和农家店服务功能质量。

3.5 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各级政府要加大对农村商贸流通业发展的政策和资金引导、扶持力度,积极推进农村商贸流通现代化。要积极引导社会资源投向农村商贸流通,进一步提高农业对外开放水平。尤其要扩大农产品出口,在出口通关、出口检验检疫方面实施便利、优惠的政策。积极构建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保证农产品供应质量。应在农产品出口信贷创新,以及出口信用保险与农业保险相结合的风险防范机制方面加大工作力度。要积极参加国际、国内的农贸协会等组织,充分借助其进行维权和促进农村商贸合作发展。要加强国际农业科技和农业资源开发合作,制定鼓励政策,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

[1]李刚,汪旭晖.农村商贸流通服务业破坏性创新战略的影响因素及实施效果—— 基于万村千乡店的实证检验[J].兰州学刊,2010,(7).

[2]刘远.农村商贸流通业的滞后要素与提升思路[J].南京社会科学,2005,(11).

[3]孙纪波,加贝.构建现代农村商贸流通网络[J].宁波经济(财经视点), 2007,(9).

[4]黄志军,王朝晖.朝阳县农村商贸流通网络建设呈现新气象[N].朝阳日报,2010-05-26.

F270.7

A

1005-5800(2010)10(c)-233-02

猜你喜欢
商贸流通农产品
上海晶杨商贸有限公司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天水婶与两岸商贸
富“鳜”逼人!标鳜最高38元/斤,订单去到39元/斤,流通商疯狂抢订!这条鱼成“抢手货”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实耐宝商贸(上海)有限公司
圣物的流通——蕃尼古道上的尼泊尔鎏金铜佛流通考察
画像即墨商贸
“流通空间”的中西方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