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关键要素质量 推动对外贸易增长方式转变

2010-08-15 00:49潍坊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隋红霞
中国商论 2010年23期
关键词:钻石要素人才

潍坊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隋红霞

优化关键要素质量 推动对外贸易增长方式转变

潍坊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隋红霞

在知识、技术和全球化力量的推动下,服务贸易发展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国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指标。推动服务贸易发展,需要不断优化影响服务贸易的各项要素质量,尤其是要做好专业人才与技术创新这两个关键要素的优化。

对外贸易 专业人才 技术创新

1 “钻石模型”理论及其修正综述

1990年,美国哈佛大学著名教授迈科尔·波特提出了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在该理论中波特教授指出,“一国兴衰的根本在于能否在国际市场上取得竞争优势,而竞争优势形成的关键又在于能否使主导产业具有优势,优势产业的建立要靠提高生产效率,提高效率的源泉在于企业是否具有创新机制和创新能力”,该理论通过研究一国的经济环境、组织、机构与政策在产业竞争优势中所扮演的角色,找出一个国家可以维持产业竞争优势的诸多因素,包括四个基本要素和两个辅助要素。基本要素包括:要素禀赋、需求状况、相关产业和辅助产业及行业战略、结构和竞争,两个辅助要素是指机遇与政府,这六个要素共同构成了“钻石模型”。

波特的“钻石模型”理论是在总结归纳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重视分析国内要素,但对经济全球化的重视不够。因此,有许多专家对“钻石模型”进行了修正。Cartwright构建了多因素钻石模型,在保留钻石模型的基本要素的基础上,增添了五个新的海外变量:海外要素创造能力、与在海外环境中的相关的和支持性产业的联系、满足海外顾客需求的途径、海外市场的竞争以及该产业在多大程度上有面向国际的目标和结构,这一模型更适用于研究小国经济、出口依赖工业国和以资源为基础的工业国的国际竞争优势。邓宁等引入了“跨国经营”这一要素,认为外国直接投资带动本国产业的发展,对本国产业及区域经济发展起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本国企业要注重从跨国公司中学习技术、注重通过技术的积累来促进本国企业的发展。鲁格曼等构建了一般化“双钻石模型”,认为一国的竞争力不仅来源于国内钻石,也来源于国际钻石。Anil Nail和Zeller等将政府作为第五个关键因素引入,韩国汉城国立大学学者乔东逊也提出,“人力要素”是推动韩国经济国际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

2 基于我国对外贸易实际的“钻石模型”的修正

通过对上述“钻石模型”修正的研究成果的回顾,我们很容易发现,不同的专家在考虑一国产业竞争力时考虑的重点不同,如果能结合一国的具体国情与所面临的国际环境,将特定的因素引入模型,则能更好地指导特定国家或地区的产业竞争力培育。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贸易有了快速的发展,中国经济与世界的联系日益紧密,然而,在经历了量的扩张之后,当前中国的对外贸易增长方式急需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是由推动对外贸易发展的各种要素的组合决定的,推动对外贸易增长方式转变,建立国际竞争优势,必须要考虑现阶段影响对外贸易发展的各主要因素,只有完善并推动相关要素的发展,并形成各要素之间的整合与协调,才会推动外贸增长方式顺利转变。因此,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钻石模型”进行了修正:将专业人才从要素稟赋中提出,与技术创新一同作为关键要素,将政府与跨国公司引入到基础要素,将国际环境同机遇列为辅助要素,从而形成了由两个关键要素、五个基本要素与两个辅助要素相结合的新的多要素模型。专业人才是提升对外贸易竞争力的发动机,持续不断的技术创新能力是对外贸易竞争力得以维持的基本保障,优化专业人才与技术创新这两项关键因素质量,对于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意义重大。

3 对外贸易关键性要素质量优化的路径

3.1 培育技术创新能力,提高外贸出口产品国际竞争力

3.1.1 重视引进技术的质量与引进的模式

培育自主创新能力并不意味着完全自我研发,借鉴日本的经验,应该重视技术的引进与扩大技术的外溢效应。要抓住世界科技发展的最新形势,重点引进符合我国产业发展规划的电子信息、生物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的先进技术。积极支持外资企业尤其是跨国公司子公司设立研发机构,促进已投产外商投资企业技术投入,促进中外企业的联合开发和合作,鼓励外资企业转移先进技术,培训员工,将对外贸易管理工作与促进对外贸易的技术进步和技术外溢工作结合起来,扩大技术溢出效应。

3.1.2 围绕工业发展的关键领域,建立和完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

既要重视基础学科、新兴学科和边缘学科的投入,又要重点突破一批重大关键技术,同时攻关若干重大专项,既确保持续提高创新能力,又要实现跨式发展。着力推进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中心建设,提高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和水平,培育壮大核心技术,大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产品,赢得发展的主动权,促进企业自主创新和国际化发展。

3.1.3 鼓励外贸出口生产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强化微观主体的技术创新机制

加速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制,激励创新,并通过减税、补贴等方式激励技术创新活动,形成一个激励自主创新的微观机制。借鉴日韩等国的经验,设立高新技术发展促进基金和产业科技进步基金,积极支持大中型企业更新设备、引进技术和进行新产品开发;发放优惠贷款和各种补贴,用于中小企业的产品设计、工程技术进步和员工培训等,以有效地缓解企业技术进步中资金不足的问题。

3.1.4 要完善科技支撑体系

建立一批研发设计、信息咨询、产品测试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一批技术研发中心和中介服务机构;完善科技人才的引进、管理与激励机制,稳定人才队伍。畅通科技转化渠道,提高科技转化率,把科技市场与市场改革联系起来,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科技体制。加强知识产权政策的实施力度,维护市场秩序,保持技术进步的合法权益。

3.2 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强化对外贸易发展的智力资源支持

3.2.1 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

对外贸易增长方式转变,其发展不仅需要大量拥有普通技能的人才,更加需要大批懂技术、懂管理、懂法律、懂国际规则又懂外语的复合型人才以及素质高、理念先进、敢于创新的高层次人才。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这样的人才是十分匮乏的,我国对外贸易的质的提升必须要重视人才的关键作用。

3.2.2 拓宽人才培养渠道,缓解人才的结构性需求矛盾

鼓励和引导高校建立与外贸尤其是服务贸易发展相适应的学科和专业,支持高等院校、职业院校、科研院所建立外贸人才培养基地,鼓励职业培训机构业务开展,加强企业内部培训,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外贸人力资源培养体系。在人才培养中,重点要做好人才的结构性需求调查,突出解决当前急需的专业人才,同时还要抓好人才培养质量,对于各类各层次培训跟踪调查,确保培训的知识与技能是服务企业发展所需要的,避免形式主义。

3.2.3 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人才开发思路,培养高层次人才

建立完善的留学人员回国鼓励机制,重点引进一批高层次、高技能、熟悉现代外贸管理的留学人才;大力引进通晓国际规则、具有跨国经营管理经验的高层次外国专家;聘请外国专家来我国进行学术交流、合作研究、讲学任教;鼓励各类人才带项目、带技术来我国创业、发展。积极支持外贸人才出国留学、进修,接受国外系统服务理论与技能的培训,鼓励中外合作办学,拓宽与海外交流合作渠道,让更多人能“走出去”,以带回来国内急需的国际管理经验、技术与技能。

3.2.4 完善与人事制度相关的法律法规,营造全社会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

不断完善知识产权、劳动与社会保障、劳动合同等方面的法律法规,确立高层次人才的核心与主体地位,建立良好的人才工作与生活环境。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和社会环境,增强对人才的感召力、吸引力和凝聚力,激发人才的创造力,做到“人才培养得出,引得进,留得住”,彻底解决对外贸易人才短缺以及人才层次不高的问题。

[1] 杨玲丽,丘海雄.“钻石模型”的理论发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科技与经济,2008,(6).

[2] 钟山.加快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型[J].国际经济合作,2010,(6).

F270

A

1005-5800(2010)10(c)-178-02

隋红霞(1971-),女,山东威海人,潍坊学院副教授,经济学硕士,主要从事国际经贸与区域经济研究。

猜你喜欢
钻石要素人才
人才云
鹌鹑蛋里的钻石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比钻石更值钱的
变成一颗钻石
被调包的钻石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观赏植物的色彩要素在家居设计中的应用